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7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2406篇
化学   4550篇
晶体学   65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71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82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三种抗癌嘌呤类化合物与环糊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荧光光度法 ,在考察了时间、酸度以及温度对包合物形成的影响后 ,利用荧光双倒数法分别计算出了巯嘌呤、硫唑嘌呤和 8 氮杂鸟嘌呤与 β 环糊精及羟丙基 β 环糊精的包合常数。实验表明 :时间和酸度对它们的包合有显著影响。β 环糊精形成稳定包合物的时间约在 3h左右 ,而羟丙基 β 环糊精的包合时间大约在 2h左右。最佳酸度在弱碱性范围 (pH =7 7)左右。它们的最大激发波长都在 2 76~ 2 85nm之间 ,最大发射波长较长 ,在 32 8~ 35 3nm之间。随着环糊精浓度增大 ,包合物的荧光都有增加趋势 ,且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结物的增强更为显著一些。3种黄嘌呤类衍生物与环糊精的包结物的包结比均为 1∶1。  相似文献   
982.
磷钼杂多酸-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纯氯化铯中微量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汪明礼 《光谱实验室》2004,21(3):501-503
以 4 -叔丁基 - 2 (α-甲苄基 )苯酚 (t- BAMBP)萃取分离基体铯 ,磷钼杂多酸与结晶紫染料生成离子缔合物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在水溶液中显色。在波长 5 45 nm处 ,其摩尔吸光系数可达 2 .0 1× 10 5L· mol-1·cm-1。方法的回收率为 97%— 10 1%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8%— 2 .7%。  相似文献   
983.
配合物{[Cu(hmtade)][Ni(dmit)2]}2·4DMSO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配合物{[Cu(hmtade)][Ni(dmit)2]}2·4DMSO(1)(hmtade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 dmit为1,3-二硫杂环戊二烯-2-硫酮-4,5-二硫醇; DMSO为二甲亚砜),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 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49952(6) nm, b=1.77229(7) nm, c=3.1275(1) nm, β=102.442(1)°, V=8.1163(5) nm3, Dc=1.558 Mg/m3, Z=8, F(000)=3944, μ(Mo Kα)=1.637 mm-1, S=1.016, (Δ/σ)max=0.001, R1=0.0673, wR2 =0.1672[I>2σ(I)]. 晶体结构研究表明, 配合物{[Cu(hmtade)]·[Ni(dmit)2]}2·4DMSO包含2个[Cu(hmtade)][Ni(dmit)2]子单元. 每个子单元中, 1个dmit中的1个S原子与Cu及Ni配位, 形成异双核Cu—Ni配合物. 其中Cu(Ⅱ)为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形, Cu—N键长在0.1949(5)~0.2007(4) nm范围内, Cu—S键长分别为0.28913(18)和0.28952(18) nm; 配阴离子[Ni(dmit)2]2-为畸变四方形, Ni—S键长在0.21729(16)~0.21905(17) nm范围内. 溶剂分子DMSO与配体hmtade形成了N—H…O氢键. 通过分子内S…S和S…H短接触形成了二聚体, 二聚体之间通过S…S短接触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并通过S…S, S…H和C…H短接触进一步形成二维和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984.
李筱芳  于贤勇  冯亚青 《有机化学》2009,29(7):1129-1132
2-芳亚甲基苯并[4,5]咪唑并[2,1-b]噻唑-3-酮与甲亚胺叶立德(经靛红与肌氨酸反应在线生成)进行l,3-偶极环加成反应, 合成了8个新的螺羟吲哚类化合物. 采用元素分析, NMR, IR, 质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多种谱学技术对产物进行详细表征, 而产物的晶体结构表明了此类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985.
986.
设计、合成了三类C(3)酯基取代的1,5-苯并硫氮杂卓衍生物: 2,3/2,5-二氢和2,3,4,5-四氢-1,5-苯并硫氮杂卓-3-甲酸乙酯, 采用元素分析、IR、MS、1H NMR及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标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 2,5-二氢-1,5-苯并硫氮杂卓-3-甲酸乙酯属单斜晶系, C2/c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2.0319(4) nm, b=1.4985(3) nm, c=1.3659(3) nm, α=90°, β=120.49(3)°, γ=90°, V=3.5840(12) nm3, Z=8, Dc=1.397 g/cm3, μ=0.351 mm-1, F(000)=1560, R=0.0478, Rw=0.1304; 研究了2,3/2,5-二氢-1,5-苯并硫氮杂卓的合成反应条件, 发现该两种互变异构体分别是速度控制产物和平衡控制产物; 抑菌活性及抑真菌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亚胺型的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卓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亚胺官能团是其抑真菌的药效团.  相似文献   
987.
在(2.0±0.1) MPa氩气氛围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在(204.0±0.5)、(208.0±0.5)、(212.0±0.5)和(216.0±0.5) ℃下分别加热10、20、30、40、50 和60 min. 采用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质谱(TG-DSC-MS)仪和热重-红外(TG-FTIR)仪对(208.0±0.5) ℃下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HNIW离子在210.0 ℃左右恒温热解60 min 后, 残余物的组成为C2H2N2O. 残余物中未分解的HNIW比初始HNIW稳定性差. 在等温条件下, HNIW是逐步分解的. HNIW残余物的热分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分解阶段主要为未分解的HNIW的热分解, 第二阶段主要为五员环硝铵和碳氮杂环化合物的分解反应, 第三阶段主要为五员环硝铵的分解反应和NO2的二次反应, 并获得了每一个阶段的热分解产物.  相似文献   
988.
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高产率的合成了一系列13-芳基-5,7,12,14-四氢二苯并[b, i]氧杂蒽-5,7,12,14(13H)-四酮类化合物。该反应操作步骤简单,离子液体易于与产物分离,并且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989.
3,3-二甲基-2-(3-甲基薁乙烯基)-3H-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甲酰基薁-3-甲酸甲酯和2,3,3-三甲基-3H-吲哚衍生物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3-二甲基-2-(3-甲基薁乙烯基)-3H-吲哚衍生物,收率48%~64%,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990.
应用TD.DFT(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并PCMfpolarizable continuum model)模型研究了一类自组装的[Pt2M4(C'≡CH)8](M=Cu,Ag)簇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应用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方法优化了该簇合物的基态及激发态结构.综合计算结果,得到与试验结果相一致的结构与光谱特点.[Pt2Ag4(C≡CH)8]具有呈D4和D4h对称性的两个稳定的基态几何结构.Pt-M距离预示弱相互作用的存在.Cu—Cu距离大于俩个Cu原子的范德华半径和而Ag-Ag间距与俩个Ag原子的范德华半径和差别不大.激发过程使得Pt…M,Ag…Ag作用增强,虽然Cu…Cu距离也相应缩短,但是其仍大于范德华半径之和.[Pt2Cu4(C≡CH)8]、[Pt2Ag4(C≡CH)8](A)和(B)的最低能吸收在450、365和375nm处,发射在611、431和435nm处.红外可见谱范围内,[Pt2M4(C≡CH)8]的吸收波带都有Cu或Ag成分的贡献,所以没有ILCT或MPtLCT跃迁特征出现(ILCT:intraligand charge transfer;MLCT: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由于最低能吸收和发射具有不同的跃迁特征,所以发射不是来自于最低能吸收.[Pt2Ag4(C≡CH)8]簇合物的MM相互作用在激发态增强,发射光谱具有显著的ILCT特点,这也是[Pt2Ag4(C≡CH)8]的发射波长相对于其对应的同配体前躯体[Pt(C≡CH)4]^2-有少许蓝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