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现行《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 :“在数学教学中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应使学生通过背景材料 ,并运用已有知识 ,进行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建立起数学模型 ,从而解决问题并拓宽自己的知识 .要引导学生去接触自然 ,了解社会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笔者和课题 组的同仁们认为 ,现行教材 (试验修订本 ·必修 )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增加了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 ,其用意主要在于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在教学中不少人受“传统教…  相似文献   
32.
准确估算区域尺度冬小麦单产对明确区域农业生产现状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光能利用率模型是作物单产估算的常用模型之一,模型中最大光能利用率(ξmax)是准确估算作物单产的关键参数,作物的ξmax是否随时间发生变化需要深入探讨。首先使用Savitzky-Golay(S-G)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时序植被指数数据进行滤波,采用差分法结合光谱突变法提取了山东省2000年-2015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并使用市级尺度年鉴统计面积对提取面积进行验证,然后使用固定ξmax和变化ξmax分别驱动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结合作物收获指数与冬小麦种植面积获取山东省2000年-2016年冬小麦单产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最大光能利用率对作物单产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波后的时序植被指数数据能够反映冬小麦生长的光谱特征,差分法与光谱突变法结合提取冬小麦面积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提取的多年冬小麦种植面积与年鉴统计冬小麦播种面积之间的决定系数(R2)达0.71;变化ξmax情景下模拟的多年冬小麦单产与统计单产之间的决定系数更高,说明冬小麦ξmax是随时间变化的,可能与冬小麦品种更替有关。基于统计与模拟的结果均显示山东省冬小麦单产在2000年-2016年间呈现增加趋势,两者表现出来的增加速率分别为93.12和149.79 kg·hm-2·a-1。在空间上,山东省冬小麦单产呈现西部高于东部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3.
塔里木河流域是国家最主要的棉区之一,评价该流域棉花种植的气候资源适宜性有一定的意义.首先,利用塔里木河流域23个气象站点1995-2014年的气候资料,借助SAS软件对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气候资源适宜性评价函数.然后,根据棉花种植气候资源适宜性评价函数对23个县市进行评分,取其与各县市的灌溉潜力值之和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棉花种植适宜性综合得分,发现温度和灌溉条件是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运用SAS软件对棉花种植适宜性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针对棉花种植适宜性,把该流域分别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三类.  相似文献   
34.
微量元素对于种植青海大黄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采集青海群加地区种植大黄根茎,分为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部等四部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试了其不同组织中铜、锌、铁、锰、钴、镍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种植大黄根茎中铜、锌、铁、锰等元素主要分布在皮层,其次是木质部或髓部,元素含量较低的是韧皮部。随着生长年龄增加种植大黄对铁、锰、钴元素营养需求量有所增加,对锌、铜、镍元素营养的需求量略减。  相似文献   
35.
Nafion/胆碱双层膜碳纤维电极探测小白鼠大脑内的多巴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祥钦  康广凤  柴颖 《分析化学》2008,36(2):157-161
制备了胆碱(Ch)共价键植的碳纤维电极(Ch/CFE),进而吸附涂敷一薄层Nafion膜得到了Nafion/Ch/CFE。以循环伏安(CV)法和差分脉冲伏安(DPV)法研究了该电极上多巴胺(DA)的电化学响应。使用DPV法,该电极能良好抵抗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DOPAC)和抗坏血酸(AA)的干扰而选择性测量DA。在1.0 mmol/L AA存在下,使用5 mm长Nafion/Ch/CFE测定DA,检出限(S/N=3)为0.1μmol/L;线性范围为0.4~16μmol/L。该电极适于活体监测。将该电极插入小白鼠大脑纹状体内,实时监测了神经递质DA的浓度及其变化,观察到DA水平由静脉注射药物左旋多巴(L-DOPA)后随时间的响应,并发现针刺激对应于中医"风府穴"的头部皮下组织可引起脑内DA的即时性脉冲释放。  相似文献   
36.
用统计分析与遥感分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较高精度的夏玉米分类。在验证分类结果具有可靠质量的基础上,将分类影像二值化,采用图像叠合法得到了黄淮海平原2000年—2010年夏玉米变化检测图像,并按区域分析了该区域11年间夏玉米的种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间,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种植面积总体明显增加,其中南部区域种植面积逐年稳步增加,北部、东部和中部区域在2000年—2003年间为减少态势,在2003年—2010年间则持续增加;四大区域中,北部区域变化幅度最大;2000年—2010年间,黄淮海平原中、南部夏玉米种植比例不断加大,整个区域种植比重呈南移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37.
当前,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传统思路是,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或少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特别是不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而采取生物、物理等其它污染小的手段,从而使农产品遭受较小的化学品污染。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和技术基础,我国要在种植过程中解决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它涉及到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流通体制、监管成本、  相似文献   
38.
39.
针对中国农田存在种植景观破碎化和复杂的种植结构这一现状,如何实现目标作物的高精度识别与制图对作物产量估算、粮食政策调整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数据处理云平台,提出一种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该方法以2021年覆盖目标作物关键生育期的多时相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考虑光谱波段特征、光谱指数特征、纹理特征和地形特征等多维特征变量,利用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分类器对不同生育期田块尺度的冬小麦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信息进行快速精准提取,并探讨了冬小麦识别的最佳生育期。此外,对比分析了常见的不同分类模型在田块尺度条件下的作物识别性能。以河南陈固镇为研究区开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冬小麦在起身拔节期的地物识别准确率相对较高,总体分类准确率为94.61%, Kappa系数为92.68%;在抽穗扬花期的识别精度最高,总体分类准确率为97.01%, Kappa系数为95.52%;但在灌浆乳熟期的分类精度偏低,总体分类准确率为86.23%, Kappa系数为81.33...  相似文献   
40.
广东四会十月桔种植土壤中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对广东四会9个地区的十月桔及其种植土壤中11种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四会地区十月桔富含人体有益元素,而有害元素含量极低,是一种有较高营养价值及安全的食品,土壤中各元素含量范围广,但十月桔对同一元素具有相应的富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