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化学   385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变温红外光谱研究多嵌段聚氨脂脲的微相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由聚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3.5-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组成的多嵌段聚氨酯脲(SPUU)的微相分离行为的影响.从室温逐步升温到310℃的过程中,氨基甲酸酯键(UT)之间形成的氢键大量解离,而脲键(UA)之间形成的、具有平面状双分叉结构的氢键在130~200℃范围却大量生成;从310℃缓慢冷却到室温后,部分游离的UT重新形成氢键,而硬段之间形成的UA氢键的含量又有所增加.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SPUU的微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TEM)法,系统地研究了具有不同组成,不同分子量和不同形态结构的聚(苯乙烯-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并由TEM照片直接测量具有栓状,层状和有规双连续双金钢石(OBDD)结构的PS-PI二嵌共聚物的微区尺寸,讨论了其与分子量的关系。实验证明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有规结构的微区尺寸大小与分子量呈2/3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粒径在微米级、粒度分布窄的高分子微球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这样规格的微球正是在一般的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的合成范围之外,而采用二步聚合法和种子聚合法则不是需要使用特殊的反应装置,就是合成步聚十分繁复,因此至今对于这样规格高分子微球的报道不多。  相似文献   
14.
我们曾报道过含吗啉基丙烯酰类单体在过氧化物或芳酮存在下的热聚合及光聚合,以及做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组分引发烯类单体聚合的研究。利用这类单体与过硫酸盐所构成的引发体系可以获得分子量达千万的聚丙烯酰胺。实验中还发现某些含吗啉基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水溶液及其水凝胶具有温度敏感性。本文合成了以下四种含吗啉基丙烯酸酯类单体:  相似文献   
15.
时间分辨激光光散射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选设计,装配了一套时间分辨的激光光散射测量系统,该系统摄像机,录像机,计算机和自编的软件实现了一体化的数据采集,显示和分析过程,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球晶的光散射和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诱导的相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 分散液晶体系的相分离结构对温度依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温度下采用紫外光引发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合物分散液晶样品.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研究了样品的相分离结构.采用对样品施加电压观察其微结构轮廓,或测量液晶微粒相变点的简单方法研究了聚合温度对相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液晶微粒的平均尺寸趋于减小,而且形成的液晶微粒也逐渐变纯.作者给出了这些测试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溶剂在丁腈基聚氨酯中的溶解和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石英弹簧法和示差扫描量热法 (DSC)、红外分光光度计 (FTIR)研究了苯、乙醇、丙酮、醋酸乙酯和1,2 二氯乙烷五种溶剂在端羟基聚丁二烯 丙烯腈共聚物为软段的聚氨酯中的溶解和扩散行为 .结果表明所有溶剂在丁腈聚氨酯中的扩散均为非费克扩散 ,且随着溶剂蒸汽压增大偏离费克扩散的程度增大 .相同相对蒸汽压下 1,2 二氯乙烷和醋酸乙酯偏离费克 (Fickian)扩散的程度较大 ,而乙醇、丙酮和苯则较小 ,这主要与它们和丁腈软段溶解度参数的极性分量和氢键分量有关 .1,2 二氯乙烷和苯在HTBN PU中的溶解度较高 ,而乙醇 ,醋酸乙酯和丙酮较低 ,主要与它们和丁腈软段溶解度参数的色散分量有关 .所有溶剂均表现出近似Flory Huggins型等温吸收曲线 .红外表明吸收溶剂后 ,氨基甲酸酯基团的氢键化程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和溶剂与之形成氢键的能力大小有关 .力学性能表明非极性溶剂苯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而乙醇 ,醋酸乙酯和丙酮由于可与氨酯基团形成氢键 ,对原HTBN PU中氨酯键氢键的破坏大 ,力学性能下降大  相似文献   
18.
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诱导相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液体橡胶ZR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诱导相分离过程,分别通过时间分辨的激光光散射、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两相结构的发展,并用DSC跟踪该体系的固化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经历了不稳相分离过程(spindodal decomposition),固化动力学过程与相分离过程有强烈的依赖性,固化速度越快,橡胶相尺寸越大;并且当环氧固化反应转化率达80%时,橡胶相结构基本得以固定,最终得到双连续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激光光散射和光学显微镜方法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系不稳相分离过程最大散射强度I_m(t,T)和相应波矢q_m(t,T)随时间变化规律及相区的逾渗结构.实验结果表明:I_m(T,t)和q_m(t,T)与时间t满足简单的标度关系I_m(t,T)~t~β,q_m(t,T)~t~(-α),且标度关系β=3α成立.揭示了相态结构的分维特征.给出了计算相态结构分维数的简便方法,其分维数D值约为1.64±0.03.与逾渗模型给出的D值接近.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动力学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Cahn理论可很好地描述相分离初期过程,de Gennes的蛇行理论可较好地描述相分离初期大分子扩散。在相分离后期,人们已经发现动力学参量的标度行为,但实验结果不一,标度成因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醋酸乙烯酯(PVAc)共混体系相分离后期过程。分析了结构函数的标度行为,初步讨论了相凝聚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