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147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α-烯丙基甘油醚的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路易斯酸催化下,烯丙醇和环氧氯丙烷经加成、环化和水解后得到标题化合物,该法比文献报道的甘油-氯丙烯法产率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12.
13.
新型多杂臂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的简易合成及自组装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型的两亲性多杂臂超支化聚缩水甘油(HPG-h-arm)可以通过简单的三部反应制备: 先利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HPG核, 再利用1,3-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缩合反应一步同时将疏水性的棕榈酸(PA)链和活性溴接枝到HPG上面, 最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将亲水性的聚(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 (PDMAEMA)链接枝到HPG表面. 红外光谱(FTIR), 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证实了HPG-h-arm被成功制备. 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HPG-h-arm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和形貌. 结果表明HPG-h-arm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自组装得到不同尺寸的球状胶束.  相似文献   
14.
以羧基化纳米钻石(ND-COOH)为基体, 通过共价键合方法将聚乙二醇二胺(H2N-PEG-NH2)、 叶酸(FA)和缩水甘油(GLY)偶联于ND-COOH表面, 赋予纳米钻石载体较好的水溶分散性和靶向性, 借助氢键和范德华力等作用力负载甲氨蝶呤(MTX), 得到靶向纳米钻石-聚乙二醇二胺-叶酸/缩水甘油/甲氨蝶呤(ND-PEG-FA/GLY/MTX NPF/G/M)纳米药物体系.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能量色散谱、 粒径及电位测试证实已制备NPF/G/M. 体外释药发现NPF/G/M在肿瘤环境(pH=5.5)中的药物释放量为正常生理环境(pH=7.4)中的3倍, 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药物输送特性. 此外, 利用流式细胞术和MTT毒性测试探究了MCF-7细胞摄取NPF/G/M的机制及动力学特性和细胞毒性, 结果表明NPF/G/M以依赖能量、 温度、 网格蛋白、 小窝蛋白和叶酸受体介导的机制进入细胞, 从而将药物缓慢释放于细胞内, 进而诱导细胞凋亡. 研究结果表明, NPF/G/M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输送体系, 为其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双核铜-β-丙氨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Cu2(HL)2](NO3)2·2H2O,简称CuL).在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结合会引起蛋白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急剧增强.最大RRS峰位于470/470nm.对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散射强度与蛋白质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浓度与散射强度成正比.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蛋白(HSA)的检测范围为5.0-30.5ng/mL.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干扰影响,并对蛋白质合成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不对称拆分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其中多糖类手性固定相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它主要包括纤维素和淀粉两大类,Okamoto等[1~3]合成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直链淀粉的衍生物,并将其涂敷在大孔硅胶表面,从而制备了手性拆分能力较强的多种固定相,这类...  相似文献   
17.
交联壳聚糖缩水杨醛螯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壳聚糖缩水杨醛产品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交联壳聚糖缩水杨醛螯合树脂的新工艺。考察了各种因素驿交联反应的影响及树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对Cu(II)吸附容量高,吸附选择性系数KCu(Ⅱ)/Fc(Ⅲ)=13.55,经简单再生后重复使用次数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分离硒代缩水甘油醚对映异构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高效液相色谱晃在直链淀粉-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手性固定相上直接拆分了7种新型外消旋硒代缩水甘油醚,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样品结构对保留和拆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十二胺与缩水甘油在碱催化下合成了不同聚合度的十二胺聚甘油醚表面活性剂,并以FTIR、ESI-MS、13CNMR进行了合成产品的光谱表征。用吊环法测定了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25℃时的表面张力,考察了不同聚合度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胺二聚甘油醚、四聚甘油醚、六聚甘油醚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mmol/L)分别为0.32、0.055和0.20,先减小而后增大;最低表面张力γCMC(mN/m)分别为28.46、29.41和34.02,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制备的可控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壳聚糖与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制备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所得产物的结构受壳聚糖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壳聚糖与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投料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的取代度增加,在70~80℃达最大;反应时间增加,取代度增加,产物分子量降低。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与壳聚糖比例达3:1前取代度随比例升高而增加。脱乙酰度和分子量越大的壳聚糖其季铵盐取代度越高。控制反应温度在30~90℃,反应时间3~10h,投抖比为1:1~4:1,可以得到取代度15%~909/6,分子量1万到100万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