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化学   1029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蒋红  金亿鑫  缪国庆  宋航  元光 《发光学报》2003,24(6):632-636
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InP衬底上成功地制备了GaxIn1-xAsyP1-y/InP交替生长的分布布喇格反射镜(DBR)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四元合金GaxIn1-xAsyP1-y和InP外延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低温光致发光(PL)光谱等测量手段对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InP衬底上生长的InP外延层和四元合金GaxIn1-xAsyP1-y外延层77K光致发光(PL)谱线半峰全宽(FWHM)分别为9.3meV和32meV,说明形成DBRs结构的交替层均具有良好的光学质量。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表明,四元合金GaxIn1-xAsyP1-y外延层与InP衬底之间的相对晶格失配仅为1×10-3。GaxIn1-xAsyP1-y/InP交替生长的DBR结构每层膜的光学厚度约为λ/4n(λ=1.55/μm)。根据多层膜增反原理计算得出当膜的周期数为23时,反射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62.
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温镍基合金中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基体改进剂,灰化,原子化温度和共存元素的干扰。采用钯作基体改进剂和匹配基体镍后,提高了灵敏度,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在波长197.2nm处,用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了高温镍基合金中。方法特征是为88pg,检出限为0.27μg.g^-1,相对标准偏差为3.1%-5.1%,回嵋率为85%-100%。  相似文献   
163.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土壤有害元素含量的估算,具有快速、准确,成本低的特点,可对干旱区绿洲土壤有害元素污染进行动态监测。基于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层土壤样品的采集,获取土壤光谱数据和有害元素含量。通过bior1.3,db4,gaus4和mexh这4种小波基函数对土壤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并将变换后光谱数据与有害元素进行相关分析,以筛选出的敏感小波系数为自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回归方法对有害元素含量进行高光谱反演。研究结果显示:(1)4种小波基函数在3~8尺度的光谱分解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尺度,特别是4~6尺度的连续小波变换有效提升了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有害元素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小波系数数量有了明显增多(p<0.01),在可见光的400~700 nm以及近红外的1 100~1 700和2 200~2 400 nm附近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通过比较4种小波基函数对光谱数据中有效信息的辨识能力,认为小波基函数bior1.3和mexh要优于db4和gaus4,其中bior1.3的光谱分解效果最好,gaus4相对最弱;通过bior1.3第5尺度的光谱变换,与土壤有害元素显著相关的波段数量最多,为507个(p<0.01);(3)比较4种建模方法的反演结果发现,SVMR,BPNN和RFR模型相较于PLSR模型具有更强的估测能力,模型的估测精度更高。综合分析各模型的稳定性及估测精度后,认为bior1.3-25-RFR模型可作为研究区土壤有害元素的最佳估测模型。该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2分别为0.893和0.639,RMSE为1.075和1.651 mg·kg-1,RPD分别为2.89和1.64,表明模型估测效果较好,稳定性较强。采用合适的小波基函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可减少土壤高光谱数据中的白噪声,挖掘出土壤光谱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对土壤有害元素含量的准确估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4.
为了禁止含、汞、铅物质应用到烟花爆竹药物中,建立ICP-AES方法,在烟花爆竹药物经乙醇、丙酮及硝酸处理后,选用As 189.042 nm、Hg 194.227 nm、Pb 220.353 nm分析线同时测定这3种元素的含量,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1.97%~2.71%,回收率为98.5%~101%.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检出限低、干扰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5.
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铅粉中痕量、锑的方法。试样用稀硝酸溶解,用5%抗坏血酸溶液作为(Ⅴ)、锑(Ⅴ)的预还原剂,5%的硫脲溶液作为其它元素的掩蔽剂,选用1%硼氢化钠溶液作为还原剂,氢化物反应在10%盐酸介质中进行。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锑的质量浓度在0~20 n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6,锑0.993 8,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40 ng/m L,锑0.75 ng/m L。、锑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96%,6.27%(n=6),铅粉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6%,锑79.3%。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铅粉中痕量、锑。  相似文献   
166.
建立了测定粗锌中含量的原子荧光光谱法。粗锌样品经硝酸溶液(1+1)低温溶解完全以后,在盐酸介质中,用抗坏血酸预还原,以硫脲掩蔽铜、铁、银等杂质元素,被硼氢化钾还原为氢化物,用氩气导入原子化器测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3.0%(n=11),加标回收率为98.4%~103.6%。与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对比,相对偏差为0.1%~2.4%。该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含量在0.005 0%~0.50%之间的粗锌中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对中药材中的6种的形态(三价(As(Ⅲ))、五价(As(Ⅴ))、二甲基酸(DMA)、甲基酸(MMA)、甜菜碱(AsB)和胆碱(AsC))进行了同时分析.采用1.2mol/,L HCl浸提,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  相似文献   
168.
Yang L  Hu Q  Guo W  Liu Y  Song X  Zhang P 《色谱》2011,29(5):394-398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阿散酸、亚酸根、酸根、胆碱、甜菜碱、一甲基和二甲基等7种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人工胃液作为提取液进行超声处理,再以碳酸铵溶液和水作为流动相,采用阴离子分析柱将样品提取液进行分离,最后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各形态在1~5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在0.999以上;在1、2、10 μg/kg 3个添加水平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平均回收率为84.3%~106.6%,相对标准偏差为1.4%~4.2%; 7种形态的定量限均为1 μg/kg。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前处理简单,适用于鸡肉和鸡肝中主要有机和无机残留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69.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低合金钢中的含量。样品经盐酸-硝酸混合酸消解,以盐酸(5+95)溶液为反应介质,15g·L~(-1)硼氢化钾-2g·L~(-1)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为还原剂,采用柠檬酸作为掩蔽剂。的质量浓度在60.0μg·L~(-1)以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023μg·L~(-1)。应用此法对标准钢样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合,可满足钢铁中微量(质量分数0.001%~0.04%)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0.
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啤酒中砷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LC-HG/AFS)联用技术测定了啤酒中的形态.优化了氢化物发生的实验条件,当以10%的盐酸为载流,3.5%的KBH4为还原剂,流量为500 mL/min的氩气作为载气时,取得了较好的信号强度;以20 mmol/LKH2PO4-K2 HPO4(pH=6.0,流速1 mL/min)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