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533篇
化学   4681篇
晶体学   68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95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27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杨雁南  陈义龙 《分子催化》1993,7(6):425-431
以Mossbauer谱为手段,研究了用于F-T合成的Fe/Zn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并考察了组成及制备方法的影响,同时还对其还原、碳化行为进行了探讨.发现锌对铁的还原有抑制作用,它能够稳定二价铁不被进一步还原.研究还表明,我们所研制的Fe/Zn催化剂是一种高分散度的铁锌化合物,室温下具有超顺磁特性.  相似文献   
42.
在玻碳电极上以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天青A膜修饰电极(PAAE) ,天青A能够在玻碳电极上形成稳定的聚合膜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电聚合天青A的最佳条件 ,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并讨论了其对亚硝酸根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结果表明 ,亚硝酸根在PAAE上有很好的电流响应 ,催化峰电流与亚硝酸根浓度在1.0×10-5 ~4.0×10-3 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3.
张平  王乐夫 《分析化学》2002,30(12):1469-1472
利用原位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表面吸附态进行动态表征,对了解催化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漫反射红外光谱是一种理想的原位方法,应用该方法在298-773K范围原位考察了以丙烯为还原剂,NO在Ag-ZSM-5催化剂上的吸附态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过程。认为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符合直接作用机理,还原的关键是形成有机-氮氧化物(R-NO2或R-ONO)中间体。O2的作用是使C3H6充分活化,并是有效产生有机-氮氧化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了马来酸酐和环氧丙烷交替共聚,发现Nd(P_(507))_3-Al(i-Bu)_3是马来酸酐(MAn)和环氧丙烷(PO)交替共聚的良好催化剂,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5.
活性碳纤维氧化还原吸附Pd^2+机理的研究—XP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前2所作VACF氧化还原吸附Pd^2+的研究基础上,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其他分析方法对VACF吸附Pd^2+前后的表面化学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VACF表面的还原性基团越多,还原能力越强,越有利于VACF对Pd^2+的氧化还原吸附。凡明利于Pd^2+电极电位提高的因素,都 有利于VACF的氧化还原吸附。适当调节吸附液的P至VACF的氧化还原吸附同样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6.
许遵乐  黄乃正 《有机化学》1996,16(5):440-444
本文用^1H NMR谱研究了3-芳基丙酮酸的烯醇式结构及推测其Clemmensen还原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7.
Organic chelating reagent influences upon the redox adsorp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towards Au3-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of organic chelating reagent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strongly affects adsorption capacity ofactivated carbon fiber towards Au3+. The reduction-adsorption amount of Au3+ increased three timesby the presence of 8-quinolinol. Furthermore, The reduction-adsorption amount of Au3+ depended onthe pH value of adsorption an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48.
手性恶唑硼烷结构与还原苯基乙基甲酮的对映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苯基乙基甲酮为还原底物, 研究了原地(in situ)制备的在3、4、5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手性1,3,2-恶唑硼烷催化剂的结构与不对称催化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对称催化硼烷还原反应中(CBS方法)、产物的构型和对映选择性主要受手性恶唑硼烷的4位取代基控制。  相似文献   
49.
轻度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是众所周知的医用水凝胶,即所谓的“Hvdron”。但其吸水率一般在59%(EWC为37%),并不尽人意。近年来,为了提高这类水凝胶的亲水性及生物相容性,常用一些亲水性的烯类单体进行表面改性或通过共聚以达到此目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是较为常用的这类单体之一。本文合成了含吡咯烷酮基丙烯酸酯类的单体,即丙烯酸2-N-吡咯烷酮基乙酯(PyEA),甲基丙烯酸2-N-吡咯烷酮基乙醋(PyEMA),并研究了这两种单体在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AEMA)与过硫酸钾(KPS)所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的聚合。  相似文献   
50.
The Cu-Mo/ZSM-5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u/Mo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wet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Mo/ZSM-5 is a very effective catalyst for NOx catalytic reduction with ammonia, especially when Cu/Mo molar ratio is about 1.5. It not only exhibited the extremely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but also showed good stability for 02. The bulk phase structure of Cu-Mo/ZSM-5 catalysts was determined by XRD techniqu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a maximum dispersion for Cu species when Cu/Mo molar ratio is 1.5, an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u and Mo along with HZSM-5 may be present in Cu-Mo/ZSM-5, which may possibly result in a special structure favorable for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over Cu-Mo/ZSM-5 cataly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