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79篇
化学   456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27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将巨菌草低温预碳化处理,得到粉末炭质材料(JPC),再用不同比例的KOH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活化处理,得到了以微孔和介孔分布为主的无定形炭材料(JPCK1).所合成的炭材料JPCK1-900-4X的比表面积高达3368 m2/g,具有较大的孔隙体积和0.95%(原子分数)的氮含量.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JPCK1-900-4X在超级电容器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储能潜力;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其比电容为311.7 F/g,电流密度提高到10 A/g时比电容为230 F/g;在电流密度为10 A/g时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电容保持率为97.5%;在两电极体系下,当功率密度为250 W/kg时,其能量密度可达17.7 W·h/kg.  相似文献   
52.
王辉  张慧  王爱琴  张涛 《催化学报》2010,31(9):1172-1176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炭源, F127 (EO106PO70EO106) 为结构导向剂, 在酸性水/乙醇溶液中引入 (NH4)6Mo7O24•4H2O 或 (NH4)2WO4 溶液, 经静置自组装形成凝胶, 再于 N2 中焙烧即合成出金属碳化物修饰的有序介孔炭材料. 结果表明, 金属离子的种类和用量对碳化物的分散度和介孔炭的有序度影响很大. 通过控制金属离子的用量可制备出粒径为 3~5 nm 且高度分散在介孔炭骨架中的碳化物粒子. 与分步浸渍法相比, 一步法制备的碳化物具有更高的分散度和催化肼分解活性.  相似文献   
53.
以壳聚糖为原料在 600、700、800和900℃直接炭化制备多孔炭 C-600,C-700, C-800 和C-900,其BET比表面积分别为278、461、515和625 m2·g-1.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表征了其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 由 C-800 制备电极的循环伏安图形更接近矩形, 在恒电流充放电实验中阴极和阳极过程基本对称, 说明该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在 50 mA·g-1 的电流密度下,C-600、C-700、C-800和C-900的电容分别为96、120、154 和 28 F·g-1.由 C-800 制备电极的循环充放电稳定性好, 电流密度为1 A·g-1循环1000次后电容损失小于2%,说明壳聚糖制备多孔碳具有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潜在价值. 同时还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电解液对C-800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发现在KOH浓度为 30%时的电容最大.依据实验结果,对多孔炭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4.
炭载体改性对炭载Pd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硝酸和氨水改性处理对活性炭表面基团、炭载Pd纳米粒子的形态及其对甲酸氧化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Boehm滴定结果表明,硝酸和氨水处理分别增加了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的含量.透射电镜(TEM)及电化学测试显示,活性炭经硝酸处理后,表面负载的Pd粒子粒径降低,催化剂对甲酸氧化活性和稳定性提高.进一步用氨水处理后,Pd粒子的粒径没有明显变化,但催化剂中Pd0的含量增加,催化剂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5.
顾凌云  徐升华  孙祉伟 《物理学报》2011,60(12):126402-126402
在对胶体晶体的研究中,带电粒子胶体晶体的形成机理比硬球胶体晶体更加复杂,对其形成条件目前还缺少有效的判断依据. 有效硬球模型判据提出以有效直径作为判断参数. 为了验证该判据的有效性,利用布朗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有效直径下带电粒子胶体晶体的特性. 为了更加定量地研究单因素对带电胶体晶体形成的影响,取有效直径为2.8至0.8,并对一定的有效直径,研究了粒子几何直径和排斥力不同情况下的结晶行为. 在布朗动力学模拟过程中,采用径向分布函数和键序参数方法检测体系的结构变化,并分析所形成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在判断带电粒子胶体体系能否形成有序结构方面,有效硬球模型判据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并不能将有效直径作为唯一的判别参数,而是需要综合其他参数的影响,这显示出该判据的片面性. 关键词: 布朗动力学模拟 带电胶体晶体 有效硬球模型  相似文献   
56.
A thermal control system (TCS) based on the resistance heating method is designed for the High Energy Detector (HED) on the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 (HXMT). The ground-based experiments of the active thermal control for the HED with the TCS are performed i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5 to 20 ℃ by utilizing the pulse width to monitor the interior temperature of a NaI(Tl) crysta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I(Tl) crystal's interior temperature is from 17.4 to 21.7 ℃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MT shell is controlled within (20±3) ℃ with the TCS in the interesting temperature range, and the energy resolution of the HED is maintained at 16.2% @ 122 keV, only a little worse than that of 16.0% obtained at 20 ℃. The averag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TCS for the HED with a low-emissivity shell is about 4.3 W,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吸附镉的性能及机制影响,以水稻秸秆为生物炭原料(BC),制备了300℃,500℃和700℃3种不同热解温度的生物炭(BC300、BC500和BC700)。通过灰分测定、元素分析、BET、FT-IR和XRD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BC500、BC300相比,BC70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BC700具有更高的Cd2+去除能力。BC700对Cd2+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平衡吸附量为20.3 mg·g-1。生物炭对Cd2+的主要吸附途径是离子交换作用(Qi)和沉淀作用(Qp),其中,离子交换作用是低温热解制备生物炭的主要吸附途径,沉淀作用在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吸附Cd2+过程中所占比例最高。这项研究表明,热解温度不仅影响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能力,也影响了生物炭吸附Cd2+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58.
《燃料化学学报》2001,29(5):422-425
考察了添加在镍基催化剂中的碱土金属助剂对甲烷与空气制合成气的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用TPO、TPR、CO  相似文献   
59.
综述了人工合成超硬材料技术的发展,报导了用炸药爆炸及冲击波高压合成金刚石及纤锌矿型氮化硼两种硬材料的技术与结果,并简介了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0.
硬弹簧Duffing方程的全局分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Melnikov方法讨论硬弹簧系统在周期外激励与参数激励作用下的全局分叉,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