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7篇
  免费   1655篇
  国内免费   6805篇
化学   11767篇
晶体学   328篇
力学   191篇
综合类   208篇
数学   31篇
物理学   2572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493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838篇
  2013年   838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506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298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频率脉冲反应方法,以Mn-Na2WO4/S iO2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为探针反应,通过实时、原位的四极质谱检测手段,研究氧物种对甲烷C-H键选择性活化的微观历程.首次发现了Mn-Na2WO4/S iO2催化剂上O2-脉冲频率效应,即脉冲反应产物量随氧脉冲注入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条件下,Mn-Na2WO4/S iO2催化剂上有两种活化甲烷的氧物种同时存在,它们活化甲烷的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综述了介孔材料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包括材料的制备方法、催化性能以及活性中心的表征.通过硅钛原子的合理匹配可以达到四配位钛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催化活性.硅烷化处理增加材料表面的疏水性,能够大幅度提高活性和选择性.通过多种谱学和分子模拟等手段可表征骨架钛及其配位情况.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主要叙述了以国产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基体,采用甲醛与对苯二酚、邻苯二酚、连苯三酚和2,7-萘二酚等聚合生成氧化还原树脂,它们的氧化还原容量分别为5.3,5.4和5.2meq/g-干树脂.文中还介绍了本类树脂的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方法,并据此研究和测定了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连苯三酚型树脂的氧化还原电位,这些电位的测定结果与其氧化还原实验事实相符.也研究了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与自制树脂的交换性能,讨论了这些树脂容量与交换性能的关系.应用所合成的新树脂进行了从硝酸银废液中回收银和对硫化氢试行氧化脱硫处理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乙烷这一新课题受到催化工作者愈来愈多的关注[1~5]。本工作初步探讨了Li-Ln-MgO三元氧化物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添加稀土元素可使C2的选择性、单收明显提高。本催化剂体系制备简单、原料便宜,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报道查耳酮用H2O2在手性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十二烷基麻黄素澳化铵(1a)及N,N-二甲基-N-十六烷基麻黄素溴化铵(1b)形成的手性胶柬水溶液中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得到相应的手性α,β-环氧酮,对映体过量为5~8%.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报道了在竹红菌甲素的光敏氧化反应中, 原初反应产生了^1O2、O2和H2O2,在一些还原性底物(5-羟基色氨酸、色氨酸、组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等)的存在下, 体系中形成的O2量大大增加。证明了体系中的^1O2是通过三重态的竹红菌甲素和基态氧进行能量传递形成的, O2是体系中的竹红菌甲素负离子自由基和基态氧进行单电子转移的结果, H2O2是体系中存在的竹红菌甲素二价负离子还原基态氧的产物。在一些底物存在下, 次级反应产生了.OH。我们也发现竹红菌甲素具有弱的抽氢能力而生成一些有机自由基, 这些有机自由基的形成促进了各种活泼态氧的相互转化, 因此我们认为竹红甲素的光敏氧化是各种活泼态氧和一些有机自由基综合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V-Ti-Al-O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考察了接触时间、氧浓度、V2O5负载量以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用TPR、XRD和BET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催化剂在773K时活化,接触时间1.2秒,氧浓度21%时,可获得较好的反应结果,V2O5负载量为6(wt)%的催化剂,在593K时反应,得到了转化率20.5%,苯甲醛产率8.3%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998.
何为 《合成化学》1995,3(2):187-189
粒状硫在阳极室内被电化学氧化得到硫酸。实验发现由疏转化为硫酸的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硫床层厚度的降低而增加。用一定粒径的硫颗粒,生成的疏酸量最大。在电流密度为84mA/cm ̄2、粒径为710μm、硫床层厚度为1.15mm时可得到硫酸的最大浓度为35%,由硫转化为硫酸的能量消耗范围为0.55~2.1kWh/kg,具体数值与电流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氟化锶/氧化钕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性能及其吸附氧物种的原位FTIR光谱研究龙瑞强,万惠霖,赖华龙,蔡启瑞(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氟化锶/氧化钕,吸附氧物种近年来,甲烷氧化偶联(OCM)的...  相似文献   
1000.
Pd—Pt/Al2O3燃烧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d-Pt/Al2O3 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完全氧化活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d-Pt双给分催化剂的活性高于单组分催化剂。在实验范围内,催化剂的氧化活性与Pd、Pt负载量无关,热稳定性受Pd、Pt负载量影响而与Sl2O3的表面积关系不大8呶麓硪鸫呋帘砻妫校洹ⅲ校艉康慕档褪窃斐苫钚韵陆档闹饕颉8么呋炼杂谢锞哂泻芨叩难趸钚裕匝醯睦寐屎芨撸视糜诠ひ涤谢掀木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