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化学   214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采用硬脂酸(SA)对纳米进行表面活化,考察了改性纳米CaCO3、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分别或共同添加到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形成的复合塑料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为7%硬脂酸改性的纳米CaCO3,能较好地促使无机粒子的分散和与HDPE的结合,提高复合塑料的拉伸性能.PE-g-MAH的进一步嫁接作用,可延长硬脂酸分子链,加强硬脂酸和基体树脂之间的缠结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复合塑料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252.
仿生合成是模拟生物矿化合成人工晶体的一种方法。在生物矿化中的无机矿物往住是在有机基质的参与下形成的,它们在有机基质上成核,并且在整个结晶过程中受到有机基质及其他生命活动的调控,因而在晶体的形态、尺寸、以及取向上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有序性[1],  相似文献   
253.
以模拟软体动物珍珠层的周期性基质控制形成过程制备仿生层状复合材料. 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与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AC)用逐层浸渍的方法使其组装成多层膜, 用于诱导过饱和溶液中CaCO3的结晶, 详细研究了膜紫外吸收随组装层数增加的线性变化. 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晶体的形貌和结构. (PDAC/PSS)15PDAC膜诱导获得的CaCO3晶体为六面体结构, 晶体尺寸为30~40 μm; (PDAC/PSS)15膜诱导CaCO3结晶, 可以在膜表面获得形貌与珍珠层非常相似的CaCO3晶体, 结晶10 h获得的晶片结构呈规则的六边形, 片尺寸约为10~20 μm.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两种晶体的晶格结构与天然珍珠层差异明显, 说明静电作用为晶体形貌的主控因素之一, 但不是晶格结构的决定因素. 复合材料断面电镜照片表明其为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54.
以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混合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聚丙烯(PP)微孔膜.研究了纳米碳酸钙成核剂、纳米碳酸钙/庚二酸复合成核剂对PP/大豆油/DBP(30/42/28,质量比)混合体系中PP结晶、熔融性能和PP微孔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纳米碳酸钙成核剂加入量为PP的0%~4%(质量百分率)时,PP/DBP/大豆油体系中PP熔融曲线上对应的峰值温度(Tpm)降到150.7~151.3℃,而纯PP的熔融峰值温度为165℃;DSC实验结果还显示加入1%~4%纳米碳酸钙和0.5%庚二酸后,导致PP的熔融曲线上出现了熔融双峰,说明纳米碳酸钙/庚二酸复合成核剂与单一成核剂相比有明显地促进β晶生成的作用,宽角X射线衍射(WAXD)实验进一步证实了β晶的存在.单一纳米碳酸钙成核剂对PP微孔膜的球晶结构和微观孔结构影响不大;加入纳米碳酸钙/庚二酸复合成核剂明显影响PP微孔膜的球晶结构和微观孔结构,其中0.5%庚二酸和1%纳米碳酸钙组成的复合成核剂制得的PP微孔膜的球晶结构明显,微孔膜孔径小且分布均匀;进一步增加纳米碳酸钙用量,PP微孔膜生成了许多细小的边界模糊的不规则结晶,微孔膜孔径不规则且尺寸较大,这与此时PP形成β晶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55.
研究了晶种存在下丙烯酸/乙酸乙烯酯无人聚物对碳酸钙从过饱和水溶液中结晶的影响。发现我们的实验条件下碳酸钙结晶包括溶液本体成核结晶和晶种上晶体生长两种不同过程,丙烯酸/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同时具有明显抑制溶液成核结晶和抑制晶种上体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56.
The crystal CaCO3 with specific shapes was prepared by the biomimetic synthesis , using BSA as the matrix.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TIR spectroscopy and TG. The results show that BSA have the effect on the shapes of CaCO3 in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he probabl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57.
在Triton X-100/n-C10H21OH/H2O体系中,低角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层状液晶的溶剂层厚度小于3 nm。利用层状液晶为模板制备了CaCO3纳米微粒,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进行了表征。TEM结果表明所得CaCO3纳米粒子的形貌为球形,粒径在2~8 nm,分布较窄。XRD表明CaCO3纳米微粒的物相为方解石型和球霰石型混合结构。在制备过程中,Ca(OH)2的加入和CaCO3纳米微粒的析出并未破坏层状液晶的对称性和长程有序性。此外,在Triton X-100/CH3CH2OH体系中,研究了CaCO3纳米微粒的生长行为,发现小的纳米微粒先通过导向聚集生长成小的梭状物,然后小的梭状物继续生长,最后发生Ostwald陈化形成较为均一的两头尖的带状纳米结构,其宽度在50~200 nm,长度约为2 μm。  相似文献   
258.
马来酸酐(MAH)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制备及表面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两相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马来酸酐(MAH)的方法,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引入羧基、羟基、双键等活性基团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调节马来酸酐的用量,有效地控制纳米碳酸钙的极性和表面能。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的加入量为2%时可以获得界面性能最理想的改性纳米碳酸钙。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来酸酐(MAH)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的过程机理,并以SEM,ATR-FTIR和TGA等手段对上述过程机理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59.
PS-b-PAA嵌段共聚物包覆碳酸钙的表界面性质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淼  岳林海 《无机化学学报》2003,19(10):1073-1078
通过聚苯乙烯-丙烯酸嵌段共聚物(PS-b-PAA)包覆碳酸钙系列样品的溶解曲线,结合近红外光谱和XPS推断得到了PS-b-PAA分子与碳酸钙表面的键合方式、形态和作用机理。认为形成单分子层包覆时表面PS-b-PAA的质量分数(Cb)为0.92%。PS-b-PAA羧基与碳酸钙表面的作用方式为:CaCO3 [-C-CCOO^--]n→Ca[-OOCC-C-]n CO3^2-。在PS-b-PAA浓度较低时。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使得链呈现PAA朝下的竖直状态,而随着PS-b-PAA浓度的增加,PS链段岛状聚集体的形成。原先直立和新键合的PS-b-PAA链将逐渐地以包绕的方式结合在碳酸钙的表面。  相似文献   
260.
碳酸钙属ABO3,类的多型晶体,因堆积方式不同,以方解石型、文石型、球霰石型和非晶态等多种形式存在。作为填充型材料,碳酸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造纸、油墨、医药等行业,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无机材料。关于CaCO3,的红外光谱研究报道较为丰富,Andersen等的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而关于CaCO3的拉曼光谱研究相对较少,Gabrielli的工作组在这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