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23篇
化学   167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物理学   6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rhodium-phosphine complex catalyst Rh(CO)(acac)(PPh3)(Ⅰ) for 1-hexene hydroformylation was studied under the following reaction conditions: CO/H2=1(mole rate), pressure 1.0 MPa, temperature 25-120℃, by using the pressurized in-situ 1H NMR techniqu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rhodium hydride complex from (Ⅰ) bega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s amou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This intermediate complex began to decompose at 100℃ and disapeared completely at 120℃. The intensity change of the proton signal was parallel to catalytical activity in hydroformylation of olefins. Under pure CO pressure the proton signal of Ph-H bond was not observed. There was a 0.2 ppm difference in proton chemical shifts of Rh-H bond under pure H2 pressure and under H2+CO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hodium-hydride carbonyl complex is the active intermediate in the industrial hydroformyl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利用对苯二甲酰氯(TPC),对苯二胺(PPD)和亚甲基数为2和6的两种脂肪族二元胺(ADA)合成了具有不同序列结构的芳香一脂肪族共聚酰胺.研究了共聚酰胺的序列结构参数──无规度B和数均序列长度Ln与液晶临界浓度C*和中介相的类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烯烃聚合数学模拟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烯烃聚合微观形态和宏观反应器数学模拟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烯烃聚合过程数学模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一种新型双亚胺吡啶铁系催化剂的乙烯低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α 烯烃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剂、增塑剂、润滑油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以及作为共单体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目前工业上主要是应用SHOP法[1] 、Chevron工艺和Amoco工艺[2 ] 通过乙烯低聚制备 .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活性后过渡金属乙烯低聚催化剂能够高选择性地制备线性α 烯烃[3 ,4] .Brookhart等[4] 的研究表明 ,对于双亚胺吡啶铁系乙烯聚合催化剂而言 ,配体上苯基的邻位取代基位阻减小可以实现乙烯低聚 ,并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以及理想的低聚产物分布 .本文的工作是从配体的空间位阻效应对催化剂…  相似文献   
55.
56.
烯烃环氧化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反应之一。前文我们报道了用过硼酸钠/乙酸酐复合试剂进行烯烃环氧化的方法。该法具有反应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但仍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18~24h),产率亦与使用过氧乙酸等常用环氧化试剂的结果大致相当。已知超声辐射对许多有机反应,尤其是非均相反应,常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鉴于过硼酸钠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在固-液相体系中进行,故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对该反应体系施加超声辐射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将烯烃、过硼酸钠(NaBO_3·4 H_2O)和乙酸酐及溶剂二氯甲烷组成的反应混合物,置于超声辐射下(33 kHz,250w)进行反应,虽然环氧化合物的产率未见十分明显的提高,但反应时间却大为缩短(1~3h)。出乎预料的是,在超声辐射下,若在类似条件下以过碳酸钠(Na_2CO_3·3/2 H_O_2)/乙酸酐复合试剂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不仅反应时间短,而且产率极佳。气相色谱跟踪反应的结果表明,多数反应经超声辐射40~60 min 即巳接近完全,1~3h 后烯烃几乎定量地转化为相应的环氧化合物(结果见表)。与过硼酸钠的同一反应相比,过碳酸钠的反应放热更为明显。因此当反应量较大时反应较为激烈,需用滴加乙酸酐的方法控制反应速度,以防反应过剧。在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经碱水洗涤,干燥,蒸馏或柱色谱纯化,产率一般在90%以上。超声辐射对这两种类似反应体系影响的差异说明,超声所起的主要作用仅是在非均相条件下加速了无机过氧化物与乙酸酐的相互作用,该作用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但超声辐射并未能从本质上改变环氧化反应的基本反应过程。上述两种复合环氧化试剂及反应条件虽然十分相似,但它们进行环氧化反应的机理却有所不同。在使用过硼酸钠的反应中,过硼酸钠先与乙酸酐作用生成反应中间体(AcO)_2B—O—O—B(OAc)_2,然后再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而在过碳酸钠的反应中,则是由其分子中的过氧化氢与乙酸酐作用生成过氧乙酸中间体后,再进一步对烯烃环氧化。超声辐射并未能改变这两种中间体对烯烃的反应活性。由于中间体(AcO)_2B—O—O—B(OAc)_2的反应活性不及过氧乙酸,因此对过硼酸钠体系施加超声辐射后,虽然反应时间大为缩短,但产率未见明显改观。在超声辐射下,用过碳酸钠/乙酸酐进行烯烃环氧化,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烯烃环氧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7.
考察氧化物担体对Fe-MnO催化剂反应性能影响的结果表明,担体的类型对Fe-MnO催化剂CO加氢反应性能影响很大,其低碳烯烃选择性相差悬殊,Al_2O_3、SiO_2和MgO担载的Fe-MnO催化剂都不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而TiO_2担载的Fe-MnO催化剂则具有较高的烯烃选择性和催化活性。从担体-金属相互作用本质的差异,研究了担体对金属活性组分化学状态的影响及催化活性相与F-T合成烯烃的关系,发现担体-金属间的电子效应有利于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其它物理化学效应引起的相互作用则不利于改善催化剂性能;还表明Fe_(?)C是催化活性相,Fe~(2+)物种的存在不利于提高烯烃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8.
高锰酸根离子氧化烯烃反应机理的研究王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化学系,淮北235000)关键词烯烃高锰酸根离子氧化机理碳碳双键是烯烃分子的官能团,通常情况下此官能团较活泼、易受亲电和亲核试剂的进攻。碱性的高锰酸根离子MnO-4是烯烃羟化的经典试剂,同时导致...  相似文献   
59.
张方杰  李裕林 《化学学报》1991,49(5):498-501
胡枝子黄烷酮-A为6,8-二(γ,γ-二甲基烯丙基)-4'-甲氧基-5,7,2'-三羟基(2S)-黄烷酮(1)。本文报道了其外消旋体的全合成。  相似文献   
60.
采用连续操作的釜式反应器,利用悬浮态的负载杂多酸催化剂HRP-12上的烷基化反应的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值,确定了失活反应速率常数、失活反应活化能、活性保留函数的失活反应级数和烯烃摩尔浓度的失活反应级数,建立了苯与直链烯烃烷基化反应的失活动力学模型。模型表明:该失活反应对于活性保留函数是一级失活反应,对于烯烃摩尔浓度是二级失活反应。统计检验表明:所得失活动力学方程在显著性水平α=0.005下有较高的实验数据拟合精度和模型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