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48篇
化学   532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主链含氟聚酰亚胺液晶取向排列剂的表面性能及微观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链含氟聚酰亚胺液晶取向排列剂的表面性能及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42.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聚酰亚胺液晶定向膜 (IP -30 0B)中的微量钠。样品经硫酸消化 -炭化 ,再经马福炉灰化后 ,溶液上机测定。结果表明 ,钠的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 ( 0 1 0~ 2 0 0 μg/mL)、特征浓度 ( 3 5× 1 0 - 3 μg/mL/1 % )、精度 (S :0 0 0 6 8;CV % :3 0 )、和标准添加回收率 ( 92 3%~ 1 0 6 2 % )均达到要求 ,为液晶印刷电路板生产建立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43.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传峰  钟顺和 《催化学报》2001,22(5):449-45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两类具有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杂化膜,并用SEM,IR,TG-DTA,氮吸附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该膜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热性能、孔径分布和气体渗透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I-SiO2膜材料中SiO2粒子的分散良好,与有机相之间存在着分相和键联;膜材料的玻璃化温度θg均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相比之下,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的T系列杂化膜比在碱性条件下合成的S系列杂化膜对θg的影响更大一些;杂化膜具有较好的气体渗透性能和亲水性能,其H2O/N2和H2O/CH4的分离系数远大于努森扩散的理论值.  相似文献   
44.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研究了含有固体润滑剂的炭纤维增强 PI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 2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在水润滑条件下 ,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中含 PTFE的炭纤维增强 PI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最佳 ,最低磨损率为 9.9× 10 - 7mm3/ N· m.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材料存在极性酰胺基团有关 ,酰胺基易通过氢键与水分子结合 ,在摩擦表面形成水吸附膜 ,使摩擦表面直接接触减少 ,从而改善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5.
以可溶性聚酰亚胺为反应底物,经氯甲基化反应制得氯甲基化聚酰亚胺,再以氯甲基为活性反应中心,在聚酰亚胺侧链上接枝聚丙二醇单丁醚(PPG),从而得到PPG侧链修饰聚酰亚胺.所制备的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得以证实.介电常数及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大体积侧链PPG修饰后,聚合物的介电常数明显降低,由3.147降低至2.976;比体积和比表面积增大.同时,所制得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在微电子工业中易于加工应用.  相似文献   
46.
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蒸发气相沉积聚合方法(VDP)制备了聚酰亚胺(PI)薄膜,研究了设备、衬底温度、升温过程和单体配比因素对PI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利用干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了薄膜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设定蒸发源-衬底距离为74 cm时可成连续膜;蒸发源采用一段升温和多段升温时,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分别为291.23 nm和61.99 nm;采用细筛网可防止原料的喷溅;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PMDA和ODA)单体沉积速率比值为0.9∶1时,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值可减小至3.30 nm;沉积衬底温度保持30 ℃左右时,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4.01 nm, 随温度的上升,膜表面质量会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47.
采用热蒸发气相沉积聚合方法(VDP)制备了聚酰亚胺(PI)薄膜,研究了设备、衬底温度、升温过程和单体配比因素对PI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利用干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了薄膜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设定蒸发源-衬底距离为74 cm时可成连续膜;蒸发源采用一段升温和多段升温时,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分别为291.23 nm和61.99 nm;采用细筛网可防止原料的喷溅;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PMDA和ODA)单体沉积速率比值为0.9∶1时,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值可减小至3.30 nm;沉积衬底温度保持30 ℃左右时,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4.01 nm, 随温度的上升,膜表面质量会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48.
自具微孔材料(PIMs)由于自身刚性分子链的扭曲折叠等会产生高比表面积的微孔结构,相应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气体分离性能。将刚性扭曲的结构单元引入到聚酰亚胺(PI)主链中就得到自具微孔PI。微孔型PI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PI,其微孔结构使得PI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其中气体渗透系数的提升尤为显著,且保持了传统PI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高力学强度等性质。本文重点介绍了微孔PI以及基于微孔PI复合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应用Gabriel反应替代传统的亚酰胺缩合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种含苝酰亚胺发色团的金属络合物型发红光材料(Pery-q)3Al。在其结构中引入电子传输功能单元8-羟基喹啉铝(Alq3)。在(Pery-q)3Al体系中,由于单线态之间的能量转移。导致Alq3单元的荧光发生了严重的淬灭。  相似文献   
50.
有机无机杂化膜材料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有机无机杂化膜兼有机膜韧性和无机膜耐高温性能,具有优良的气体渗透选择性,成为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膜材料的制备技术进展,着重探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类杂化膜材料的研究状况,并作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