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4篇
  免费   942篇
  国内免费   5267篇
化学   10679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142篇
综合类   203篇
数学   435篇
物理学   1450篇
  2025年   73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568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404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有机锗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有机锗化合物在国内外的进展。按制备方法分类,重点介绍了烃基锗化合物、螺锗及其衍生物、有机锗倍半氧化物、有机锗倍半硫化物、介吗川类有机锗化合笔挺人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2.
聚(L-γ-氯乙基谷氨酸酯)的合成与构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L-γ-谷氨酸酯)类化合物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蛋白质模拟及构象[1]、药物载体[2]和液晶大分子研究[3],并可能是具有特殊场效应[4]的一类合成多肽.特别是在光电材料领域,人们发现将光致变色基团接入聚L-谷氨酸酯肽链的侧基是得到此类新型光电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5].由于聚L-γ-谷氨酸酯是一类具有强旋光性的蛋白质,对其进行适当的改性后将对特定的小分子对映体有识别作用[6],如将氨基糖接入聚L-谷氨酸酯的侧链就可制得能分离糖对映体的分离膜[7].因此,将聚L-谷氨酸酯的侧链功能化,从而进一步…  相似文献   
83.
合成了3种主链含己烷雌酚的生物可降解的聚磷酸酯,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鉴定,通过水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聚合物的亲水-疏水性能,以pH值变化表征了聚合物的体外水解速率。初步的体外实验表明,此类聚磷酸酯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艾氏腹水癌活性。  相似文献   
84.
等离子体聚萘薄膜作发光层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等离子体聚萘薄膜作发光层的蓝色发光二极管马於光,唐建国,张海峰,沈家骢,刘式墉,刘晓东(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白求恩医科大学)关键词等离子体聚合物,蓝光,发光二极管Burroughes...  相似文献   
85.
用乙烯为原料在双功能催化剂体系的作用下通过二聚和共聚合反应,直接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所用二聚反应催化剂为钛酸正丁酯(Ti(OBu)_4),共聚催化剂为TiCl_4/MgCl_2(ZM-1催化剂).研究了二聚反应动力学行为及影响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动力学过程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利用这两种催化剂组成双功能催化剂体系能够很方便地制得密度范围在0.90-0.93,Et/1000C在10-40的LLDPE.  相似文献   
86.
大分子引发-转移-终止剂杨文君,李俊柏,沈家骢(青岛化工学院橡塑工程研究所,青岛,266042)(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扩链反应,引发-转移-终止剂含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基的有机硫化物或大分子,在...  相似文献   
87.
聚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聚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国内进行聚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开发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
合成了聚L-谷氨酸-炔诺酮肟酯的复合体,炔诺酮的接入量为22.8%.体外释放时间约15大。  相似文献   
89.
合成了全戊基化(Ⅰ)和部分戊基化三氟乙酰化(Ⅱ)的两种“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将它们分别与OV-7混合制备出柱效大于4100塔片/m,热稳定性可达210℃的手性石英毛细管住。对映体拆分结果表明,固定相Ⅰ对醇、二醇、胺、γ-内酯等对映体比Ⅰ有更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0.
改性环糊精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拆分对映体的选择性及拆分机理的讨论周昕,万宏,欧庆瑜(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1前言自1988年Konig ̄[1]等人成功地将改性环糊精用于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拆分对映体以来,环糊精衍生物以其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