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2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796篇
化学   3198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121篇
数学   380篇
物理学   137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8 毫秒
991.
PS-b-PEO-b-PS三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组窄分布的PS-b-PEO-b-PS三嵌段共聚物。用^1HNMR和TEM表征了它们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1HNMR结果表明,共聚物苯环上的质子峰出现在良溶剂(CHCl~3)中,而在选择性溶剂水中消失,证明上述三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水中可逆自组装成以PS为核、PEO为壳的胶束。通过TEM考察了胶束的形状及大小,发现体系胶束尺寸呈多分散、粒径大,对形成的原因也提出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2.
合成了铜(Ⅱ)与丙烯酸根和乙酰胺及铜(Ⅱ)与α-甲基丙烯酸根和乙酰胺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和变温磁化等研究,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A~4(C~2H~5NO)~2,其中A=CH~2=CHCOO^-,CH~2=C(CH~3)COO^-;C~2H~5NO=乙酰胺,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Cu~2(CH~2=CHCOO)~4(C~2H~5NO)~2(1)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群;晶胞参数:a=1.5333(5)nm,b=1.0044(3)nm,c=1.6184(7)nm,β=115.28(3)°;Z=4;最终偏离因子R=0.0701。Cu~2[CH~2=C(CH~3)COO]~4(C~2H~5NO)~2(2)晶体属三斜晶系,P1群;晶胞参数:a=0.93327(11)nm,b=1.12484(11)nm,c=1.3740(6)nm,α=94.90(2)°,β=108.409(14)°,γ=110.556(5)°;Z=2;最终偏离因子R=0.0351。配合物中Cu(Ⅱ)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两个Cu(Ⅱ)由四个α,β-不饱和酸根桥联,在Cu(Ⅱ)的端位各有一个乙酰胺分子以O原子配位。Cu(Ⅱ)-Cu(Ⅱ)间具有一对称中心。配合物1中Cu(Ⅱ)-Cu(Ⅱ)间距离为0.26302(13)nm,配合物2中Cu(Ⅱ)-Cu(Ⅱ)间距离为0.26383(4)nm。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两种配合物中Cu(Ⅱ)-Cu(Ⅱ)间具有强烈的反铁磁性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张静  孙润广  齐浩  王永昌 《化学学报》2000,58(6):704-712
用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6种脂肪酸胺(氨)铂配合物的结构和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选用人黑色素瘤(LiBr)、白血病细胞K~5~6~2和肝癌(7721)作为体外模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磁场对肿瘤细胞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用MTT法对合成的几种脂肪酸胺(氨)铂配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抗癌活性与浓度梯度、胺(氨)配体、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密切相关。磁场对药物与癌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与磁场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4.
水杨酸或阿司匹林二茂钛(Ⅳ)配合物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正志  谢晓梅 《化学学报》2000,58(7):862-865
在无水苯中以二氯二环戊二烯基钛与乙酰水杨酸钠或水杨酸钠合成出二环戊二烯基二阿司匹林钛(Ⅳ)或二环戊二烯基二水杨酸钛(Ⅳ)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XPS等研究了它们的化学组成与结构,证实配合物的组成式为cp~2Ti(Asp)~2和cp~2Ti(Sal)~2(cp=η^5-C~5H~5,Asp=阿司匹林酸根,Sal=水杨酸根),Asp及Sal均以羧基氧原子以单齿形式与Ti(Ⅳ)配位。通过测定cp~2Ti(Asp)~2,cp~2Ti(Sal)~2,cp~2TiCl~2,阿司匹林(HAsp),水杨酸(HSal),Ti(OH)~2·(Asp)~2及Ti(OH)~2(Sal)~2等七种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发现金属Ti(Ⅳ)只有与茂基及Asp或Sal形成混合配体金属有机配合物时,对上述两种自由基的清除才能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高子伟 《化学学报》2000,58(3):343-346
用二氯二茂钛-乙酰丙酮的水溶液与取代水杨酸钠在不同pH条件下合成了两种类型的配合物。所有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通过Hammett方程,描述了取代基效应与二茂钛水杨酸类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Hammettσ值对反应有较大影响,取代基的σ值越大,越有利于合成产物由A型向B型配合物过渡;产物的颜色、分解温度、IR及^1HNMR亦与取代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铜与苯并-1,3-噻唑-2-硫酮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与 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建胜  马美华  沈理明  郁开北 《化学学报》2000,58(10):1270-1274
在苯并-1,3-噻唑-2-硫酮(Hbztzt,HL)和三苯膦(PPh~3)的乙腈溶液中,用牺牲铜阳极的电化学方法一步合成了Cu(Ⅰ)的相应配合物,电化学效率(E~f)、元素分析和IR光谱表明:产物为同时含有硫醇阴离子(L)和中性硫酮(HL)两种配体及三苯膦的多元混合配体配合物[Cu(L)(HL)(PPh~3)]。配合物在CS~2中重结晶得淡黄色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其结构为[Cu(L)(HL)(PPh~3)~2]·CS~2。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0159(2)nm,b=1.4200(2)nm,c=1.8072(3)nm,α=78.12(1)°,β=86.56(1)°,γ=67.65(1)°,Z=2,V=2.3929(6)nm^3,D~c=1.41g·cm^-^3,R=0.0348,R~w=0.0316。Cu原子以变形四面体与两个PPh~3的两个P原子、被氢键(N-H…N)平均化的硫醇阴离子(L)和中性硫酮分子(HL)上的两个环外S原子配位(两个Cu-S键的键长为0.2372nm和0.2410nm)。  相似文献   
997.
合成了铜(Ⅱ)与丙烯酸根和乙酰胺及铜(Ⅱ)与α-甲基丙烯酸根和乙酰胺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和变温磁化等研究,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A~4(C~2H~5NO)~2,其中A=CH~2=CHCOO^-,CH~2=C(CH~3)COO^-;C~2H~5NO=乙酰胺,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Cu~2(CH~2=CHCOO)~4(C~2H~5NO)~2(1)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群;晶胞参数:a=1.5333(5)nm,b=1.0044(3)nm,c=1.6184(7)nm,β=115.28(3)°;Z=4;最终偏离因子R=0.0701。Cu~2[CH~2=C(CH~3)COO]~4(C~2H~5NO)~2(2)晶体属三斜晶系,P1群;晶胞参数:a=0.93327(11)nm,b=1.12484(11)nm,c=1.3740(6)nm,α=94.90(2)°,β=108.409(14)°,γ=110.556(5)°;Z=2;最终偏离因子R=0.0351。配合物中Cu(Ⅱ)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两个Cu(Ⅱ)由四个α,β-不饱和酸根桥联,在Cu(Ⅱ)的端位各有一个乙酰胺分子以O原子配位。Cu(Ⅱ)-Cu(Ⅱ)间具有一对称中心。配合物1中Cu(Ⅱ)-Cu(Ⅱ)间距离为0.26302(13)nm,配合物2中Cu(Ⅱ)-Cu(Ⅱ)间距离为0.26383(4)nm。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两种配合物中Cu(Ⅱ)-Cu(Ⅱ)间具有强烈的反铁磁性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首次利用5-磺基水杨酸作为催化剂合成了9种二茂钛衍生物,经元素分析,UV-vis,IR及^1HNMR等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电子吸收光谱对取代水杨酸参与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发现,5-磺基水杨酸水溶液也可用于二氯二茂钛的分离,并且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999.
键参数拓扑指数与常用元素的标准电极电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宪  陈丽琴 《应用化学》2000,17(1):39-0
采用元素键参数拓扑指数关联了第一、二和七主族元素的标准电极电位;采用无机化合物键参数拓扑指数关联了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和标准电极电位,结果显示,键参数拓扑指数与元素的标准电极电位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0.
褐钇铌矿族矿物的可见光光致发光谱和吸收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讨论了白云鄂博变生态和退火晶态褐钇铌矿族矿物在 4 88 0和 51 4 5nm激光激发下的光致发光谱。分析表明 ,该族矿物的发光中心是Er3 和Eu3 ,其中褐钇铌矿的发光主要由Er3 产生 ,而Eu3 和Er3 的共同发光构成褐铈铌矿的发光谱。可见光吸收谱显示 ,Nd3 可能是该族矿物光致发光的重要敏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