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9篇
  免费   3606篇
  国内免费   4660篇
化学   7737篇
晶体学   907篇
力学   465篇
综合类   167篇
数学   113篇
物理学   6696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874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872篇
  2007年   803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855篇
  2004年   712篇
  2003年   631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报道了用可变入射角椭圆偏振仪(Variable angle incidence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er)测量Alq3,NPB,CuPc,Rubrene薄膜的光学常数,我们采用真空蒸镀法在硅衬底上分别制备了以上四种薄膜,然后我们用可变入射角椭圆偏振仪对四种薄膜进行了测量,测量在大气中进行,光谱范围从200到1000nm(或1.24到5cV),测量角度为65℃、70℃、75℃、80℃,接着,用Wvase32软件对四种薄膜的光学常数随波长(光子能量)的变化函数进行拟合,通过拟合我们得到了真空蒸镀的Alq3,NPB,CuPc,薄膜的光学常数随波长的变化函数及曲线,并且从材料吸收谱的吸收边,我们还得到了这些材料的光学禁带宽度。  相似文献   
132.
中间层Re的加入对覆膜钡钨阴极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玉涛  张洪来  刘濮鲲  张明晨 《物理学报》2006,55(12):6677-6683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覆膜钡钨阴极——双层膜(Os-W/Re膜)钡钨阴极.对这种新型阴极的发射性能进行了测试,重点对其老炼前后表面薄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表明中间层Re膜的加入使覆膜钡钨阴极的性能得到了改善.通过对Os-W双元合金膜钡钨阴极和Os-W/Re双层膜钡钨阴极发射特性的比较,发现Os-W/Re双层膜阴极的直流发射性能好于Os-W合金膜阴极.对两种阴极激活后发射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Os-W/Re双层膜阴极激活后表面形成的三元合金膜是其发射特性优于Os-W合金膜阴极的主要原因.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比较两种阴极激活老炼后的表面状态,结果表明:Os-W合金膜阴极在老炼一段时间后,其表面薄膜出现开裂,这会导致阴极发射均匀性下降;而Os-W/Re双层膜阴极在同样老炼条件下,发射表面薄膜均匀并保持完整,从而确保覆膜钡钨阴极发射均匀性和工作可靠性. 关键词: 双层膜钡钨阴极 Os-W/Re膜 Os-W膜 薄膜开裂  相似文献   
133.
用干涉方法测量薄膜应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基片弯曲法和牛顿环的基本原理,使用He-Ne激光器、扩束镜、凸透镜和带分光镜的移测显微镜,搭建了薄膜应力测量装置.采用直流溅射法制备了厚度为30~144 nm的银薄膜,衬底采用厚度为0.15 mm、直径为18 mm的圆形玻璃片.实验发现,薄膜厚度对银薄膜的内应力有显著的影响,在薄膜厚度很小时,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应力迅速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随着厚度的继续增加,薄膜应力下降较快并趋于稳定值.  相似文献   
134.
二维磁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霞  王兵  王丽娟  吴自勤 《物理》2002,31(9):572-576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术(STM)对表面和薄膜磁结构的研究进展。二维或表面磁结构可以通过在非磁性单晶上外延磁性单原子层薄膜形成,也可以在清洁的磁性单晶表面形成。利用磁性的STM针尖可以观测到原子分辨的表面磁结构。这将增进人们从纳米尺度对磁性的理解,并推动磁电子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5.
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Si (100) 基片上制备了具有高c轴择优取向的ZnO薄膜.利用 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等表征技术,研究了沉积温度 对ZnO薄膜的表面形貌、晶粒尺度、应力状态等结晶性能的影响;通过沉积温度对透射光谱 和光致荧光光谱的影响,探讨了ZnO薄膜的结晶特性与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在室温至500℃的范围内,ZnO薄膜的晶粒尺寸随沉积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沉积温度为500 ℃时达到最大;当沉积温度为750℃时,ZnO薄膜的晶粒尺度有所减小;在室温至750℃的范 围内,薄膜中ZnO晶粒与Si基体之间均存在着相对固定的外延关系;在沉积温度低于500℃时 ,制备的ZnO薄膜处于压应变状态,而750℃时沉积的薄膜表现为张应变状态.沉积温度的不 同导致ZnO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光学禁带宽度以及光致荧光特性的变化,沉积温度对 紫外光致荧光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探讨了影响薄膜近紫外光致荧光发射的可能因 素. 关键词: ZnO薄膜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光学常数  相似文献   
136.
溶胶-凝胶VO2薄膜转换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SiO2Si衬底上沉积高取向的V2O5薄膜,在压强低于2Pa,温度高于400℃的条件下,对V2O5薄膜进行真空烘烤,获得了电阻率变化3个数量级以上、弛豫宽度为62℃的VO2多晶薄膜.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和电阻率转换特性等实验结果为依据,详细分析了溶胶凝胶薄膜在真空烘烤时从V2O5向VO2的转化,它经历了从VnO2n+1(n=2,3,4,6)到VO2的过程.实验证明,根据选择合适的成膜热处理条件和真空烘烤条件是实现溶胶凝胶V2O5结构向VO2结构成功转换的关键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氧化钒薄膜 VO2膜转换特性  相似文献   
137.
自组装有机分子薄膜的可逆超高密度信息存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永强  宋延林  高鸿钧 《物理》2006,35(12):1000-1002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信息存储密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用自组装方法研究了有机分子4’-氰基-2,6-二甲基-4-羟基偶氮苯(4’cyano-2,6-dimethyl-4-hydroxy azobenzene)的成膜特性.通过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针尖和基底之间加脉冲电压在薄膜上进行信息点的写入,得到了直径为1.8nm的信息点,并分析了信息点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8.
Fe-Ag金属颗粒膜的巨磁电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量子唯象模型研究金属颗粒膜巨磁电阻的特性.在计算散射截面时,考虑了颗粒内各杂质原子之间的相位相干性.依据实验报告提供的颗粒尺寸分布的数据,推导了巨磁电阻依赖于颗粒尺寸及其分布和外磁场的函数表示式.对样品Fe-Ag的计算结果表明,其磁电阻随外磁场的变化和颗粒尺寸的分布有关;在某个颗粒尺寸标度D0,磁电阻出现极大值,尺寸标度D0的大小与外加磁场、样品材料和制备条件有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9.
文章介绍了高温超导薄膜微波非线性的主要特征,阐述了高温超导薄膜微波非线性产生的原因和相关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高温超导薄膜非线性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c轴定向氮化铝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辉  范正修 《光学学报》2002,22(8):33-936
利用电子回旋共振 (ECR)微波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 (PECVD)并使用氮气 (N2 ) ,氩气 (Ar)和AlCl3蒸气作为气源在直径为 6 .35cm的 (10 0 )单晶硅片表面制备了c轴定向氮化铝 (AlN)薄膜 ,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及其X射线特征能谱和扫描电镜 (SEM)分析了薄膜特征 ,研究了微波功率、基板温度和N2 流量对薄膜c轴定向的影响 ,得到了c轴偏差角小于 5°的高质量大面积AlN薄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