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07篇
化学   113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3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85篇
物理学   1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172.
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BX3(X=H,F,Cl)与烯烃CnH2n(n=2,3,4)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的构型皆为BX3位于烯烃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C-C双键中的π电子通过向BH3中B的空p轨道转移电子而形成复合物,但BF3和BCl3与烯烃分子只是通过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复合物的形成使分子的振动光谱随作用的强弱而出现一定的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173.
浅谈Wittig-Horner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Wittig Horner反应进行了综述 ,并讨论了膦酯类与羰基化合物反应的机理、立体化学 ,并介绍此反应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4.
175.
用变分累积展开法,在格点上对基础表示的定模Hggs场与U(1)规范场的耦合系统的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变分参数用主值变分法辅之以聚点法来确定,得到了与Monte Carlo模拟很好符合的相图;并计算了Nτ=1的有限温度情形下定模U(1)-Higgs系统的Polyakov线〈L〉.  相似文献   
176.
本文应用有限元法模拟受拉含孔夏合材料层板损伤起始、累积直至破坏的过程。在模拟中引入了作者早些时建立的包含基体开裂层非对称约束影响的损伤本构关系,以及裂纹密度与损伤区应力关系函数等。本文给出损伤累积模拟方法并编制了程序,用该程序可以获得层板加载过程中各层的损伤状态、计算其刚度衰减和应力重分布以及最终破坏载荷。给出了数值模拟算例并与现有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7.
含材料非线性的复合材料单钉接头累积损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了静拉伸复合材料接头层合板三维逐渐损伤模型,考虑了单层复合材料在材料1-2面及3-1面上具有明显非线性剪切应力-应变关系的叠层非线性效应,结合有限元技术即应力分析、失效判定准则及损伤过程中材料性能退化等,对接头层合板损伤扩展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影响与实验结果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178.
碳纳米管封装铁纳米粒子催化剂上CO加氢制低碳烯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近年来费托(F-T)反应因其可以高效将煤、天然气和生物质等转化成液体燃料和高值化学品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比于Co, Ni和Ru等F-T催化剂, Fe基催化剂因其价格低廉,产物分布广而被广泛研究。以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的F-T过程为例,铁基催化剂通常会因积碳和烧结的问题,而导致失活。因此,人们通常使用一些氧化物载体,比如氧化硅,氧化铝或者分子筛来分散并稳定铁粒子。但是这类氧化物载体通常与铁有非常强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铁粒子较小的情况下,容易生成一些难于还原的硅酸铁和铝酸铁。而活性炭、碳纤维等惰性载体与铁的相互作用较弱,不足以稳定小的铁粒子在而反应过程中聚集。近来,我们组提出了利用石墨烯碳层封装过渡金属粒子作为催化剂,利用“穿透”的金属电子来催化反应,从而可以使活性中心和反应介质隔离,有效地增强了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组和其他课题组的研究表明,一系列石墨烯碳层封装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析氢反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I3–还原反应以及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种材料中碳层不仅能在氧化气氛、酸性介质中保护包覆的金属,防止其被氧化或者腐蚀,还与包覆的金属有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非贵金属的电子向碳层表面的转移,有望在一些苛刻的反应条件下实现对贵金属催化剂的替代。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其在高温反应中的应用,发现豆荚状碳纳米管封装的金属铁纳米粒子在合成气制备低碳烯烃中可以有效防止金属铁纳米粒子的烧结和聚集,因此表现出优异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我们利用一步化学反应法合成了豆荚状碳纳米管封装的铁纳米粒子催化剂(Pod-Fe),并通过酸洗除去碳管外面裸露的铁粒子。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表明酸洗后铁粒子被包覆在碳管内,并且呈金属态,而酸洗前,则还有大量的氧化铁粒子分布于碳管外部(FeOx/Pod-Fe)。将酸洗前后的两个催化剂用于固定床气相F-T反应中。通过调节空速和温度考察了它们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两个催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都有着良好的低碳烯烃选择性。不同反应温度下,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Pod-Fe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长,至380 oC都没有明显的失活现象;而对于FeOx/Pod-Fe催化剂,随着温度的升高, CO的转化率先升高,在300 oC时达最高,但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活性迅速降低,呈现一个火山型曲线。 TEM结果发现,反应后FeOx/Pod-Fe催化剂粒子上产生了很多杂乱的碳丝,并且铁粒子有着明显的聚集长大。而Pod–Fe催化剂即使在380 oC反应后,其形貌仍然保持完好,没有积碳产生,粒子也没有发生聚集和长大。进一步在320 oC下120 h的寿命试验发现, Pod-Fe催化剂的初始活性较低,但经20 h的活化阶段,活性会先增加后略有下降,20 h后趋于稳定。而FeOx/Pod-Fe催化剂在反应初始虽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但是随着时间进行,活性迅速下降一半以上,最后趋于稳定。同时结合反应后TEM和XRD的结果发现碳管外部裸露的铁粒子会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碳化铁物种,并随着反应进行产生聚集,并伴有大量积碳,导致活性迅速下降;而碳层的包覆对于铁粒子有着很好的稳定作用,使得铁粒子能够在高温反应中保持稳定,并且没有积碳的产生。由此可见石墨烯碳层可以有效保护其包覆的金属粒子,并且能够提高其在高温反应下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和稳定性。此类催化剂有望在一些苛刻条件下的多相催化反应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9.
报道了钯催化的非活性烯烃的胺氟化反应,在酸性添加剂HOAc的作用下,反应以较好的收率和区域选择性地得到6-endo环合产物,实现了氟代的环状磺胺类产物的有效合成.  相似文献   
180.
吴韦  徐韬  宁英男  毛国梁  姜涛 《化学通报》2015,78(4):305-311
FI催化剂作为一类新型聚烯烃催化剂,具有高活性、耐高温等特性,在催化聚合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不但可以催化乙烯与极性及非极性单体共聚,而且可以通过改变主催化剂苯氧基亚胺配体的结构,得到具有不同结构的聚合物。本文介绍了FI主催化剂的基本结构、合成方法、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以及基于苯氧基亚胺配体基本结构的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