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篇
  免费   634篇
  国内免费   2812篇
化学   5082篇
晶体学   153篇
力学   112篇
综合类   73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1691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三齿单核三(3,5-二甲基-1-吡唑)硼氢钼配合物Tp*Mo(O)Cl2 (1)(Tp*=三(3,5-二甲基-1-吡唑)硼氢HB(C3H(Me2)N2)3)与含硫族元素碳硼烷的锂盐[(THF)2LiE2C2B10H10(THF)]<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报导了以全氟羧酸阳离子交称膜为起始原料,通过化学转变,合成由四氟乙烯骨架和具有季铵基末端基侧链组成的全氟阴离子交换膜的过程。膜的转变先后经历了酯化,酞胺化、胺化等数步反应,最终合成了末端基为季铵基氯型的阴离子膜。各步反应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结果得到鉴定,并由元素分析结果计算各步反应的转化率,各步反应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都具有良好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3.
用密度泛函(DFT)方法(BLYP/3-21G~*)研究了C_(74)的稳定几何构型。用 ZINDO及ab initio GIS两种方法对C_(74)的电子光谱进行了计算,预测C_(74)在红 外区域有光谱吸收。计算了C_(74)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γ>为1.483 * 10~(-32) esu,它比C_(60)的<γ>(8.84 * 10~(-34) esu)要大得多。预测C_(74)亦将是 一种有很好应用前景的磁性材料。  相似文献   
104.
石墨烯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 它的特殊单原子层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有关石墨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 本文仅就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功能化方法以及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重点阐述石墨烯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化学电源、催化剂和药物载体以及气体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石墨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宋纯清  徐任生 《化学学报》1991,49(9):917-920
从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花粉中分到两个新苷, 命名为番红花新苷甲(1)和乙(2)。经理化性质和对它们的IR、UV、^1HNMR和MS数据的分析, 鉴定1为异鼠李素-4'-O-α-L-鼠李吡喃(1→2)β-D-葡萄吡喃糖苷, 2为β-对羟基苯基-乙醇-α-O-α-L-鼠李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苷。  相似文献   
106.
以互通多孔碳(IPC)为载体,水热条件下在碳表面原位反应生成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锰(MnO2),制备互通多孔碳/二氧化锰纳米(IPC/MnO2)复合电极材料.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生成的MnO2均匀地负载在碳的表面,形成多层次结构,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IPC表面负载的MnO2由纳米颗粒变为纳米片状结构;MnO2纳米片具有典型的K-Birnessite 型晶体结构;复合物中MnO2的含量约为34%(w). 在100 ℃制备的IPC/MnO2复合材料在三电极系统中最高比电容达到了411 F·g-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比容量先增长后基本保持不变. 以IPC/MnO2为正极,活性炭(AC)为负极,1 mol·L-1 Na2SO4溶液为电解液组装成IPC/MnO2//AC 混合超级电容器,发现IPC/MnO2电极的电容器其电位窗口从1 V扩展到1.8 V,容量可达86F·g-1,且表现出良好的电容特性和大电流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了一种测定安乃近新法。由于安乃近没有电活性,故将安乃近和盐酸在100℃共热后生成电活性产物,用玻碳电极在0.1mol/LNaOH中得一良好的阳极氧化伏安峰,Ep+0.35V(vs·Ag/AgCl)左右,峰电流与安乃近浓度在0.1~100mg/L之间呈线性关系,分析了制剂安乃近的含量,实验证实电极反应属于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08.
碳氟链与碳氢链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辛酸及其钠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S型或LS型,指示固液界面吸附过程中有表面疏水缔合物生成.碳氟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显著高于碳氢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加电解质于液相使各体系吸附量上升.对于碳氟表面活性剂,甚至引起吸附等温线类型变化.例如,不加电解质时全氟辛酸在R972上的吸附等温线为S型,而加入HCl(c=0.05mol·dm-3)使吸附等混线变成LS型.全氟辛酸比全氟辛酸钠在R972上的吸附更强.几种表面活性剂在R972上的吸附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应用两阶段吸附模型及通用吸附等温线公式可以很好地解释所得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9.
总结了近十年来超支化聚有机硅(碳/氧)烷的研究进展,其中着重综述了硅氢加成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脱氢反应在制备超支化聚硅(碳/氧)烷的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反应过程及产物物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余正坤  王世华 《有机化学》1993,13(6):579-589
本文述评了最近几年来钯催化的有机锡化合物与有机亲电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用于碳-碳键形成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讨论了直接交叉偶联反应,CO或烯键插入的交叉偶联反应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