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618篇
化学   2420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陈元浩  刘桂强  龚丽霞  唐发林  黎磊  黄宽 《光学学报》2012,32(10):1016001-175
结合垂直沉积自组装法和旋涂法制备了由超薄金膜、发光层和三维光子晶体组成的三明治结构。通过对样品的衰减全反射曲线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该三明治结构的光学特性取决于光子晶体的质量,高质量三维光子晶体使得三明治结构的衰减全反射曲线在48°和63°两个位置出现了反射波谷,而低质量三维光子晶体的三明治结构的反射波谷完全消失。与薄金膜-发光层双层结构相比,该三明治结构的荧光特性曲线也出现了显著变化,单一辐射峰分裂为双峰,且位于600nm的辐射峰比位于620nm处的辐射峰要弱30%。  相似文献   
992.
自组装银纳米粒子及其SERS增强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硝酸银方法制备出银纳米粒子, 并通过在玻璃表面修饰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APTES)对银纳米粒子进行自组装。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由测试结果可知银纳米粒子的尺寸比较均匀, 组装致密度较高, 基本以亚单层的形式分布于基底表面。进一步研究了以结晶紫(CV)为探针分子的自组装基底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计算发现该基底的拉曼增强因子数量级达106。结果表明: 银纳米粒子自组装基底具有良好的SERS增强效应, 为痕量CV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银纳米颗粒通过自组装形成二维结构薄膜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其提供的大量“热点”使其成为优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本文采用水/正己烷界面上自组装的方法得到了由密排的银纳米颗粒构成的薄膜,并以Rhodamine 6G为探针分子,比较了不同尺寸银...  相似文献   
994.
将2种链段长度不同的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b-P2VP)在氯仿或四氢呋喃中溶解后,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乙醇或甲苯蒸汽中退火自组装,得到了一系列薄膜形貌和尺寸不同的自组装结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混合比例、溶剂和退火蒸汽对薄膜自组装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混合比例可以对薄膜自组装结构和尺寸进行有效的调控;四氢呋喃相比氯仿更有利于混合体系薄膜自组装的相分离;乙醇蒸汽可以有效地诱导混合体系的薄膜自组装.  相似文献   
995.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方法对两嵌段共聚物AmBn在本体和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本体情况下,对环形和线形两嵌段共聚物AmBn的相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观察了体系的有序-无序相转变规律,以及具体构型的相周期.在亲B选择性溶剂情况下,保持体系的浓度不变,改变环形两嵌段共聚物的链长,观察到了一系列丰富的相结构,有球状、圆盘状、片状、空心柱状、空心球状等.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方法对两嵌段共聚物AmBn在本体和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本体情况下,对环形和线形两嵌段共聚物AmBn的相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观察了体系的有序一无序相转变规律,以及具体构型的相周期.在亲B选择性溶剂情况下,保持体系的浓度不变,改变环形两嵌段共聚物的链长,观察到了一系列丰富的相结构,有球状、圆盘状、片状、空心柱状、空心球状等.  相似文献   
997.
李志果  张玲玲 《化学进展》2014,26(5):846-855
巯基化DNA在金表面上吸附构建的自组装单层(self-assembled monolayers,SAMs)为DNA研究的理想异相体系,在DNA内电子传递的机制探讨、高灵敏DNA传感器设计以及DNA碱基错配点识别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应构建性能适合的DNA单层,以满足研究需要。为了可控构建DNA单层,应理解不同因素对金表面上DNA单层性能的影响。本文从金表面状况、DNA特性以及周围环境三个方面对金表面上巯基化DNA单层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998.
杨平辉  孙巍  胡思  陈忠仁 《化学进展》2014,26(7):1107-1119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Pickering乳液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纳米粒子的界面自组装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界面能的降低是纳米粒子液液界面自组装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表面配体的化学性质,可控制纳米粒子的界面自组装行为。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纳米粒子实现界面自组装的研究工作,包括均质纳米粒子、Janus纳米粒子、棒状纳米粒子以及生物纳米粒子。最后,对纳米粒子的界面组装这一领域的可能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采用三(对-苯甲酸)甲烷(H3TCOPM)为配体,以Co为中心离子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o3(TCOPM)2(H2O)2]·17H2O}n,利用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TG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的解析和表征.它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2.9675(13) nm,b =1.3548(5) nm,c=1.8659 (5) nm,α=90.00°,β=124.61(2)°,γ=90.00°,V=6.174(4) nm3,Mr=959.47,Z=4,Dc=1.187 g/cm3,μ =0.860 mm-1,F(000)=2268.0.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中H3TCOPM的三个羧酸全部和Co配位,形成三维结构,展现了一个具有tfd连接拓扑网络结构,其孔隙率为47.6;.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简单浸泡的方法在铜基底上制备出了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的氧化铜, 再利用混合硫醇溶液[含HS(CH2)9CH3和 HS(CH2)11OH]对浸泡后的表面进行修饰, 通过控制溶液中HS(CH2)11OH的浓度, 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浸润性的铜表面, 实现表面从超疏水到超亲水的有效调控. 研究发现, 表面浸润的可控性源于表面复合结构与不同化学组成的协同作用, 微纳米复合结构的存在为表面浸润性的调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