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72篇
力学   6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Hydrogels, three-dimensional hydrophilic polymer networks, are appealing candidate materials for study- ing the cellular microenvironment as their substantial water content helps to better mimic soft tissue. However, hydrogels can lack mechanical stiffness, strength, and tough- ness. Composite hydrogel systems have been shown to improve up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to their single- component counterparts. Poly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PEGDMA) and alginate are polymer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form hydrogel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Single- component and composite PEGDMA and alginate systems were fabricated with a range of total polymer concentrations. Bulk gels were mechanically characterized using spherical indentation testing and a viscoelastic analysis framework. An increase in shear modulus with increasing polymer con- centration was demonstrated for all systems. Alginate hydro- gels were shown to have a smaller viscoelastic ratio than the PEGDMA gels, indicating more extensive relaxation over time. Composite alginate and PEGDMA hydrogels exhib- ited a combin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n- stituents, as well as a qualitative increase in toughness. Additionally, multiple hydrogel systems were produced that had similar shear moduli, but different viscoelastic behaviors.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ydrogel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at parameters are key in modeling the cellular micro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2.
选用高分子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为原料,采用反复冷冻-融化法制备PVA/HA复合水凝胶,在超高精度三维轮廓仪、光学显微镜和S-300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上观察PVA/HA复合水凝胶的微观组织形貌,用精密位移传感器对PVA/HA复合水凝胶的接触变形特性进行测量,采用UMT-II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PVA/HA复合水凝胶的启动摩擦特性.结果表明:PVA/HA复合水凝胶与天然骨组织具有相似的交联网状微观结构,表现出良好的黏弹性;PVA/HA复合水凝胶在滑动过程中的法向位移变化所对应的时间以及启动摩擦系数与接触时间呈现出先减小而后增大的趋势,在相同接触时间下,天然软骨的启动摩擦系数及其对应的滑行时间均比PVA/HA复合水凝胶小;而PVA/HA复合水凝胶的启动摩擦系数与滑动速率无明显的关联性;试样之间法向位移的转折点及其所对应的滑行时间均随滑动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这与天然软骨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3.
疏水缔合作用;羧甲基纤维素;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的粘性行为  相似文献   
24.
烷基镁对杯芳烃钕催化苯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助催化剂二正丁基镁和催化剂P204Nd及第三组分六甲基磷酰胺(HMPA)组成的催化体系是苯乙烯聚合的优良催化体系,能以很高的转化率得到高分子量的聚苯乙烯[1],用杯芳烃钕配合物代替P204Nd作为催化剂也能得到很好结果[2].为了提高其助催化作用,丁基镁是用镁粉和氯代正丁烷在弱极性溶剂甲苯中制备的.丁基镁在甲苯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要加入少量的三乙基铝,以增加其在甲苯中的溶解度.镁粉和氯代正丁烷在甲苯中的反应没有在四氢呋喃中容易进行,每次制备出的丁基镁的浓度和Mg/Al的物质的量比都有较大的差别,对苯乙烯的聚合产生明显影响.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25.
陈坚  周洵钧 《有机化学》1987,7(5):331-341
本文着重对最近几年来有机硒和碲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综述。现在就硒和碲化合物作为反应试剂、在有机分子中引入硒和碲的方法以及从有机分中除去硒和碲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由此也可见,有机硒和缔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6.
传统水凝胶存在机械性能差、响应速度慢等缺点,限制了它作为新材料的应用前景。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微观尺度结构和性质,在电子学、光学、机械学、生物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将无机纳米材料添加入水凝胶中不但有可能提高水凝胶的机械强度,同时还能赋予凝胶特殊的新性能,如电响应性能、紫外吸收性能、磁敏感性能等。因而纳米复合水凝胶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增强理论、典型制备方法及其功能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模板法合成多嵌段状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共聚物(简称模板共聚物TP)在水溶液中的溶液性质和缔合作用.结果表明,模板共聚物具有明显的结构效应.不同于无模板参与聚合的无规共聚物(CP),模板共聚物随着溶液pH的降低或加入多价金属离子容易发生相分离.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明,加入Ca2+离子后,聚合物形成了大的分子间交联体,且随着Ca2+离子浓度的增加,交联程度增加,致使溶液产生相分离.随着溶液pH的升高,模板共聚物溶液粘度变化与丙烯酸均聚物具有相同的规律,都是先增大后减小,粘度有一个最大值,但模板共聚物溶液粘度升高幅度更大.TEM表明在粘度最大处形成了带状分子间缔合体.  相似文献   
28.
测定了不同温度和浓度下乙醇与正己烷液体混合物的热压力系数及内压,并用修正的van der Waals模型关联了这些实验数据,从模型参数B/A2得到了一个乙醇自缔合随组成而遭破坏程度的公式.根据这个公式设想了一个醇与烃的混合模型,建立了混合物的超额焓方程,它能够满意地描述上述混合物的超额焓随组成的变化规律,并显示物理和化学作用对HE的贡献  相似文献   
29.
应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 Cd(ATP)(Aa)3-(ATP4-为腺苷三磷酸根,Aa-分别为丙氨酸 ala-、蛋氮酸 met-、苯丙氨酸 phe-和色氨酸 trp-)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及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在离子强度为 KNO30.10 mol/L,温度为37℃时的稳定常数.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与氨基酸配体的关系为 trp->met->phe->ala-.从分子内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角度对促成上述序列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binary complexes of Zn(Ⅱ)-α-amino acid and ternary complexes of Zn(Ⅱ)-N-Salicylideneaminio acid (ligand A)-α-amino acid(ligand B) at (25±0.1)℃ and in the presence of 0.1 mol·L-1 KNO3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pH method. The α-amino acid(Aa) used were Glycine(Gly), L-Serine(Ser), L-Leucine(Leu), L-Proline(Pro) and L-Phenylalanine(Phe). It was found that the linear free energy relationship (LFER) exists nicely between the following parameter pairs logβ102 and pKB2, logβ111 and pKB2, and logβ111 and pKA2. The ΔlgK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tability of ternary complexes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parent binary complexes. 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between ligands in the ternary complexes was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