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5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5823篇
化学   11260篇
晶体学   118篇
力学   124篇
综合类   227篇
数学   388篇
物理学   151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578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647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654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报道了一类生物可降解聚(酪氨酸酯对苯二甲酰胺)碳酸酯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研究了聚合物的性质和体外降解性能,并以5 氟脲嘧啶和牛血清白蛋为模型,对它们作为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82.
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张志英,赵家森(天津纺织工学院材料科学系天津300160)关键词取向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非等温结晶,结晶动力学研究高聚物结晶动力学常用的等温方法有光透射法、密度法、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合成聚(2,4-二甲氧基对苯乙炔)的有机可溶性前聚物的反应条件与单体转化率和前聚物产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aOH是聚合反应的有效引发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单体与NaOH摩尔比为1:1,单体浓度0.05-0.2mol/L,聚合时间2h,温度低5℃,正己烷、石油醚作为有机提取剂可有效提高前聚物产率。用IR、UV-Vis'^HNMR,TGA和 DSC对前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4.
酸性沸石分子筛催化Knoevenagel综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伯军  王远等 《催化学报》2002,23(6):555-558
在高硅/铝比的酸性沸石分子筛HY上实现了Knoevenagel缩合反应,Bronsted酸和Lewis酸均可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考察了羰基化合物和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顺序。结果表明,羰基化合物的羰基极化程度越高,反应越容易进程,示同于碱催化时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活泼氢的酸性并不是影响其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5.
α—甲基苯乙烯离子聚合体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良  应圣康 《应用化学》1992,9(1):87-88
聚α-甲基苯乙烯-丁二烯-α-甲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α-甲基苯乙烯的聚合是在极性添加剂存在下进行的,添加剂的种类,用量及聚合温度不仅影响聚合动力学,尚且影响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控制α-甲基苯乙烯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86.
高性能聚芳醚酮的合成与性能(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87.
李瀛  达世俊 《合成化学》1997,5(2):168-170
以2-萘甲酸为原料,经硝化,酯化,重氮化,选择性催化氢化,BOC酸酐保护等六步反应,完成了N-BOC-8氨甲基-2-萘甲酸(1a)的合成,为化合物1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88.
程爽  李海洋  刘颖 《中国化学》2006,24(7):849-854
The structures and stabilities of these still experimentally unknown CH_nCl_(3-n)O_(2-)Li~ and CF_nCl_(3-n)O_(2-)Li~ ionshave been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by ab initio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inconjunction with the 6-311G(d,p),6-311 G(d,p),6-311 G(2d,p)and 6-311 G(2df,2p)basis sets.The optimizedgeometries,chemical bonding and NBO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se complexes of CH_nCl_(3-n)O_(2-)Li~ and CF_nCl_(3-n)O_(2-)Li~ exist as ion-dipole molecules.The calculated affinity energies of these species exceed 41.9 kJ/mol,which arelarge enough to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se title complexes could be detected as stable species in gas phase byLi~ ion attachment mass spectrometry.  相似文献   
89.
聚乳酸—聚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