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58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物理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油菜花粉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云南草坝采集的油菜(BrasicacampestrisL)花粉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6个:二十九烷(A),β-谷甾醇(B),蔗糖(C),十六烷酸(D),十八烷基甘油醚-1(E),胡萝卜甙(H),E首次从花粉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42.
龙眼花粉形态扫描电子显微摄影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和摄影测量学原理,对龙眼花粉进行三维定量分析。使孢粉形态学的研究从光学显微镜(OL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入到扫描电子显微摄影测量(SEMP)立体观察与三维定量分析的高级阶段。为我国龙眼一个野生品种和五个栽培品种进行了形态分类,为改良品种和遗传变异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43.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Quin 2, (2-[(2-bis-[carboxymethyl] amino-5-methylphenoxy)methyl]-6-methoxy-8-bis [carboxymethyl] aminoquiniline), a Ca^2 probe, were investigated upon incubation with Ca^2 or La^3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nding of La^3 to Quin 2 resulted in different fluorescent spectrum from that of Ca^2 . Based on this observation, a fluorescent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ly determination of the dissociation rates of Ca^2 and La^3 from a Ca-La- calmodulin complex (Ca2La2CaM).  相似文献   
44.
钙调素修饰金电极的交流阻抗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交流阻抗方法, 以氧化还原对为探针,对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的钙调素 (CaM)膜的成膜过程、不同pH值的影响以及与钙离子的结合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钙调素可以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并且其自组装过程较为明显地分为快、慢两个步骤;还发现钙调素膜的性能结构随体系不同的pH值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在其等电点,膜的结构最致密;而且钙调素膜与钙离子的结合也分为较明显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5.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from camellia pollen was measured and the tryptophan(Trp) residues were modified by using N-bromosuccinimide(NB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21 Trp residues in an SOD molecule and seven of which are lo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enzyme. By researching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native SOD and the modified SOD, we have found that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of Trp is at 335 nm an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ill decrease when the enzyme is modified.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potassium iodide(KI) can significantly quench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native SOD, but it has a less pronounced effect on the modified enzyme. Glycerin as a surface activation reagent can stabilize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modified enzyme.  相似文献   
46.
采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重金属Pb2+与钙调素(CaM)的结合反应, 直接检测到Pb2+-CaM配合物的存在, 并进一步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2+-CaM的电极反应. 在pH=6.5时, 用方波极谱法在Pb2+-CaM体系中检测出2个还原峰, 峰电位分别为-0.44~-0.47 V和-0.73~-0.77 V, 说明在Pb2+-CaM体系中铅有2种存在形式, -0.44~-0.47 V的还原峰对应于游离态Pb2+, 电位更负的还原峰对应于配合物[Pb2+-CaM]. 2个还原峰的峰电流均随着cPb2+/cCaM比值增大而增大; 至cPb2+/cCaM≥10后, 配合物[Pb2+-CaM]的峰电流基本不再变化, 而游离态Pb2+的峰电流则继续增大. 利用极谱滴定曲线的拐点可判断出Pb2+在CaM中有10个结合位点. 进一步的测量结果表明, 循环伏安曲线出现游离态Pb2+的氧化峰和还原峰, 而络合态的[Pb2+-CaM]只有其还原峰, 反向电压扫描时不出现阳极波, 即没有相对应的氧化峰出现.  相似文献   
47.
新疆繁缕族漆姑草亚族植物花粉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冻结产繁缕族漆姑草亚族3属12种植物花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亚族植物花粉为球形或扁球形,萌发器官属散孔类形,萌发也10-44个,孔膜上的疣状突起,外壁纹饰为颗粒状与穴状混合类型。根据这些特征编出分属检索表,并探讨了属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8.
利用钙离子与钙调素(CaM)有4个结合位点的特点,以钙离子选择电极络合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2+与CaM络合反应的滴定终点,用滴定终点时Ca2+的准确浓度,结合cCa2+=4cCaM计算得到CaM浓度。此方法一般可估算低至5×10-6mol/L的钙调素浓度。所求钙调素浓度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的结果一致。采用此方法测量钙调素浓度具有用量少、方法简便、准确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9.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花粉中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花粉中链霉素(streptomycin,STR)与双氢链霉素(dihydrostreptomycin,DHS)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提取液提取、三氯甲烷沉淀蛋白后,用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净化,采用HPLC-MS/MS对目标物进行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在Protemix WCX-NP5色谱柱(100 mm×2.1 mm,5 μm)上以5%(v/v)甲酸、20 mmol/L醋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集模式为电喷雾正离子监测模式。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检出限(以信噪比(S/N)=3计)均为5 μg/kg,定量限(以S/N=10计)均为10 μg/kg;在10~200 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本底空白的松花粉、玉米花粉、茶花粉、葵花粉、油菜花粉、杂花粉等6种基质中10、20、50 μg/kg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6.8%~100.3%,精密度范围为3.70%~12.6%。该方法无需使用对LC-MS联用仪容易造成污染的七氟正丁酸,且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大部分花粉基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50.
采用改良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了荔枝花粉和花蜜中2种主要杀菌剂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测定方法。花粉和花蜜样品均由乙腈提取,花粉样品经0.9 g无水硫酸镁、0.15 g N-丙基乙二胺(PSA)和0.15 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吸附剂净化,花蜜样品由0.9 g无水硫酸镁和0.15 g PSA净化。采用Poroshell-120 EC-C18色谱柱分离,以0.1%(v/v)甲酸水溶液-乙腈(25∶75,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法定量。结果显示: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在1~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0;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25 μg/kg和0.50 μg/kg,定量限(LOQ)分别为0.83 μg/kg和1.7 μg/kg;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在荔枝花粉和花蜜样品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0%~95.2%和90.1%~96.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2%~3.6%和0.7%~4.1%。该法快速、简便、灵敏,可用于荔枝花粉和花蜜样品中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痕量测定,可为蜜蜂等授粉昆虫的暴露性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