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2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2364篇
化学   4503篇
晶体学   65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72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78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合成了以Fe3O4为核,以SiO2为壳的磁性纳米微粒(Fe3O4@SiO2),并采用沉淀沉积法将ZrO2包覆到材料表面。通过XRD、TEM、XPS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材料Fe3O4@SiO2@ZrO2上沉积了氧化锆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性,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实现从水中快速分离。同时系统研究了材料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沉积ZrO2使得材料对磷酸盐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随着沉积量的增大吸附量增加。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速率随初始浓度增加而减缓。磷酸盐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减小,但几乎不受离子强度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含磷、硫、氮配原子的钴羰基簇合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是当今化学学科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这类簇合物大多有着新颖的几何构型和多样化的成键方式 ,并且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1 ] 。迄今为止 ,人们合成了多种含磷、硫、氮等原子的铁、钴、钌等羰基簇合衍生物 ,但其中三种以上原子同时配位的情况并不多见 ,有金振兴等的含C、S、N配原子的三核钴簇[2 ] ;Luga和Cabeza的三钌簇[3 ,4] 以及Chihara等合成的五核钌簇[5] ,其分子中都有P、N、O三原子配位。我们利用复杂的含P、S、N等可配原子的有机配前体与二元钴羰合物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三核、四核…  相似文献   
993.
α,β-不饱和酮(1a-1e)与邻氨基苯硫酚反应,得到含2-苯基-1,2,3-三唑基1,5-苯并硫氮杂卓(2a-2e),然后以此化合物为原料同1,3-偶极子氧化腈“现场”发生1,3-偶极环加成,合成出一系列含2-苯基-1,2,3-三唑基的1,2,4-恶二唑并合的1,5-苯并硫氮杂卓衍生物(3a-3j)。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 NMR及MS加以确证。  相似文献   
994.
2-氨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的快速平行合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咪唑啉酮衍生物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杂环化合物 [1,2 ] ,尤其是一些 2 -氨基咪唑啉酮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抗炎及抗癌活性 [3 ,4 ] .从自然界如一些海洋生物中可分离得到含 2 -氨基咪唑啉酮结构的生物碱 [5,6] .最近 ,组合化学方法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 ,它包括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合成法[7~ 9] .我们曾应用氮杂 Wittig反应制得 2 -氨基取代咪唑啉酮衍生物 ,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 [10 ,11] .本文进一步报道应用液相平行反应法快速合成 2 -氨基 - 4H-咪唑啉 - 4-酮衍生物 (4) .该方法应用烯基膦亚胺 1与苯基异氰酸酯的…  相似文献   
995.
由正硅酸乙酯水解制得的SiO2溶胶,在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为偶联剂的体系中,经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透明的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材料[(PUA—TMSPM)/SiO2]。研究了盐酸浓度对(PUA-TMSPM)/SiO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减小,硅溶胶体系和(PUA-TM-SPM)/SiO2杂化体系的热稳定性增大;盐酸摩尔分数XHCl的增加使(PUA-TMSPM)/SiO2光固化膜表面的两相界面结合更紧密,涂层变得更致密,并导致膜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996.
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FTIR、SEM、DSC和TGA表征了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EA-TMSPM)/SiO2],研究了盐酸、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和无机物浓度对(EA-TMSPM)/SiO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物浓度高的(EA-TMSPM)/SiO2杂化体系中SiO2粒子尺寸略大于无机物浓度低的体系;盐酸和无机物浓度的增加,都可以增强杂化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配位剂的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法来合成掺杂三价铈离子的钇铝石榴石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的相转变机制。结果表明: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形成Y3Al5O12(YAG)相:一是由无定形Y2O3和Al2O3直接向YAG相的一步相转变;二是由无定型Y2O3相似文献   
998.
DNA在纳米金标上的组装、杂交、检测与银增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DNA的杂交检测.将目标ss-DNA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 使其与纳米金标记的互补DNA发生杂化反应, 通过银增强试剂(该种试剂可以使银在纳米金表面沉积, 达到信号增强的效果)在纳米金上沉积银, 形成银包金的核壳结构.在酸性介质中沉积的银被氧化释放, 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检测银离子从而达到间接检测目标DNA的目的.测定结果表明,ss-DNA的浓度在100~1 000 pmol•L-1 范围内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10 pmol•L-1.  相似文献   
999.
磷钨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报道了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用磷钨酸催化地氢氧化环己烯合 成己二酸,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即反应物摩尔比为环己烯:H2O2:苄基三乙基氯化 铵:磷钨酸=1:4.5:0.036:0.0015时,在60-65℃反应6h,再将温度升至80℃反 应5h,收率可达87%,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该方法避免了目前所常 采用的对环境有污染的硝酸氧化方法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及废酸。  相似文献   
1000.
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以绿豆芽叶片组织-二茂铁修饰的碳糊电板(LFMCE)作为植物激素吲哚乙酸传感器的研制,探讨了影响电极性能的因素,初步研究了吲哚乙酸氧化酶处于最优活性的基本条件。实验表明,此电极在NaH2PO4-Na2HPO4(pH5.8)缓冲溶液中对植物生长素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氧化峰电位约在0.42V左右。用循环伏安法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变化值与吲哚乙酸浓度在8-l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2μg/mL,相关系数为0.9984,在样品回收率的测定中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