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59篇
综合类   24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The bacillamide 1 is a new algaecide from the marine bacterium Bacillus sp. SY-1. Its analogues bacillamide 3 and alkaloid 4 were firstly synthesized effectively from d-alanine. The key step was a coupling reaction via the mixed anhydride. All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 and 13C NMR. The final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 13C NMR and HRMS and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ported natural products.  相似文献   
62.
Eight novel heterocycle-substituted dihydropyrazol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SI-MS,~1H NMR and ~(13)C NMR.All of the compounds have been screen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potential in vitro against Bacillus subtilis, Staphylococcus aureus,Escherichia coli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ounds 9b,9g and 9h displayed significant activity with MIC values in the range of 0.39-1.562μg/mL against B.subtilis.  相似文献   
63.
从国内高效杀蚊球形芽孢杆菌BS10的质粒pFWI,克隆杀蚊毒素基因的~1.4kb Hind Ⅲ DNA片段,在大肠杆菌表达杀蚊幼虫活性的43kd毒素蛋白,首次为球形芽孢杆菌杀蚊毒素基因定位在质粒上提供了直接证据。通过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对10株BS无杀蚊活性菌株进行分析,揭示出无毒株为杀蚊毒素基因缺失突变株,这是从基因及蛋白质水平对杀蚊和不杀蚊球形芽孢杆菌的区别的首次报道。本文得到的pFL109克隆可作为探针区分杀蚊和不杀蚊球形芽孢杆菌,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微生物分离筛选的方法,从工业园区的污水和土壤样品中初筛得到18株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复筛获得絮凝效果较好的菌株3株,编号分别为Ⅰ1、Ⅱ3、Ⅲ1,微生物分类鉴定试验表明它们属于热反硝化芽孢杆菌属Bacillus娩Prmodenitrificans.对这三株菌株的絮凝活性进行对比实验发现:菌液经离心获得的胞外分泌物具有絮凝活性,絮凝率为60%左右;合适的培养时间是菌株产生絮凝作用的重要因素;振荡条件有利于完成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65.
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Cry1Aa、Cry2Aa、Cry3Aa和Cry4Aa的 序列和基本参数、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跨膜区和表面电势进行了预测比较。它们在一级 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但二级结构和跨膜区相似,三级结构中各毒素的结构域Ⅰ之间基本相 似,结构域Ⅱ之间差异较大,其中Cry2Aa为差异最大成员。4种毒素的表面电势分布不同。 毒素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和差异性与其作用机理和杀虫特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66.
将付啦芽孢杆菌93151野生型菌株的proB基因和耐盐突变株93151—14的proA基因,进行体内重组,筛选出含有野生到proB和突变掣proA杂合基凶的转化子.此杂合基因能够与脯氨酸营养缺陷掣大肠杆菌JM83功能互补.分别测定了大肠杆菌JM83三种转化子(分别含有野生型proBA基因,双突变proBA基因和杂合proBA基因)的耐盐能力,发现含有杂合proBA基因转化子的耐盐能力(0.45mol/L)尽管比含有双突变proBA基因的转化子(0.5mol/L)要低一些,但比含有野生型proBA基因的转化子(0.3mol/L)要高得多.测定了3种转化子在不同盐浓度下生长时的胞内自由脯氨酸含量,发现其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上升而提高,表明其耐渗透胝胁迫能力的提高与胞内自由脯氢酸的积累密切相夫.但在相同盐浓度下,含有杂合proBA基因转化子的胞内自由脯氨酸含量要低于含有双突变proBA基因的转化子的胞内自由脯氯酸含量,但明显高于含有野生型proBA基因的转化子的胞内自由脯氨酸含量.说明尽管proB基因的突变在提高细胞耐高渗胁迫的能力中,有重要作用但proA基因的突变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68.
巨大芽孢杆菌D01吸附金(AU3+)的谱学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休眠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D01菌体吸附Au^3 的作用过程进行了谱学表征.运用AAS考察了pH、时间和温度对D01菌体吸附Au^3 过程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D01菌粉中硫元素含量的EDX分析说明该菌体中对Au^3 具有还原作用的L-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极少;D01菌体水解后葡萄糖含量的UV-vis测定说明该菌体水解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还原糖,空白的和吸附Au^3 的D01菌体的FFIR检测表明该菌体细胞壁肽聚糖层糖类化合物的羟基和肽链侧链氨基酸残基离子化羧基为吸附Au^3 的活性基团;肽聚糖层部分多糖的水解产物低聚糖、二糖及单糖等还原糖的半缩醛羟基游离态醛基为电子供体,将Au^3 原位还原成Au^0.葡萄糖和Au^3 相互作用的XRD和FFIR表征证明Au^3 是在还原糖的醛基上直接被还原成Au^0.  相似文献   
69.
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观察炭疽芽孢适配子与炭疽芽孢结合反应,将SELEX(system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技术筛选获得的一个炭疽芽孢适配子F77和第18轮的混合适配子以及兔抗炭疽芽孢抗体分别与炭疽芽孢结合反应后,用MALDI-TOF MS指纹图变化来研究这些分子与芽孢的结合情况,结果显示抗体、单体和混合适配子与芽孢结合反应后约在m/z1800处产生的质谱峰强度与芽孢对照相比明显降低;用MALDI-TOF MS质谱图变化可以推测适配子与芽孢的结合反应,该试验中观察到的结合情况与作者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0.
应用于检测体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微生物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龙  李元宗  慈云祥  M 《化学学报》2002,60(4):692-697
利用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酶的特点,筛选出能够大量生成葡萄糖氧化酶 的地衣芽孢杆菌,并将其固定在Sephadex 100或海藻酸纳-氧化钙(载体)上,首 次研制成微生物酶传感器。它不仅具有酶传感器的所有优点,同时也克服了酶传感 器的缺点,使用寿命长,性质稳定,成本低,易于保存等。通过优化微生物和其代 谢所产生的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方法和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氧化葡萄糖产生过氧化 氢的反应机理,建立了模拟酶(hemin)催化荧光底物N,N’-二腈甲基邻苯二氧( DCM-OPA)检测体液中葡萄糖含量的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