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214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42.
周德辉  吴宁生 《分析化学》1995,23(11):1316-1318
本文运用色谱检测器理论,由峰面积与载流流速的乘积是否为一常数可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否为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43.
44.
45.
小波变换用于植物激素重叠色谱峰中组分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邵学广  侯树泉 《分析化学》1998,26(1):107-110
根据小波变换将信号按频率大小分解的性质,作者提出了一种用小波变换直接提取重叠色谱峰中单一组分信息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植物激素混和体系重叠峰的解析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组分的色谱信号经小波变换分解后仍能保持原有的线性关系,用小波变换从重叠信号中提取的单一组分信息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色谱指纹峰配对识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闽军  程翼宇 《分析化学》2003,31(5):513-517
指纹峰配对识别是色谱指纹图谱分析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色谱指纹峰配对识别方法。该法根据对照色谱指纹图谱的峰分布特性初选出若干标定蜂,将其存入一个候选标定蜂库;同时根据这些候选标定峰从待测指纹图谱中选出相应的候选标定峰,也存入候选标定峰库;再用遗传算法从库中选取一组标定峰用于校正待测指纹图谱中各峰的峰位,并自动识别出与对照色谱指纹图谱相对应的各指纹峰。仿真实验及实际分析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法识别指纹峰准确可靠,可用于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快速自动计算。  相似文献   
47.
漫谈现代分析化学的一些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分析化学在促进化学发展成为定量科学上起了重要作用。我国化学界先驱徐寿(1818—1884)在译述 Fresenius 的经典著作“化学考质”(定性分析)与“化学求数”(定量分  相似文献   
48.
2,4-二氯苯氧乙酰氯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2,4—二氯苯氧乙酰氯含量的方法;采用OV—17填充柱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内标法定量,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96.6%,标准偏差1.48,相对标准偏差1.71%;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9.
脱臭馏出物中游离生育酚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晓芬  张韵慧 《分析试验室》1994,13(5):61-62,57
本文用填充柱色谱法和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油脂精炼加工中脱臭饱出物中的游离生育酚。前法样品经皂化,硅烷化处理;后法样品不需皂化,可简便,快速地得到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50.
红霉素肟及相关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京国  姚国伟 《分析化学》2003,31(9):1089-1092
探讨和优化红霉素肟及相关化合物的HPLC分析色谱条件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0 5nm ,使用Hitachi色谱系统 ,ODS C1 8色谱柱 (1 5 0mm× 4mmI.D .) ,控制流速 1mL min ,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 乙腈 (65∶3 5 ) ,明确指认了红霉素肟合成中主要成分的Z、E异构体 ,红霉素 6,9 半缩酮 ,红霉素 6,9 9,1 2螺缩酮的位置 ,同时对红霉素A ,红霉素C的吸收峰位置也进行了辨析 ,线性相关性良好。对红霉素肟及相关化合物的详细HPLC解析 ,为有效改进红霉素肟的合成工艺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