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化学   214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以菠菜为研究对象,在石英砂和碳酸钙的加入下,充分研磨后工业乙醇室温浸泡,可以提取到的叶绿素含量为0.682mg/g.操作简单,设备要求较低,原料价廉易得,叶绿素提取率高,进行层析时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NH42CO3分解法,制备得到了晶型和形貌可控的CaCO3晶体。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水混合溶剂、陈化时间和L-半胱氨酸自组装单层模板对CaCO3晶体的晶型、取向和形貌都具有重要影响。无单层模板情况下,溶液中主要得到了球霰石,球霰石的形貌随陈化时间从花朵外形变为树叶形。同样的醇/水体系中,在自组装单层上却得到了取向为(104)晶面的方解石。这与水溶液中同一自组装单层上主要获得(001)结晶面的方解石有明显不同。方解石的形貌也随陈化时间变化而改变。陈化时间为3h时,得到具有孔洞结构的方解石;陈化时间为12h时,得到表面光滑的菱面体方解石。  相似文献   
13.
赵皎宏  杨睿  于建 《高分子学报》2014,(12):1600-1605
以聚丙烯(PP)/碳酸钙为研究对象,以复合材料界面为着眼点,探讨了不同的填料粒径和表面组成对复合材料光氧老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机理.首先,文中认为聚合物/无机填料界面面积与界面化学组成是影响老化速率的关键因素.聚合物与碳酸钙的总界面面积的增大会加速PP的光氧老化,不同偶联剂处理会改变碳酸钙的表面化学特性进而对PP老化产生促进或抑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界面的老化反应速率概念及相应模型.其次,在老化领域采用了"界面放大"的实验方案,验证了碳酸钙对PP的老化促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碳酸钙表面的化学组成.此外,研究发现采用表面处理剂钛酸酯改性的碳酸钙能大大促进PP的老化,且表现为钛酸酯与碳酸钙的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合成了聚谷氨酸-聚乙二醇@碳酸钙(PPG@CaCO3)纳米遮蔽体系, 用于遮蔽聚乙烯亚胺(PEI). 一方面, 聚谷氨酸-聚乙二醇(PPG)可以降低PEI引起的细胞毒性, 更有利于体内应用; 另一方面, CaCO3可有效改善PPG导致的转染效率下降,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EI的细胞转染效率. 对比遮蔽体系PPG@CaCO3和聚谷氨酸-聚乙二醇@磷酸钙[PPG@Ca3(PO4)2]发现, PPG@CaCO3在微酸性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是提高细胞转染效率的关键因素. 小鼠体内循环实验表明, PPG@CaCO3遮蔽体系可以增加载体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 因此, PPG@CaCO3遮蔽体系对于改善阳离子类基因载体的体内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相沉淀法,以硝酸铋[Bi(NO_3)_3]为添加剂来调控碳酸钙晶体的形状与大小,制备了海螺状碳酸钙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原子荧光光谱仪(AFS)等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0℃条件下,添加20 mL浓度为2 g/L的Bi(NO_3)_3溶液可得到海螺状球霰石型碳酸钙粒子,且其荧光性明显增强.在碳酸钙的成核过程中,Bi~(3+)的加入起到了显著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CaCO3主要有三种晶型:方解石,文石和球霰石[1-3],方解石是CaCO3晶体最稳定的晶型,球霰石是最不稳定的,文石的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在生物矿物中经常发现有文石和方解石的存在,具有结构功能和光学等性能[4],是生物体硬组织中的主要无机成份之一。在珍珠、贝壳、甲壳、动物骨骼等生物组织中CaCO3与少量有机基质(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特定性质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5],例如,方解石存在于骨头,牙齿等硬组织中,另外还具有在神经束中的光聚焦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纳米碳酸钙和纳米添加剂在促进燃煤脱硫中的特性,在ZCS-1智能测硫仪中进行纳米碳酸钙脱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炉温900℃、钙硫比为2的条件下,脱硫效率高达90%;1 150℃时达到50%以上。三种纳米碳酸钙的脱硫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碳酸钙。研究还表明,粒径越小,脱硫效果越好;不同煤种对脱硫效率有较大影响,主要和煤中硫分的含量和硫的分布形态有关;温度是决定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900℃下效果最好,超过1 100℃后效果明显下降。SEM和BET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促进脱硫主要是由于其较为丰富的孔隙结构。添加纳米Al2O3和纳米ZnO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纳米碳酸钙脱硫。其中,纳米Al2O3的效果较好,1 150℃能使脱硫效率提高20%左右,达到62%以上。  相似文献   
18.
超细碳酸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乳液法制备油溶性超细碳酸钙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对获得的超细碳酸钙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超细碳酸钙形状呈球形,粒度均匀,粒径分布在。. O1 ^-0. 03}m之间,在许多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a disc-stack nozzle centrifuge for wet classification of ultra-fine particles of calcium carbonate. The influences of G-force and disc geometr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ltra-fine classifica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ification can be increased by (1) applying a relatively moderate G-force and (2) the use of stud spacer discs in the centrifuge. The increased extraction of the fine particles i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appropriate fluid velocity profile at a lower G-force and a circumferential motion without meridional barriers for the case of the stud spacer discs.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温敏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L-谷氨酸)(PNIPAM-b-PLGA)嵌段共聚物,在较高温度下制备了以PNIPAM为核、以PLGA为壳的自组装胶束,研究了胶束对碳酸钙晶体生长的控制作用.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碳酸钙晶体的形貌和晶型.当聚合物胶束浓度较高时,得到纤维状的文石;当胶束浓度较低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