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11篇
化学   1485篇
晶体学   48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4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测定了陕西彬县大骨节病区、克山病存区,云南牟定单纯克山病区、陕西安康“高硒”大骨节病区及四川南部低硒无病区人血硒、维生素C及磷含量。结果表明,以低硒为中心的代谢紊乱是克山病、大骨节病区人群共同具有的基本生化特征,低硒仍是两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病区人群缺硒的同时伴有维生素C的缺乏或相对缺乏;大骨节病区人群低硒较克册病区人群更加明显,两病区儿童低硒较成人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2.
针对钙/镁基矿物吸附剂的主要组分CaO、CaCO3、MgO在500-800 ℃下对Se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并选取天然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研究其对Se的吸附效果,且对矿物煅烧所得CaO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组分中CaO的吸附效果最佳,800 ℃时单位质量CaO对Se的吸附量可达368 mg/g。CaCO3对Se的吸附在700 ℃时效果最佳且其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较好。镁基吸附剂仅在中温段对Se具有一定吸附效果。方解石对Se的吸附效果随温度变化趋势与CaCO3相似,因其较好的孔隙结构,吸附效果略优于CaCO3。煅烧方解石得到的F-sor对Se的吸附效果优于CaO和CaCO3煅烧得到的C-sor,这与其良好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与抗烧结能力有关,且F-sor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好。F-sor对Se的吸附量最高可达403 mg/g。  相似文献   
33.
Selenium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a reverse microemulsion system. Sodium selenosulfate was used as selenium sour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ydrochloric acid concentration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orphology of products. The crystalline selenium nanowires and amorphous selenium nanorods were obtained in given condition.  相似文献   
34.
赵华绒  赵新建  黄宪 《有机化学》2002,22(11):926-928
醋酸烯丙酯被Pd(PPh3)4-SmI2还原,并发生中间体π-烯丙基钯络合物的极性 反转,而后与芳基硒溴化物作用,生成烯丙基硒醚.  相似文献   
35.
烯丙位氧化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春  司伊康 《有机化学》2003,23(6):518-525
综述了近年来烯丙位氧化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过渡金属及其络合物、硒化 合物在烯丙位氧化中的应用,并简述了丁基锂方法、固相催化方法、生物氧化方法 和次氯酸钠氧化方法在烯丙位氧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在三氯甲烷致突变性试验中加入硒的影响。结果显示硒能减少Ames试验中三氯甲烷诱变的回变菌落数,能使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鳙鱼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微核率明显下降。并研究了硒在细胞免疫试验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硒能使正常鼠和荷瘤鼠的肺和脾的NK细胞活性提高,能促进其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还能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37.
焙烧富集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一种焙烧富集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Se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Se富集分离条件、考查了30多种元素在焙烧前后对测定Se的影响,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检出下限为0.01μg/g,线性范围为0.001~0.3μg/mL。样品中Se含量水平为0.036μg/g和0.089μg/g时的测量精度(RSD)分别为10%和5.8%。加标回收率为97~99%。采用本方法分析了26个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中痕量硒,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8.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 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以及分子力学(MM2)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手性分子N-[4-(1-芘基)]丁酰-D/L-苯丙氨酸(PDP和PLP, 总称PPs)与β-环糊精(β-CD)、 2-位硒桥联双β-CD(2-SeCD)和2-位碲桥联双β-CD(2-TeCD)的包结能力大小及这3个环糊精对PPs手性识别能力的差异和识别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PPs不能与单疏水空腔的β-CD形成很好的包结复合物, 与具有较长桥联链的2-TeCD结合能力最强. 2-TeCD与PDP和PLP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33×104和6.07×103 L/mol, 对PPs的手性识别比达到KD/KL=3.84, 高于2-SeCD(KD/KL=2.61). 用MM2模拟得出了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形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PPs的绝大部分位于双环糊精两个空腔之间, 但是在这两个复合物中, 苯环与芘环所成的二面角不同. 此外, 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氢键相互作用, 且2-TeCD强于2-SeCD.  相似文献   
39.
用硒与尿素化合,新生的由杂环有机硒所组成的Zs-93硒剂治疗移植性S180肉瘤,有显著的抑瘤作用(P<0.01),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以5μg/只小鼠为最适,抑瘤率达60.76%,治疗组小鼠的T细胞、SOD活性均有增强。  相似文献   
40.
据不同地貌、地质条件在30个县市按剖面、同步、随机取土壤样品372份.测定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作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土壤硒含量与消化系统癌呈负相关关系.作相对危险度、剂量-效应及多因素分析,认为此负相关关系并非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