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256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等容浸渍法制备改性脱水催化剂,通过H2-TPR、Pyridine-IR、还原态NH3-TPD、XRD等表征手段,以及目标反应浆态床CO+H2合成二甲醚,研究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以及酸中心分布与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H2-TPR结果表明,在脱水催化剂γ-Al2O3、V2O5/γ-Al2O3和Sm2O3/γ-Al2O3上不出现还原峰,V2O5、Sm2O3的加入改善了复合催化剂中Cu的还原性能,促进了甲醇催化剂的还原。Pyridine-IR表明,V2O5和Sm2O3的加入对L酸、B酸的量影响不大。还原态NH3-TPD说明V2O5和Sm2O3的加入改变了酸中心的分布,增加了弱酸中心的比率。XRD结果发现,V2O5和Sm2O3均匀分散在γ-Al2O3上,没有新的物种生成。二甲醚合成目标反应的结果表明,改性后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增强,合成反应中CO转化率、二甲醚的选择性都得到提高。V2O5和Sm2O3的添加增加了弱酸中心数量,促进了脱水活性,从而提高了复合催化剂合成二甲醚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2.
王守国  邵允等 《分子催化》2001,15(3):201-205
合成了负载型杂多酸复合催化剂HSiW-La2O3/ γ-Al2O3,并用吡啶吸附IR光谱、NH32-TPD、N2吸附、UV-DRS、XPS和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该催化剂具有中孔结构,表面上具有L酸和B酸,酸分布以弱酸为主,探讨了杂多酸含量,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入质量空速对甲脱水制备二甲醚转化率与选择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HSiW含量为105-16%时,催化剂活性,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压力0.75-0.85MPa(gauge),温度280-320℃,质量空速(MHSV)为1.5-2.5h^1。  相似文献   
63.
采用聚酰亚胺和磺化聚芳醚砜共混改性的中空纤维膜,研究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压缩空气的脱湿性能,并以此作为吹扫气源,研究了在气流吹扫操作方式下蒸汽渗透法乙醇气相脱水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膜的脱水性能与膜材料的亲水性有关,控制共混比例可以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气体脱湿膜。在压缩空气脱湿过程中,提高操作压力和气流回扫比对降低产品气的露点是有利的,在0.35MPa的操作压力下,可得到露点低于-25℃的产品空气。在乙醇气相脱水过程中,采用干燥的吹扫气流并增加吹扫气流的速率对提高水/醇分离系数是十分必要的,当采用合适的操作条件时,改性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的水/醇分离系数可达150~200。  相似文献   
64.
磺化苯膦酸锆催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首次对碘化苯膦酸锆催化酯化、缩醛、缩酮、醚化、醇脱水成烯等典型有机反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反应收率均在90%以上。使用该催化剂,操作方便,后处理简单,无废酸液排放,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和再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65.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了中药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电泳条件 :以2 0mmol L磷酸缓冲溶液 1 0mmol LSDS(含 5 %甲醇 ,V/V ,pH 6.8)为电泳介质 ,未涂层石英毛细管 (75 μmi.d.× 5 0cm ,有效分离长度 4 2 .2cm)为分离通道 ,压力进样 (2 5 0kPa·s) ,2 0kV恒压电泳 (2 5℃ )分离 ,检测波长 2 4 0nm。在 1 0 .4~93 .5mg/L ,和 1 0 3~ 92 .7mg L范围内 ,对两种内酯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加样回收率穿心莲内酯为 1 0 2 % ,脱水穿心莲内酯为 1 0 2 %。  相似文献   
66.
常压两步法催化丙三醇脱水-加氢制备 1,2-丙二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于维强  李德财  马红  高进  徐杰 《催化学报》2010,31(2):200-204
 在常压 H2 气氛下催化丙三醇脱水-加氢制备了 1,2-丙二醇. 首先在 220 oC 和常压 H2 条件下, 以 Cu/Al2O3 为催化剂催化丙三醇脱水生成中间体丙酮醇, 其选择性高达 86%. 考察了 Cu 负载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气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在随后的丙酮醇加氢反应中, Raney Ni 催化剂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在 120 oC 和常压 H2 条件下, 1,2-丙二醇选择性可达 99% 以上, 催化剂连续使用 5 h 未出现失活现象. 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及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在SBA-15的合成体系中直接引入锆原子硝酸盐,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值到4.0~5.0,通过水热晶化处理后得到一系列不同含量的Zr-SBA-15介孔微球。利用XRD、氮吸附、SEM、TEM-EDS、ICP、FT-IR、和漫反射UV-vis等技术对该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杂化材料具有纳米介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和空心微球等特征,空心微球形貌的形成可能与金属杂原子的引入、溶液pH值的调节有关,锆原子被高效率地引入到纳米介孔结构中,表面酸性与未改性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锆含量的增加,样品结构和表面酸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催化剂在甲醇脱水反应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8.
采用氯化亚铁、2,6-二甲酰基-4-甲基苯酚二肟(H3DFMP)和四(4-硼酸基苯基)甲烷(TBPM),通过一步配位作用和硼酸酯化脱水聚合反应,合成了一例含金属的三维多孔有机聚合物(Fe2-POP)。Fe2-POP是以双核亚铁配位H3DFMP的直线单元与TBPM的四面体单元连接而成的具有三维金刚石结构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对模型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验证了双核亚铁配合物单元的结构特征。红外光谱和固体核磁表征证明了Fe2-POP中C=N和B-O键的形成。Fe2-POP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510 m2·g-1)和均一的孔径(0.6~0.8 nm)。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了Fe2-POP中二价铁的存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该聚合物是由50~100 nm的球形颗粒组成。电化学测试表明,Fe2-POP展现出了优异的电催化析氧性能,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所需析氧反应过电位仅为258 mV,Tafel斜率为71.0 mV·dec-1。  相似文献   
69.
丙烯水合醚化反应过程中丙酮生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色-质联用仪相连的微反装置上,考察了Hβ沸石及改性的\r\nHβ沸石催化剂上丙烯水合醚化及异丙醇脱水的反应行为.丙烯水合醚\r\n化反应中有副产物丙酮生成,而异丙醇单独进料时产物中没有发现丙酮\r\n的生成.这表明丙酮并不是异丙醇氧化脱氢的结果,而是一个应予重视\r\n的不利于丙烯水合醚化的副反应.用同位素示踪反应对丙酮的生成机理\r\n进行了探讨,为研制抑制这一副反应的新催化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0.
杨蕾  唐中华  祖元刚 《色谱》2007,25(4):550-552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梯度洗脱同时测定了长春花中的文多灵、长春质碱和脱水长春碱等3种生物碱。色谱柱为Waters 5C18-MS-Ⅱ(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1%二乙胺(磷酸调pH至7.3)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 ℃。实验结果表明,文多灵、长春质碱和脱水长春碱等3种生物碱分别在0.03~1 mg/mL,0.03~1 mg/mL和0.01~0.5 mg/mL时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97.0%和96.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3%,1.37%和1.96%。用该法同时检测了不同干旱条件处理下长春花样品中的文多灵、长春质碱和脱水长春碱,方法准确、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