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23篇
化学   167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物理学   6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 series of new hyperbranched poly(aryleneethynylene)s a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olycyclotrimerizations oftetraynes(Ⅰand Ⅱ)with aliphatic monoynes(A-C)catalyzed by tantalum-,niobium-,and cobalt-based catalysts.All thereactions proceed smoothly and soluble polymer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s(M_w up to 3.8×10~4)a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s(up to 97%).  相似文献   
92.
Hosomi等人曾报道了1-α-氯代-2,3,4,6-四-O-苄基-D-吡喃葡萄糖(1)与烯丙基硅醚反应主要得到α异构体占优势的烯丙基碳苷。我们研究了化合物1在Lewis酸存在下和芳香醚反应,结果发现,产物都是β构型的芳香碳苷。这与Schmidt等人和Williams等  相似文献   
93.
芳香环状低聚物组分分布与单体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Jacoson-Stockmayer(J-S)环化理论,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IDL-TOFMS),对一系列芳香环状低聚物组分分布进行分析,研究了芳香环状低聚物的组分分布与单体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芳香聚酯、聚膦酸酯及芳香聚醚环状低聚物系列中,Incn与Inn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J-S理论分布,在环状聚酯及聚膦酸酯系列中,低聚物的组分分布受双酚单体的中心键角影响,单体的中心键角在100°~120°之间,其中心键角愈小,γ值愈大,而在聚醚系列中,在固定一种单体的前提下,环化物的组分分布受另一单体键角的影响与环状聚酯和聚膦酸酯相一致.  相似文献   
94.
液晶性芳香酰胺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一系列炖粹以酰胺基为中心桥键的刚性芳香酰胺小分子化合物,并对其作了表征,发现其中有些化合物具有液晶性。酰胺键之间能形成很强的分子间氢键,使芳香酰胺小分子化合物的熔点很高,难于形成液成液晶态。研究发现,如果在这类化合物的中心苯环上引入合适的取代基以减弱分子间氢键,同时引入合适的末端基时,则可使芳香酰胺化合物生成液晶相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95.
在溶剂热条件下,基于芳香四羧酸合成了2种新颖的配位聚合物:{[Zn2(tptc)(1,4-bimb)2]·H2O}n(1)和{[Ni(tptc)0.5(1,2-bimb)(H2O)]·H2O}n(2),其中,tptc为对-三联苯-3,3″,5,5″-四羧酸,1,4-bimb为1,4-二(咪唑-1-亚甲基)苯,1,2-bimb为1,2-二(咪唑-1-亚甲基)苯。结构分析表明,1为三维结构,拓扑符号为(86);2为二维层状网络,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我们还研究了1对阳离子、阴离子的荧光感应以及2的磁性质。  相似文献   
96.
(E)-α-Aryltellurenylvinylstannan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stereoselectively via the hydrozirconation of alkynylstannanes, followed by the reactions with aryltellurenyl iodides. (E)-α-Aryltellurenylvinylstannanes can undergo sequential cross coupling reactions with both electrophiles and nucleophiles in the presence of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to form two carbon-carbon bonds in the same olefinic carbon leading to trisubstituted alkenes stereoselectively.  相似文献   
97.
聚苯乙烯键合麻黄碱 Co(Ⅱ)络合物对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刘庆艳刘必前何纪纲(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环氧化,分子氧,烯烃,醛,高分子催化剂烯烃的环氧化反应是将烯烃进行氧化转化的重要反应[1].由于高分子催化剂具有与反应...  相似文献   
98.
关环复分解反应(RCM)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杰  张学景  邹永 《有机化学》2004,24(2):127-139
综述了近年来关环复分解 (RCM )反应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对RCM反应发展以来被广泛应用的催化剂 ,如Schrock催化剂和Grubbs催化剂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讨论了RCM反应在全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磁稳定床反应器在国际上的首次工业应用,它集成了浆态床、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等反应器的优点. 通过调整线圈间距、在反应器内设置磁隔栅构件,实现了均匀磁场的放大; 绘制出磁稳定床反应器链式操作相图. 将非晶态Ni优异的加氢性能和磁性与磁稳定床反应器反应过程强化性能相结合,实现了在己内酰胺加氢精制过程的工业应用,并建成5套20~40万吨/年工业装置. 磁性催化剂与磁稳定床反应器相结合,强化了甲烷化、乙炔选择性加氢和烯烃叠合等反应过程,形成了新技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PBE-D方法研究了C2~6直链烯烃以及丁烯异构体在H-ZSM-5分子筛周期性模型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对于C2~6直链烯烃,随着碳数的增加,烯烃的吸附能以-12 kJ/mol的常数线性增大,体系中色散校正能ED以-13 kJ/mol的常数线性增大,而不考虑范德华力的能量E*随碳数增加变化不大,只在C5和C6时由于空间阻力凸显而减小。ED显著大于E*,说明烯烃在分子筛孔道中吸附时范德华力起主要作用,且碳数增加其影响增大。丁烯异构体吸附能大小顺序为:反式-2-丁烯顺式-2-丁烯正丁烯异丁烯。正丁烯的3种异构体ED相近且都比正丁烯的大,3种异构体的吸附能差异由E*不同引起。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烯烃双键与酸性中心之间有电子聚集,且聚集程度与π配位作用相一致,而且酸性中心H原子有质子化趋向,O原子及其周围电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