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86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柔红霉素与DNA作用的序列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柔红霉素(DNR)与不同寡聚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NR优先作用于寡聚核苷酸的CpG位点,然后是ApG和ApC.因为DNR可与鸟嘌呤之间形成3个氢键.与双链寡聚核苷酸作用时,DNR最先插入的位点是(CpG)2碱基对之间,其次是(TpG)(CpA)和(GpC)(ApC)碱基对之间.当DNR与存在未配对G碱基的DNA链作用时,因游离的DNR量增加使其电化学活性增加,导致DNA构象和构型的变化,使DNA生理功能受到损伤,DNA碱基增色效应显著上升.此法可用于G碱基未配对DNA链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以琥乙红霉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了平均粒径约为60μm的琥乙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并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琥乙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印迹效果,研究了琥乙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动力学吸附特性。比较了MIPs对琥乙红霉素及其它3种抗生素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琥乙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琥乙红霉素具有最好的吸附能力,显示出MIPs具有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异丙醇为溶剂,9-脱氧-9-同型红霉素A(E)肟通过异构化反应,于10℃反应24 h合成了9-脱氧-9-同型红霉素A(Z)肟,纯度98.4%,收率78.2%.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 XAD16及HZ816对红霉素的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溶液pH值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mberlite XAD16及HZ816对红霉素的吸附速率符合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及颗粒内扩散方程,过程受液膜扩散阻力及颗粒内扩散阻力共同影响.同时,表观吸附速率常数与颗粒内扩散速率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溶液pH值增大而增大,随着搅拌速度加快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应用固相萃取(SPE)及L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痕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红霉素、脱水红霉素、罗红霉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等相关条件。水样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以多反应检测方式(MRM)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种抗生素在10-2000n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其定量下限为5ng/L(S/N〉10)。加标纯水和实际水样的回收率在71%-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7%-8.6%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实际水样中痕量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检测。使用该方法测得珠江广州河段某水样中红霉素、脱水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64、291和134ng/L。  相似文献   
16.
琥乙红霉素与紫色素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琥乙红霉素的荷移分光光度法。琥乙红霉素与紫色素在乙醇-水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荷移络合物在546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18×103L.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为1∶1,稳定常数为1.9×105。药物质量浓度在0~90 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 7,当琥乙红霉素质量浓度为40 mg.L-1时,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4%。测定了琥乙红霉素片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并与药典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孟涛  庞思平  姚国伟  庄洁  黄成 《化学研究》2006,17(4):38-40,44
分别以甲醇和水为溶剂,探讨了克拉霉素脱克拉定糖反应的主要产物,结果发现:以甲醇为溶剂得到的不是3-羟基-6-O-甲基红霉素,而是3-羟基-8,9,10,11-二脱水-9,12-半缩酮-6-O-甲基红霉素.以水为溶剂得到了3-羟基-6-O-甲基红霉素,收率94.7%.  相似文献   
18.
柔红霉素修饰的纳米金电极的制备及其对DNA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华  胡劲波  李启隆 《化学学报》2006,64(8):806-810
利用双硫醇分子作为连接剂, 将纳米金颗粒固定于金电极上, 用伏安法、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交流阻抗对其组装过程以及活性进行了表征. 制备的纳米金修饰电极用于DNA测定及其对DNA损伤的检测. DNA的检测限为 1.2×10-9 mol/L. 该法灵敏、简便.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荧光光谱法对β-环糊精(β-CD)与柔红霉素(DNR)包结物溶液进行表征。研究了β-CD与DNR之间的超分子包结作用机理,讨论了时间、温度和β-CD浓度对包结反应的影响,建立了新的定量检测微量DNR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DNR本身具有天然荧光,与β-CD形成1:1的超分子包结络合物后,荧光强度增大,β-CD对DNR有较强的荧光增敏作用。在25℃,pH7.0时,包结常数K=1.26×106L/mol。β-CD增敏荧光定量测定DNR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78×107x+312.76,相关系数为r=0.9953,检测下限为3.77×10-6mol/L。  相似文献   
20.
与很多蒽环类抗生素一样,柔红霉素分子中含有3-氨基2,3,6-三脱氧己糖单元,糖基部分对药物分子的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合成柔红霉素糖基类似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