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26篇 |
免费 | 2390篇 |
国内免费 | 600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0163篇 |
晶体学 | 564篇 |
力学 | 892篇 |
综合类 | 726篇 |
数学 | 8273篇 |
物理学 | 43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8篇 |
2023年 | 439篇 |
2022年 | 533篇 |
2021年 | 537篇 |
2020年 | 426篇 |
2019年 | 463篇 |
2018年 | 290篇 |
2017年 | 492篇 |
2016年 | 558篇 |
2015年 | 619篇 |
2014年 | 1071篇 |
2013年 | 876篇 |
2012年 | 988篇 |
2011年 | 978篇 |
2010年 | 992篇 |
2009年 | 1033篇 |
2008年 | 1254篇 |
2007年 | 1167篇 |
2006年 | 1193篇 |
2005年 | 1185篇 |
2004年 | 1059篇 |
2003年 | 1142篇 |
2002年 | 978篇 |
2001年 | 949篇 |
2000年 | 754篇 |
1999年 | 600篇 |
1998年 | 532篇 |
1997年 | 509篇 |
1996年 | 562篇 |
1995年 | 499篇 |
1994年 | 414篇 |
1993年 | 314篇 |
1992年 | 335篇 |
1991年 | 336篇 |
1990年 | 293篇 |
1989年 | 211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9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报道了新近合成的二硫纶·取代菲咯啉铁 (Ⅱ )配合物FeLL′(L =mnt2 - ,1 ,2 二氰基乙烯 1 ,2 二硫醇离子 ,L′ =phen 5,6 dione,1 ,1 0 菲咯啉 5,6 二酮 ;5 NO2 phen ,5 硝基 1 ,1 0 菲咯啉 )的电子吸收光谱、电子发射光谱及对CdS的光敏性 ,研究了FeLL′对CdS的光敏化作用与其电子光谱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Sm3+的SiO2玻璃的结构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掺不同量Sm3+和不同退火温度下的SiO2凝胶和玻璃,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测试,确定了Sm3+在SiO2凝胶玻璃中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60 nm,最强发射波长为610 nm,激发光谱的峰位置在360、393、464 nm处,发射光谱的峰位置在578、591、595、610、732nm处,分别归属于4G5/2-6H5/2、4G5/2-6H7/2、4G5/2-6H11/2跃迁,并证明当掺杂量达到1.15%时,Sm3+的发光最强,当Sm3+的掺杂量超过1.15%时,发生浓度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 ,制备了不同退火温度下掺 Tb3+的 SiO2玻璃 ,掺 Tb3+的凝胶玻璃在 448,544,585,620 nm显示 Tb3+的 5D4- 7FJ(J=3,4,5,6)的特征发光光谱 .通过不同退火温度下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及差热-热重谱研究了掺 Tb3+的硅基材料由凝胶向玻璃转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对 Tb3+发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在 50~ 100℃退火温度下 ,凝胶大部分吸附水分子被除去 ,在 150~ 500℃退火温度区 ,是凝胶向玻璃转变的主要结构变化区 ,并且其发光强度也明显增加 ,到 800℃时趋于稳定 .这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 ,Tb3+的发光跃迁被 O- H基强烈猝灭而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 相似文献
994.
TiO_2/SiO_2纳米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和亲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sol-gel工艺在钠钙玻璃表面制备了均匀透明的 TiO2/SiO2复合纳米薄膜 .实验结果表明 : 当 SiO2添加量较高时 , TiO2/SiO2复合纳米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降低 ;当 SiO2添加量较低时 ,TiO2/SiO2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无明显变化 .在 TiO2薄膜中添加 SiO2,可以抑制薄膜中 TiO2晶粒的长大 ,同时薄膜表面的羟基含量增加 , 水在复合薄膜表面的润湿角下降 , 亲水能力增强 .当 SiO2含量为 10%- 20%(摩尔分数)时获得了润湿角为 0°的超亲水性薄膜 .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凝胶柱色谱分离技术研究了单分散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在不同化学结构多孔多糖凝胶中的流动特性以及对金属型(m-)/半导体型(s-)SWCNTs 分离的影响. 通过比较SWCNTs 在一系列不同孔径的葡聚糖Sephacryl 凝胶中的流动行为,发现减小孔径尺寸能够增强s-SWCNTs 与凝胶之间的吸附作用力,使大直径的m-SWCNTs 快速地流过凝胶颗粒,而选择性地保留了小直径的s-SWCNTs. 进一步发现多糖凝胶化学结构比孔径尺寸在SWCNTs 的m/s 分离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当基于葡聚糖结构的Sephacryl 凝胶中的氨基结构被琼脂糖结构所取代时,如Superdex 200 和Sepharose 2B凝胶会增强它们与SWCNTs 之间的作用力,使SWCNTs 的保留时间延长,降低了s-SWCNTs 的选择性和纯度. 此外,即使拥有与Sephacryl S100类似的孔径范围,当Sephacryl 凝胶中的氨基被疏水环氧丙烷基团取代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 与SWCNTs 的作用力很弱,导致所有SWCNTs 快速流动,无法实现SWCNTs 的m/s 分离. 因而,我们认为凝胶孔径和化学结构共同影响并调控了SWCNTs的m/s分离的选择性、纯度以及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997.
998.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在CHCl_3中的折光指数浓度增量(dn/dc)和紫外吸收光谱。嵌段共聚物dn/dc具有很好的加和性,可以测定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紫外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除低苯乙烯含量的样品外,其它嵌段共聚物都显示明显的紫外增色性(UV hyperchromism)。因此UV和UV-RI双检测GPC不会得到可靠的嵌段共聚物组成数据。这种增色现象与其特征的紫外吸收谱图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999.
<正> 自从用C-NMR技术对聚丙烯进行测定,得到了分辨力良好的聚丙烯甲基碳区域的核磁共振谱后,引起了聚丙烯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迅速开展了应用核磁共振技术来研究聚丙烯分子链的构型和立体定向聚合机理,众所周知,用不同催化剂体系进行丙烯聚合,得到的聚合物链结构不同,聚合机理也有所差别。Zambelli等认为用Ziegler-Natta型催化剂体系聚合得到的聚丙烯,其聚合机理属于催化剂活性中心控制的单活性中心模型。Yoshio Inoue等用TiCl_4/MgCl_2/C_6H_5COOC_2H_5-AlEt_3 催化剂体系进行丙烯聚合,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