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3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151篇 |
晶体学 | 4篇 |
力学 | 1篇 |
综合类 | 24篇 |
数学 | 3篇 |
物理学 | 1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82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利用邻苯二胺作为功能单体,盐酸强力霉素为模板分子,用电聚合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制备出对盐酸强力霉素可进行特异识别的分子印迹膜,利用门控制原理对盐酸强力霉素进行测定。表征了分子印迹膜的性能、印迹效应;试验了测定条件;该传感器对盐酸强力霉素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盐酸强力霉素的浓度在2.0×10-9~1.0×10-7mol/L范围内与响应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8.7×10-10mol/L,低于现有分析方法。该传感器可用于鱼肉样品中盐酸强力霉素的检测,回收率在96.6%~103.1%。 相似文献
42.
43.
提出了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缓冲溶液中盐酸胍与氯离子含量。以Acclaim Trinity P1色谱柱(3.0mm×100mm,3μm)为分离柱,乙腈和0.020mol.L-1乙酸铵溶液按30比70混合(用乙酸调节pH至5.0)为流动相进行淋洗,用电雾式检测器检测,雾化器温度25℃,采样频率5Hz。盐酸胍和氯离子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均在0.20~5.00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分别为0.005,0.001g.L-1。采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盐酸胍和氯离子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0%和92.5%,相对标准偏差(n=7)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44.
45.
本研究以卡那霉素作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盐酸地匹福林对映体进行手性拆分,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卡那霉素的浓度、缓冲溶液pH值、柱温及有机添加剂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优化分离条件为:卡那霉素浓度0.6%;有机添加剂5%:乙腈-甲醇混合物(体积比9∶1);20mmol/L pH=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进样:25psi×2s;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62nm;柱温25℃。在此优化分离条件下,盐酸地匹福林实现基线分离。该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盐酸地匹福林对映体的分离。 相似文献
46.
氢氧化铝共沉淀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富镓渣中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鸿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6)
稀有金属镓是生产半导体元件的重要材料,原料90%以上来自有色金属富镓渣。镓的分析方法除了经典的罗丹明B光度法外,还可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镓灵敏度不高,样品预处理通常采用萃取-反萃取分离富集镓。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镓,虽然方法简单,但预处理操作流程长,萃取剂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健康。近年也见有机沉淀分离富集镓的报道。方法 相似文献
47.
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DNA热变性法以及黏度法研究了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S-异丙甲草胺使ctDNA在200 nm处的吸收峰发生明显改变, 表现出红移和减色效应, 而对260 nm处的吸收峰产生影响较小, 排除了嵌插作用的可能; ctDNA对S-异丙甲草胺内源性荧光表现出很强的猝灭作用, 且随温度的升高, 其猝灭程度有所下降, 表明S-异丙甲草胺是以形成加合物的方式与ctDNA结合的, 并求得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 将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S-异丙甲草胺与ctDNA作用以及不同S-异丙甲草胺浓度下ctDNA的热变性温度和黏度变化的研究结果与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相结合, 可以判断S-异丙甲草胺是以沟槽作用的方式与ctDNA结合的. 相似文献
48.
建立了同时检测红细胞混悬液中沙丁胺醇(SA)与普萘洛尔(PR)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红细胞膜2β受体-配体结合实验研究。药物与红细胞悬液保温反应1 h后,以1 500 r/min离心5 min,将试样中游离SA和PR与含大分子的受体-药物复合物的红细胞分离,以Hypersil C18柱为分析柱,1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pH 5.1)-甲醇(体积比17∶83)为流动相;于激发波长284 nm,发射波长323nm处检测。SA在4.0~48.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9;PR在2.0~1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SA与PR的RSD分别为0.85%、0.79%;检出限分别为0.18、0.30μg/L。测定结果表明,SA的非特异结合和特异结合量均随着SA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该方法可以用于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