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87篇
  免费   4470篇
  国内免费   8409篇
化学   19124篇
晶体学   1492篇
力学   3696篇
综合类   931篇
数学   6095篇
物理学   12428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676篇
  2022年   787篇
  2021年   872篇
  2020年   685篇
  2019年   900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948篇
  2016年   1025篇
  2015年   1110篇
  2014年   1857篇
  2013年   1703篇
  2012年   1961篇
  2011年   1965篇
  2010年   1709篇
  2009年   1852篇
  2008年   2068篇
  2007年   1838篇
  2006年   1851篇
  2005年   1885篇
  2004年   1809篇
  2003年   1837篇
  2002年   1601篇
  2001年   1494篇
  2000年   1192篇
  1999年   957篇
  1998年   863篇
  1997年   925篇
  1996年   982篇
  1995年   892篇
  1994年   712篇
  1993年   675篇
  1992年   757篇
  1991年   753篇
  1990年   736篇
  1989年   629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线性均衡约束最优化的一个广义投影强次可行方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带线性均衡约束最优化问题,首先利用摄动技术和一个互补函数将问题等价转化为一般约束最优化问题,然后结合广义投影技术和强次可行方向法思想,建立了问题的一个新算法.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保证搜索方向不为零,从而使得每次迭代只需计算一次广义投影.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并对算法进行了初步的数值试验.  相似文献   
82.
张会生  许传炬 《数学研究》2003,36(3):266-272
特征线性与semi-Lagrangian方法都是处理流体方程时间离散的两种有效的方法.它们比经典的半隐格式,如Backward-Euler/Adams-Bashforth方法有更好的稳定性.本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空间离散的特征线法,通过稳定性,精度和计算复杂性与semi-Lagrangian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高阶特征线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从数值试验上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3.
磺酸双氢麦角毒碱(Co-dergocrine mesvlate,Hydergine)又名喜得镇、舒脑宁,我国将其列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前,测定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荧光分光光度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免疫分析法,但未见文献报道过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的研究.作者发现,在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直接氧化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不会产生化学发光,但当高碘酸钾和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混合反应后,再加过氧化氢氧化会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且发光强度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84.
应用自动微分的Newton-PCG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类新的使用符号微分的Newton-PCG型算法在文献[1]和[2]被导出来了。本文建立和研究应用自动微分的相应的Newton-PCG算法,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显示应用自动微分之后,目标函数的维数或复杂性越大,Newton-PCG算法对Newton法的改进越显著。  相似文献   
85.
Based on Dyson Schwinger Equations (DSEs) in the “rainbow” approximation, the dependence of quark effective mass on gluon propagator is investigated by use of three different phenomenological gluon propagators with two parameters, the strength parameter x and range parameter △. Our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for the quark effective mass Mf(p^2), defined by the self-energy functions Af(p^2) and Bi(p%2) of the DSEs, show that the dynamically running quark effective mas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gluon propagator. Therefore, because gluon propagator is completely unknown, the quark effective mass cannot be exactly determined theoretically.  相似文献   
86.
黄翔 《运筹学学报》2005,9(4):74-80
近年来,决定椭圆型方程系数反问题在地磁、地球物理、冶金和生物等实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二维的决定椭圆型方程系数反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由误差平方和最小原则,这个反问题可化为一个变分问题,并进一步离散化为一个最优化问题,其目标函数依赖于要决定的方程系数.本文着重考察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在此最优化问题数值计算中的表现,并与拟牛顿法作为对比.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我们适当选择加快收敛速度的预处理矩阵.同时还考察了线搜索方法的不同对优化算法的影响.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在这类大规模优化问题中相对于拟牛顿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87.
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ible Spectra)测试并研究了坩埚下降法生长的LiNbO3、Fe:LiNbO3,以及Zn:Fe:LiNbO3晶体的吸收特性。分析了产生这些吸收特性的原因以及与工艺生长方法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LiNbO3单晶沿晶体生长方向,其紫外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在350—450nm波段的吸收也逐渐增大,这是由于Li的分凝与挥发,逐渐产生缺锂所造成的;在Fe:LiNbO3单晶中观察到Fe^2 离子在480nm附近的特征吸收峰,并发现沿生长方向,Fe^2 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加,这与提拉法生长得到的晶体不同;在Fe:LiNbO3单晶中掺入质量分数为1.7%ZnO后,吸收边位置发生蓝移,而掺杂质量分数达到3.4%时,观察到有红移现象。Fe^2 离子在Zn:Fe:LiNbO3单晶中的浓度与ZnO掺杂量有密切关系。在掺杂质量分数1.7%ZnO的Fe:LiNbO3单晶中,Fe^2 离子从底部到顶部的浓度变化比在掺杂质量分数3.4%ZnO晶体中大,这是由于Zn^2 抑制Fe^2 离子进入Li位的能力随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造成的。就该下降法工艺技术对Fe^2 离子在晶体中的浓度分布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8.
程愿应  王又青  胡进  李家熔 《物理学报》2004,53(8):2576-2582
根据有限元法单元划分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模拟光腔模式及光束传输的特征向量法. 该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基于衍射积分理论构造了一种新的光束传输矩阵,通过求解特征矩阵方程可一次性得到谐振腔的一系列特征向量,每一列特征向量即代表了腔镜上光场的一个确定模式的振幅及相位分布. 并可采用该方法模拟光场传输到腔内或腔外任意地方的场分布. 该方法将传统方法中大量的迭代过程转化成为本征积分方程特征向量的求解过程,并与初值取值无关,且可一次性求得多个模式分布,从而可方便地分析谐振腔的模式鉴别能力. 特征向量法对圆形镜共焦 关键词: 谐振腔 特征向量法 模式分布  相似文献   
89.
郭汝海  时红艳  孙秀冬 《物理学报》2004,53(10):3487-3492
自组装量子点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电材料无论在理论和实际应用都成为当今物理学界的研 究热点.由GaAs包围的InAs小岛,由于较大的晶格失配(≈-0.067),应变效应在量子点 的 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大部分计算量子点结构应变分布的方法都是基于数值解法,需要大 量的计算工作.给出用格林函数法推导各种常见形状量子点应变分布的解析表达式详细过程,讨论了弹性各向异性和形状各向异性对量子点应变分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于不 同形状量子点结构中主要部分的应变分布都是相似的,流体静压变部分的特征值随量子点形状的变化不 关键词: 自组装量子点 格林函数 应变分布  相似文献   
90.
溶胶-凝胶法制备小颗粒(Y,Gd)BO_3∶Eu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1~ 2 μm的小颗粒、高发射效率的 (Y ,Gd)BO3 ∶Eu红色发射荧光体。用XRD、SEM、粒度分析和PL光谱对荧光体作了表征和研究。常规固相反应合成 (Y ,Gd)BO3 ∶Eu需在 1 2 0 0℃以上才能形成均一的固溶体。而溶胶 凝胶法制取稀土正硼酸盐 80 0℃灼烧已可形成均一的单相 (Y ,Gd)BO3 ∶Eu,在 1 1 0 0℃可得到发光亮度最高的荧光体。它的亮度是常规固相反应于 1 2 0 0℃制得的荧光体的 1 2 0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取 (Y ,Gd)BO3 ∶Eu荧光体 ,可在相当宽的实验条件范围内得到小粒径、窄分布和高亮度的荧光体 ,且有良好的颗粒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