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309篇
化学   496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303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00篇
物理学   13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许多现代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都需要一种紧凑型、高可靠性,低耗能的微型机械制冷机进行低温冷却。针对这种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整体式冷头结构,该冷头结构大大增强了工作气体与冷头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详细描述了一种由7.0 cc扫气容积对置式双活塞线性压缩机驱动的具有这种新型冷头结构的微型同轴脉管制冷机的性能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2.
993.
利用透射电镜对日本沼虾触角腺的体腔囊、迷路、原肾管和膀胱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体腔囊由足细胞和内皮细胞组成,其中足细胞的三级足状突起分支细而多,并密布于裂隙膜上,足细胞及其足状突起之间可见隔壁连接,内皮细胞与开放式血腔相临、沿基底膜有许多窗孔.迷路细胞游离端具长而发达的微绒毛,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发达,并具丰富的长杆状线粒体.原肾管细胞的微绒毛短少而零乱,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更为发达,原肾管细胞之间存在有中间连接和隔壁连接.研究结果证实:日本沼虾触角腺的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的超微结构与哺乳动物肾单位的肾小球、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超微结构相似,具有肾单位一样的生理功能,而膀胱扁平细胞还兼有肾脏收集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出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基础电极,通过电沉积法将纳米镍颗粒负载在基础电极上,从而制备了纳米镍-二氧化钛纳米管(Ni/TiO2NTs)修饰电极。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Ni/TiO2NTs电极的形貌及组分进行了表征。将Ni/TiO2NTs电极用于对胰岛素的电化学测定。结果表明,在0.1 mol/L NaOH支持电解液中,胰岛素在Ni/TiO2NTs电极上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胰岛素浓度在0.8~1.6μmol/L范围内,峰电流密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28μmol/L,灵敏度为0.49×10-3 A/(μmol·L-1.cm-2)。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天然生物质杨絮特殊的管状结构通过简单的高温碳化法制备出碳微米管(CMTs). 将所得到的碳微米管作为基底,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三维结构的碳微米管/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两电极测试体系对其超级电容性能进行测试, 碳微米管/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在1 mol·L-1Li2SO4电解液中的比电容值可达77 F·g-1, 远大于碳微米管的比电容值(23 F·g-1).  相似文献   
996.
用浸渍-分解法将Bi2O3纳米颗粒沉积在TiO2纳米管壁上, 制备了Bi2O3/TiO2纳米管阵列.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了Bi2O3/TiO2 纳米管阵列的化学组分, 利用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征了所制备的样品. 通过在可见光下(λ>400 nm)降解甲基橙(MO)水溶液来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Bi2O3纳米颗粒均匀地沉积在TiO2纳米管中. Bi2O3/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比纯Bi2O3膜和N-TiO2纳米管阵列高得多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Bi2O3/TiO2纳米管阵列活性的增强是其强可见光吸收和Bi2O3与TiO2之间形成的异质结的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潘华  徐亮 《合成化学》2012,20(4):466-469
N-三甲基硅甲基苄胺和多聚甲醛在磷酸催化下生成非稳定型亚甲胺基叶立德,继而与各种贫电子烯烃在温和条件下发生三组分1,3-偶极环加成反应,高收率合成了10个3,4-二取代四氢吡咯衍生物(其中6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  相似文献   
998.
对传统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仪进行改进,利用A/D采样等技术,将测量所得到的平衡电压、油滴下降时间等数据及时记录保存并计算,用于实时检测验证实验结果,并可上传至教学网站平台,做存档备查.  相似文献   
999.
世人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2014年授予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他们的经历值得借鉴,也发人深省,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引发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和更恰当地评价物理研究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为观察早期腰池置管引流治疗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对7例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采用早期腰池置管引流(最长引流4周),同时给予两性霉素-B静脉、鞘内注射及5-氟胞嘧啶口服等常规治疗,以隐球菌计数、墨汁染色阴性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表明,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的患者经早期腰池置管引流后症状即刻减轻,所有患者精神状态短期内明显好转;1例视力障碍患者引流2d后视力基本正常,仅有1例遗留有轻度视力障碍。最后痊愈4例,好转3例。治愈的4例患者均随访至今无复发。提示早期腰池置管引流能有效降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为抗真菌治疗赢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