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559篇
化学   1846篇
晶体学   76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69篇
数学   57篇
物理学   120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十员环异喹啉生物碱在植物中广为存在,是一类具有药物学意义的生物碱.一些研究表明,这类生物碱分子的十员环内氮原子和14-(或13-)位羰基碳原子之间有一种类酰胺的相互作用,具有成环的趋向;但对成环的条件及成环后的稳定性均未最终证明.我们对这类生物碱中的原阿片碱(protopine,1)及其盐酸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通过 UV、IR、1~(13)CNMR 以及 X 衍射分析,证明1成盐后这种跨环相互作用已使氮原子和14-C 原子间形成稳定的单键,致使十员环变成两个六员环,整个分子变成了氢化原小蘖碱类生物碱基本骨架;当生物碱盐转为游离碱时,分子骨架又变回原来的构型.这种作用推测对十员环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雷声  张晶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1):1657-1661
采用表面张力测定法和核磁共振谱等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水溶性室温离子液体[BMim]BF4/水混合溶剂中的表面性质及聚集行为, 发现极少量[BMim]BF4的介入就可以显著降低SDS的临界胶束浓度, 提高体系的表面活性; 且[BMim]BF4在混合溶剂中所占的摩尔分数(x1)在一定范围内(0相似文献   
83.
一种液晶环氧树脂固化中扩散控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扩散控制反应的基本原理 ,建立了合适的反应模型 ,描述了 4 ,4′ 二 ( 2 ,3 环氧丙氧基 )偶氮苯(DGEAP) / 4,4′ 二氨基二苯甲烷 (DDM)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 .该模型认为 ,随着环氧基团反应程度的提高 ,基团的反应半径将受到影响 .当体系中出现了介晶基元的有序排列时 ,与之相连的反应基团的分布也受到影响 ,有序区内的局部浓度将变大 ,产生假浓度效应 ,并最终影响扩散控制反应动力学 .通过与普通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的比较 ,证实了这一效应 .  相似文献   
84.
盐酸拓扑替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拓扑替康(topotecan hydrochloride, 简记为THC)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s, HSA)的相互结合反应. 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常数. 盐酸拓扑替康在人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3.63 nm. 分子模型研究表明, 盐酸拓扑替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亚结构域IIA结合, 二者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 此外, 蛋白质的丙氨酸(Ala-291)残基和天冬氨酸(Asp-256)残基与盐酸拓扑替康之间还存在氢键作用力.  相似文献   
85.
使用Visual Basic和QBasic程序,分别在Excel和DOS上,在不做任何化简的情况下,对塔板理论描述的柱内和柱外组分浓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符合线性分配的样品组分在色谱柱内存在3种不同的浓度分布形态,在色谱柱外则都是拖尾峰形态。分析了不同分配比对柱内和柱外浓度分布曲线最高点和次高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铁(Ⅲ)-柠檬酸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李定(中南工业大学子弟中学长沙410083)关键词铁(Ⅲ)-柠檬酸水溶液,离子平衡,浓度-pH图铁(Ⅲ)和柠檬酸是许多食品和饮料的重要成分,也是血液中的成分之一。据报道 ̄[1],在血浆中含有大约0.1mol·dm ̄(...  相似文献   
87.
盐酸多西环素为重要的人兽两用药,其生产过程中的脱氯和不对称氢化反应对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以11α-氯代甲烯土霉素为起始原料,自制钯炭为催化剂,经脱氯、氢化和转盐3步反应合成了盐酸多西环素,总收率达58.4%,其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88.
吸附伏安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的氧化-还原指示剂中性红为探针,用吸附伏安法测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存在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微量中性红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峰电流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曲线在临界胶束浓度处有一拐点。  相似文献   
89.
用失重法研究了N-甲基-2-巯基咪唑(MMI)在5%盐酸中对铜的酸洗缓蚀性能.探讨了温度和MMI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从中得出了MMI在铜表面的吸附等温式,计算了吸附热及MMI的加入对铜在盐酸中腐蚀反应活化能的影响,进而探讨了MMI对铜缓蚀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 30 ℃下,在5%盐酸中,当MMI的浓度在3 mmol•L-1和8 mmol•L-1之间时,缓蚀率随MMI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浓度达到8 mmol•L-1时,缓蚀率趋于定值,而当浓度小于3 mmol•L-1时, MMI的加入会加速铜的腐蚀;吸附在铜表面的MMI分子间的作用力整体表现为引力; MMI在铜表面的吸附是吸热反应; MMI的加入降低了铜的腐蚀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90.
盐酸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铝表面上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失重法研究了盐酸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DSAS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AS)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铝表面上的吸附作用,提出这种吸附作用与铝的失重量有关,且符合Lang-muir方程,计算出吸附热,吸附熵和吸附自由能等热力学参数。认为这种吸附主要靠静电作用,根据接触角的变化讨论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在铝表面上的吸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