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篇
  免费   963篇
  国内免费   2918篇
化学   4760篇
晶体学   170篇
力学   346篇
综合类   121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254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基于CH柱形靶压缩实验的时间分幅诊断需求,研制了4.75 keV能点四通道Kirkpatrick-Baez(KB)显微镜。进行了四通道KB系统的光学设计、像质模拟和分析。采用支撑锥芯的方式解决了四通道KB物镜的集成装配问题,并通过4.75 keV+8 keV双能点多层膜完成了实验室内的KB系统装调。该套系统在神光Ⅱ装置成功进行了像质考核实验,获得了高分辨的四象限网格图像,成像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具备了开展时间分幅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的条件。  相似文献   
33.
The synergism of 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 copolymer (EPDM) and dicumyl peroxide (DCP, a crosslinking agent) in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poly(vinyl chloride) (PVC) blends was investigated. When EDPM and DCP are added to the blends simultaneously, the tensile properties could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for the blends with LDPE matrix. For example, incorporation of 10/1 (mass ratio) EPDM/DCP improv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LDPE/PVC (mass ratio 80/20) blend from 7.9 MPa to 8.5 MPa and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from 25% to 503%. Results from selective extraction,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reveal tha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blends with LDPE matrix is principal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fine crosslinking network of the LDPE and EPDM phase. The outstanding modification effect of EPDM is explained by its dual functions: molecular entanglement with LDPE and the enhanced efficiency of DCP in the blends.  相似文献   
34.
用RDE与REDE法研究了Ce4+/Ce3+-V2+/V3+氧化还原流动电池中Ce4+/Ce3+体系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以说明组成该新型氧化还原流动电池的可能性.用RDE法得出在铂电极表面与玻碳电极上均会生成一层氧化膜,对Ce3+的氧化反应产生阻碍作用.但在铂上的氧化膜对Ce4+的还原反应却有催化作用.用Rrde法得出Ce3+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与析氧之间存在着竞争,为得到较高的Ce3+氧化效率,应控制氧化电流在2~8 mA@cm-2之间.  相似文献   
35.
张磊  崔元臣 《化学学报》2005,63(10):924-928
以聚氯乙烯为原料, 通过胺化反应制得聚氯乙烯三乙撑四胺, 然后用较简单方法得到聚氯乙烯三乙撑四胺负载钯配合物(PVC-TETA-Pd), 利用XPS, TG, DTA和T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热分析表明PVC-TETA-Pd在室温至250 ℃范围内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TEM分析证实钯在PVC-TETA-Pd中分布比较均匀, 钯颗粒呈球形, 粒径在2~3 nm. PVC-TETA-Pd不需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就能有效地催化丙烯酸、苯乙烯与芳基碘的Heck芳基化反应, 并且在较低的温度(40 ℃)或较少的催化剂用量(0.02%)下, 对Heck反应仍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PVC-TETA-Pd便于回收, 且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对于碘苯与丙烯酸的反应, 重复使用十二次, 肉桂酸的产率仍达到80.1%.  相似文献   
36.
郭志军  王家海  胡耀辉  汪尔康 《化学进展》2011,23(10):2103-2112
灵感来源于蛋白质离子通道的仿生功能化单纳米通道,已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单分子检测技术和离子整流器。功能化纳米通道包括两种:基因改造的蛋白质纳米通道和固体加工的纳米通道。常用的固体纳米通道有三种:在纳米氮化硅或石墨烯上用聚焦离子束(FIB)或电子束(FEB)轰击得到的纳米通道,化学腐蚀聚合物薄膜中的重金属离子轨迹得到的锥形纳米通道和拉制毛细管或激光刻蚀得到的玻璃纳米孔。相对于蛋白质纳米通道,固态的人工纳米通道具有更优越的机械稳定性,并可用于各种功能基团的修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包括蛋白质纳米通道在内的各种仿生的纳米通道已广泛用于对小分子、蛋白质和聚合物等其他一些对象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本综述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37.
综述了近几年金属有机骨架(MOF)薄膜在小分子和离子高效分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MOF膜材料因具有结晶度良好、结构可设计、孔径可调和可功能化等特点,在分离领域展现出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鉴于近年来MOF膜材料在分离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对这一领域的前沿进展进行及时系统的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科研工作者对MOF膜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首先总结了MOF膜的4种制备方法,包括LBL自组装法(液相外延和Langmuir-Blodgett沉积)、真空制备法(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电化学沉积法和粉末沉积法;而后,详述了MOF膜在气体分离、液体分离及离子/质子传导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总结了MOF膜材料领域当前存在的挑战及潜在解决途径,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杨修坤 《色谱》1992,10(4):220-222
裂解色谱法具有快速灵敏、表征性强等特点,对高分子材料中少量组分的检查以及分子链结构中细微变化都可直接反映出来。ACR加工助剂一般使用量小于5%,不管二元还是四元共聚体,其主组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裂解时主要碎片是MMA。聚氯乙烯(PVC)裂解时,由于消除作用,脱去HCl,环化成苯的特征碎片。在相同条件下,热稳定性好的聚  相似文献   
39.
环己烷在聚乙烯和聚异丁烯中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填充柱的反相气相色谱方法,基于Hadj-Romdhane-Danner色谱过程的数学模型,在323.2~363.2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环己烷在聚异丁烯和聚乙烯膜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环己烷更容易在PIB中发生扩散。对实测扩散数据进行了自由体积理论关联,结果表明,采用空穴自由体积替代Vrentas-Duda自由体积理论方程中自由体积项的修正方程能很好地描述溶剂分子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40.
镓基钙钛矿型致密透氧膜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合成了La0.15Sr0.85Ga0.3Fe0.7O3-δ (LSGFO)与 La0.15Sr0.85Ga0.3Fe0.7O3-δ (LSCFO)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并制备了致密陶瓷膜片.采用 SEM,XRD,H2-TPR,O2-TPD,膜机械强度和透氧测定等手段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高价态稳定性的镓离子取代钴离子,材料的热化学稳定性得以明显的提高,LSGFO在H2-TPR后仍能保持钙钛矿型基本结构.另外,与Co的掺杂相比,Ga的掺杂更有利于材料中的氧空穴生成.透氧测定表明,LSGFO的透氧量大于LSCFO,在900℃两者的透氧量分别为0.0562与0.0163mL·cm-2·min-1(LSCFO),但其透氧活化能非常接近,分别为110和117kJ·mol-1.理论分析表明,两者透氧量的差别主要来自于氧空穴浓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