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0篇
化学   157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崔丽  汪安  任斌  田中群 《光散射学报》2009,21(4):290-294
腺嘌呤/金属体系中电荷转移(CT)增强机理的深入认识对理解单分子SERS和TERS中的巨大增强效应意义重大。受激发光波长的限制, 关于CT是否存在的实验证据目前还未见报道。本文在获得钯上UV-SERS的基础上, 借助紫外光激发的优势, 研究了腺嘌呤吸附在钯包金体系中的电荷转移增强机理。通过分析三个激发光波长下(325 nm、514.5 nm 和632.8 nm)的电位SERS 谱, 获得了峰值电位与激发光能量hv之间斜率为正的线性关系, 从实验上首次证实了腺嘌呤吸附在钯上的电荷转移增强机理, 电荷转移方向是从金属到分子。这对深入认识SM-SERS 或TERS 中腺嘌呤在金和银上的巨大增强效应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2.
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pH 5.0),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得到1-对氯苯基-3-呋喃基-4-呋喃甲酰基-5-吡唑啉酮(HL)、腺嘌呤(Ade)与铜(Ⅱ)三元配合物的灵敏吸附波,其峰电位为-0.58 V(vs.SEC).峰电流与铜质量浓度在0.02~10mg/L范围内分段呈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2μg/L(3×10-8mol/L).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铜(Ⅱ)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多元配合物组成比为1:1:1,表观稳定常数为7×107.此方法已用于粗盐、麦片和化妆品中痕量铜的测定,标准回收率98%~103%.  相似文献   
63.
詹天荣  杨慧娟 《化学通报》2008,71(2):150-153
以右旋肌醇甲醚为原料,经保护的甲烷磺酸酯与腺嘌呤缩合,合成了腺嘌呤核苷类似物5.此外,化合物3经酸水解,再经环氧化高产率地合成了重要的中间体7,腺嘌呤在强有机碱存在下,对环氧化合物7进行区域性的开环反应,合成了另外两种腺嘌呤核苷类似物8和9.  相似文献   
64.
本文首次报道合成了稀土-腺苷三磷酸固态配合物RE(Ⅲ)-ATP(RE=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运用红外、激光Raman、热分析、紫外、顺磁、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配位滴定等技术测定了上述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其分子式用通式表为[RE(Ⅲ)(HATP)(H_2O)_4]。采用量子化学INDO方法计算了系列物的电子结构,依据计算结果讨论了生物化学中高能磷酸键的本质。  相似文献   
65.
利用以钯为催化剂的脱羧基化反应, 烯丙基被引入尿核苷和腺核苷的2'位直接得到四异丙基二硅氧烷基团和苯基团的保护。  相似文献   
66.
本文用BAS-100A电化学分析仪研究了6-甲基腺嘌呤(6-MA)的极谱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0.2mol/L H_2SO_4底液中,6-MA产生一良好的还原峰,峰电位为-1.10V(vs.Ag/AgCl),峰高与浓度在1×10~(-6)~9×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证明,该峰具有吸附性。本文还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7.
Poly (azure blue II) (PABII) thin film modified electrode was successfully assembled on the surface of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by means of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which was carried out with cyclic voltammetric sweeping in the potential range of ‐ 0.6 to + 1.3 V (vs. SCE) in Britton‐Robinson buffer solution (pH = 9.8) containing 1.25 ± 10–4 mol/L azure blue II. The effect of pH on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of azure blue II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ymer‐modified electrode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ectropolymerization of azure blue II could take place in basic or neutral media. The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poly (azure blue II) thin film modified electrode showed the presence of two couples of redox peaks. The film modified electrode exhibited potent and persistent electrocatalysis for oxidation of dihydronicoti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H) in phosphate buffer media with a diminution of the overpotential of about 410 mV and an increase in peak current. The presence of some divalent cations in an electrolyte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electrocatalytic current for oxidation of NADH. The electrocatalytic current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NADH concentration from 1.0 ± 10–5 to 8.0 ± 10–3 mol/L in the presence of 4.0 ± 10–2 mol/L Mg2+ cation. The detection limit (3sb1/S) was 5.0 ± 10–6 mol/L,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determination results was 4.2% for six successive determinations of 5.0 ± 10–4 mol/L NADH in the presence of Mg2+ cation.  相似文献   
68.
用核磁共振(NMR)波谱、HPLC和化学定磷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对3′-腺嘌呤核苷酸(3′-AMP)及3′-鸟嘌呤核苷酸(3′-GMP)的水解断裂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元素对3′位核苷酸断裂有较强的特异性,在37℃,pH 9的条件下,使3′-AMP断裂为腺嘌岭核苷(A)及无机磷,使3′-GMP断裂为鸟嘌呤核苷(G)及无机磷,其断裂作用远大于5'位核苷酸,并对其水解断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导了3',5'/2',5'-连结的二和三腺苷酸甲基膦酸酯的合成,分离了它们的非对映立体异构体.用紫外,核硝氢谱和磷谱证实了它们的结构,用NOE研究了每个立体异构体中磷的构型,并讨论了合成中立体专一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70.
本文用核磁共振 (NMR)波谱和化学定磷法研究了 Ce(SO4) 2 对 5′-腺嘌呤核苷酸 (5′- AMP)及5′-鸟嘌呤核苷酸 (5′- GMP)的水解断裂作用。结果表明 :Ce(SO4) 2 在 37℃ ,酸性条件下使 5′- AMP断裂为腺嘌呤核苷 (A)及无机磷 ,使 5′- GMP断裂为鸟嘌呤核苷 (G)及无机磷 ,SO2 -4 浓度及酸强度对 5′- AMP及 5′- GMP的水解断裂程度有很大影响 ,并对其水解断裂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