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8篇
  免费   1721篇
  国内免费   4053篇
化学   6341篇
晶体学   811篇
力学   1243篇
综合类   246篇
数学   117篇
物理学   3264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41.
罗丹明B-酰肼和8-羟基-7-喹啉醛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荧光探针(L),其结构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考察了L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乙腈溶液[V(MeCN)∶V(H2O)=19∶1,pH7.0]中,L可高选择性的识别Cu(Ⅱ)。Cu(Ⅱ)能诱导L内酰胺结构开环并形成1∶2型的配合物L-Cu(Ⅱ),这一过程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342.
采用FeOOH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及随后的热处理过程制备出α-Fe2O3-Ag复合纳米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α-Fe2O3纳米棒的表面.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α-Fe2O3-Ag复合纳米棒表现出了较好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比容量.180个循环后,其比容量高达549.8 mA.h/g.  相似文献   
343.
以制得的纳米Fe3O4颗粒作为载体,用还原法将还原出的Au与Pt分别负载到Fe3O4颗粒表面,制得纳米Pt/Au/Fe3O4复合材料。对Pt/Au/Fe3O4进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等物理表征,结果表明,Au与Pt均匀地沉积到了Fe3O4纳米颗粒表面。对纳米Pt/Au/Fe3O4复合材料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当H2PtCl6的加入量达到8 mL时,Pt/Au/Fe3O4催化性能最佳;正扫电流峰ip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v1/2线性相关,Pt/Au/Fe3O4催化氧化甲醇的过程受扩散控制;对催化剂进行201次循环伏安扫描,催化剂仍然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且稳定性良好。因此,所合成催化剂Pt/Au/Fe3O4是一种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阳极催化剂材料。  相似文献   
344.
电喷雾电离源(ESI)测定了印刷线路板材料制成的四通道PCB矩形离子阱中一个通道的的分析性能。结果表明,质谱峰检测到的离子信号的种类和强度明显受到离子动能的影响。当离子动能低于18 eV,则得到的质谱峰主要为精氨酸Arg离子(m/z 175.2),增加其离子动能则Arg离子(m/z 175.2)易碎裂,发生脱胍基、脱水等反应。在正弦波的射频模式下测定了离子质量隔离和离子质量选择激发,以SWIFT缺口频率为50~60 kHz,75~85 kHz和130~145 kHz分别隔离了m/z 175.2,117.3和71.8的离子;用频率为55、80和135 kHz的正弦波(振幅为1.0 V)选择激发弹出了m/z 175.2,117.3和71.8的离子。在氦气气氛下,频率为102 kHz正弦波可以使得Arg离子(m/z 175.2)发生碎裂,得到m/z 157.2,130.3和117.3碎片离子。电流积分法的测定结果表明,在256 kHz共振激发时离子测定效率为46.3%,在边界弹出时,离子测定效率约为9.7%。  相似文献   
345.
A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Ag(3,3-pybz)(3,3-Hpybz)]n (1, 3,3-Hpybz = 3-pyri- din-3-yl-benzo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PXRD,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n complex 1, the Ag(1)ions are linked by the paired 3,3-pybz ligands to generate an infinite 1D loop chain, and further through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a 2D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Crystal data for 1: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a = 10.2635(17), b = 10.3041(12), c = 10.8060(13) A, V= 1679.1(5)A3, α = 62.028(11), β = 80.325(15), γ = 78.738(14)°, Z = 2, C24H17AgN2O4, Mr = 505.27, Dc= 1.698 g/cm3, μ= 1.058 mm--, F(000) = 506, S = 1.012 and T = 293(2) K. The final R = 0.0293 and wR = 0.0667 for 3435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a(/), and R = 0.0350 and wR = 0.0688 for all data.  相似文献   
346.
Two lead(ll) compounds, [Pb(qlc)(phen)2(NO3)]e-H20 (1) and [Pb(qlc)z(phen)]-3H20 (2) (Hqlc = 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 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R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rystal 1 is of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25.246(5), b = 12.543(3), c = 18.917(4) A, β = 105.77(3)°, V= 5765(2) A3, Z = 4, C68H46N12OllPb2, Mr = 1621.53, Dc = 1.886 g.cm-3,/.t(MoKa) = 5.912 mm-1, F(000) = 3152, GOOF = 1.080, the final R = 0.022 and wR = 0.0571 for 4822 observed reflections (1 〉 2a(/)). Crystal 2 is oftriclinic, space group Pi with a = 8.7883(10), b = 11.7031 (13), c = 15.9320(17) A, a = 69.9400(10), fl = 78.9780(10), 7 = 79.1650(10)°, V = 1497.4(3) A3, Z = 2, C32H26NaO7Pb, Mr. = 785.71, Dc = 1.729 g.cm-s, p(MoKa) = 5.688 mm-1, F(000) = 756, GOOF = 1.106, the final R = 0.0313 and wR = 0.088 for 59i5 observed reflections (1 〉 2σ(I)).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1 exhibits a two-dimensional (2D) layer based on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phen. Simultaneously, the adjacent 2D layers are assembled via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phen and quinoline tings into a 3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The zero-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2 is also further extended by π-π interactions to form a 2D supramolecular layer. Furthermore, these two compounds exhibit photoluminescence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solid state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have been studied by degradation methylene blue.  相似文献   
347.
梅平  侯聪  赖璐  吴小梅  刘义  郑延成 《化学通报》2013,(11):1034-1039
以溴代正烷烃、乙二胺、1,3-丙磺内酯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SGS-8、SGS-10、SGS-12、SGS-14);采用IR、1H NMR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其表面活性,采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表面张力法和稳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SGS-12与聚丙烯酰胺(PAM)的相互作用规律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纯度较高,具有较低的cmc值和较好的表面活性;SGS-12/PAM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曲线和芘探针在体系中微极性的变化表明,二者发生相互作用且形成混合胶束;SGS-12与PAM结合是一个由焓驱动的自发过程,△H和△S均小于0,表明相互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合成产物在聚丙烯酰胺分子上的平均结合数为287。  相似文献   
348.
徐棚棚  杨杰  俞丹  王炜 《应用化学》2013,30(5):590-595
采用化学镀法(镀液中加入适量的稀土镧)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腈纶纤维表面沉积金属银,由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极化曲线以及循环伏安曲线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硝酸镧对化学镀银沉积速度、镀层质量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银液中加入适宜的硝酸镧,银的沉积速率和腈纶纤维表面银镀层的表面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电化学测试表明,镀银液中增大硝酸镧的浓度(0~0.01 g/L),阴极极化曲线极化度增大,氧化还原峰的电流上升,电沉积的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349.
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表面接枝苯乙烯和4-氟苯乙烯的共聚物.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配比下接枝共聚物对聚酯薄膜表面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利用接触角测试和表面能计算对比研究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单体百分含量对接枝百分率及接触角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聚酯薄膜表面接枝百分率增大,接触角增加,表面自由能下降.  相似文献   
350.
聚芳醚酮树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芳醚酮树脂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重要特种工程塑料.因其优良的耐热、耐腐蚀、耐摩擦及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国防军工、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电子、汽车、机械、石油工业、核能及理疗卫生等高技术领有广泛的应用.此类材料大都采用双酚单体和双氟单体通过A2+B2型亲核缩聚反应制备.这类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分子链由醚、酮、苯三元规整结构构成时,聚合物为半结晶态;然而,当分子结构中存在侧基或其他非规整结构往往破坏聚合物的结晶结构,聚合物呈现无定型态.半结晶聚芳醚酮聚合物具有非常优异的耐热、耐化学稳定性一般作为结构型材料使用;无定型聚芳醚酮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并且可进行一些功能化成为一类优异的功能型材料.本文从结构与性能关系出发,介绍了聚芳醚酮树脂种类,聚芳醚酮树脂的发展历程及合成方法;探讨了聚芳醚酮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总结了功能性聚芳醚酮材料的前沿进展;最后结合实际展望了聚芳醚酮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