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2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24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52篇 |
晶体学 | 15篇 |
力学 | 1篇 |
综合类 | 20篇 |
物理学 | 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通过实验研究了浓度对硫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大于等于12 mol·L-1(72%)的硫酸具有明显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和能使铁、铝钝化。浓硫酸与常见指示剂作用颜色变化有各自的变色特点,和常见酸与指示剂作用的颜色变化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酒石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的钴掺杂的铁酸铋催化剂(BiFe_(1-x)Co_xO_3,x=5%-20%,x为Co/CoFe物质的量比),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磁强振动计(VS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自制鼓泡反应器内,利用钴掺杂铁酸铋活化过一硫酸氢钾(PMS),开展了模拟烟气中单质汞脱除实验,获得反应的最佳条件。当钴掺杂量为10%,催化剂用量为0.5 g/L,PMS浓度为3.9 mmol/L,溶液初始pH值为8,反应温度70℃时,反应100 min内Hg~0的平均脱除效率达89.36%。以乙醇和叔丁醇为淬灭剂,证明了·OH和SO~(·-)_4为Hg~0催化氧化的活性物种,且SO~(·-)_4起主要作用,并结合XPS分析结果推测了脱汞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TG—DTA和DSC手段研究了Ce(SO_4)_2·4H_2O的热分解行为。由TG—DTA曲线经Freeman法求出了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及反应级数,由DSC曲线测定了分解反应的脱水焓及分解焓值。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及磁矩测量等方法表征了分解产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2-二(4-甲氧基苯基)-1,1-二氯乙烯(简称DMDE)与H_2SO_4显色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证实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其显色产物与亲电加成反应的中间体有关;并利用该反应建立了甲氧基氯原药和乳油中DMDE含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实验表明:DMDE在0~27.5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56×10~4L·mol~(-1)·cm~(-1)。应用该法对甲氧基氯原药和乳油进行了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17.
SO2-4/ZrO2的相结构和超强酸性及其对丁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沉淀、回流和掺杂等方法制备了ZrO2呈四方相及单斜相的SO2-4/ZrO2(SZ),并用XRD,TEM,低温N2-BET和吡啶吸附IR等技术定量地测定和探讨了SZ的结构特征和表面超强酸性及其对丁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ZrO2呈单斜相结构的SZ表面Brnsted(B)酸与Lewis(L)酸的浓度比[B]/[L]较ZrO2以四方相为主的SZ高约40%,但其对丁烷异构化反应的比催化活性则较后者低约31%;由掺Mg2+所制备的ZrO2呈四方相的SMZ具有与ZrO2呈纯单斜相的SZ非常接近的[B]/[L]比,且表现出比未掺Mg2+的ZrO2以四方相为主的SZ更高的比催化活性. 从催化剂晶相结构对表面B酸浓度及强度影响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建立一种酸碱电位滴定法直接测定硫酸铵中氮含量的方法。样品溶解后,可直接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度,分别使用硫酸铵高纯试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对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并对标定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基本无差异。同时,通过适量硫酸的加入避免了样品中游离硫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绿色环保、易于控制,非常适合于硫酸铵中氮含量的检测。将本方法与蒸馏后滴定法(仲裁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本方法测得氮含量的加标回收率为99.9 %-100.3 %,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03 %-0.05 %。分别使用实验方法和蒸馏后滴定法测定不同样品的氮含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亚硝酰硫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IC)测定亚硝酰硫酸含量的分析方法。考察了亚硝酰硫酸选择性水解生成硝酸和硫酸的条件。亚硝酰硫酸的最佳色谱分析条件为:电导检测器,pH3.5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作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45℃。在优化实验条件下,NO2-、NO3-和SO4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75~9.515、0.375~1.548、2.051~8.263 mmol.L-1,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样品中NO2-、NO3-和SO24-的加标回收率为99%~101%,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通过对各离子含量的测定,用氮平衡法计算出亚硝酰硫酸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均在0.1%以内。建立的方法与传统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分析亚硝酰硫酸相比,具有分析结果准确、简便快速、成本低的特点,已用于工厂中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