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458篇
化学   1199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57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容性放电模式(E-mode)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ICPCVD),以硅烷( SiH4)和氢气(H2)作为气源,通过改变沉积气压来制备氢化非晶硅薄膜(a-Si:H).采用少子寿命测试仪(Sinton WCT-120)研究薄膜在n型单晶硅片表面的钝化效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一步表征薄膜的氢含量、微结构因子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气压偏低或者偏高都会影响薄膜质量,生成多孔隙的薄膜,从而影响薄膜的钝化性能.最优沉积气压为65 Pa,并进一步优化少子寿命到445 μs,复合速度减小到48 cm/s,隐开路电压接近700 mV.  相似文献   
992.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拓扑替康(Topotecan hydrochloride,简记为THC)与盐酸依利替康(Irinotecan hydrochloride,简记为IHC)两种喜树碱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s,BSA)的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喜树碱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在溶液中二者以物质的量比11牢固结合,25℃时其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0分别为K0,THC=7.73×105 L·mol-1,K0,IHC=4.73×105 L·mol-1.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喜树碱类药物)间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rTHC=3.75nm,rIHC=3.08 nm,ETHC=0.26,EIHC=0.51.并研究了五种离子对喜树碱类药物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推测了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荧光法研究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Tris缓冲溶液(pH7.0)体系中,用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水溶液中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奥沙利铂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345nm)产生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奥沙利铂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证明其为静态猝灭机制,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298、308K时结合常数KA(分别为4.22×104、3.95×104L.mol-1)和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2、1.01),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其作用力以静电作用为主;运用F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r(5.67nm);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奥沙利铂对牛血清白蛋白构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u(Ⅱ)和Cd(Ⅱ)在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点,并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二者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竞争。研究结果表明:Cu(Ⅱ)和Cd(Ⅱ)对血清白蛋白的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均具有荧光猝灭作用,Cu(Ⅱ)的猝灭程度远远强于Cd(Ⅱ)。Cu(Ⅱ)只与214位色氨酸残基发生作用,而Cd(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214位和135位色氨酸残基均发生作用。Cu(Ⅱ)与Cd(Ⅱ)同时存在时Cu(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利用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洛美沙星(LMX)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洛美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 其猝灭类型主要为静态猝灭. 在不同温度下求得了洛美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 发现随反应温度上升K值下降. 由热力学参数确定了洛美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主要为色散力. 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洛美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又根据Fōrster理论, 测得了洛美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 相互结合距离. 进一步证明了该反应是单一静态猝灭过程, 阐述了其猝灭机理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相似文献   
996.
荧光猝灭法研究胆红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胆红素(BR)和牛血清白蛋白(BSA) 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胆红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两者形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发生了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位点数n,结合常数KA,以及对应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根据Fo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胆红素和BSA间的结合距离r.此外,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分析了胆红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共振散射猝灭法测定氯酚类环境雌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pH 2.6的tris-HCl缓冲介质中,氯酚类环境雌激素(CPs-EEs)使木质素桃红(Lignin pink LP)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作用产生的共振光散射(RLS)峰迅速降低.且RLS猝灭程度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CPs-EEs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CPs-EEs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033~2.50 μg/mL,检出限为31.1 ng/mL,联用固相萃取分离技术用于实际水样中CPs-EEs(以PCP计算)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4%,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1%~100.9%.  相似文献   
998.
为实现GaAs表面的钝化,以Na2S、(NH4)2S、CH3CSNH2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得出较为理想的湿法钝化液。通过光致发光(PL)谱研究了(NH4)2S 叔丁醇、CH3CSNH2 NH4OH、CH3CSNH2 叔丁醇三种不同含硫溶液钝化(100)GaAs表面后的发光特性。PL谱测试发现,(NH4)2S 叔丁醇饱和溶液处理过的(100)GaAs表面光致发光强度最强,PL谱的相对发光强度是未做钝化处理的10倍左右。因此得出(NH4)2S 叔丁醇饱和溶液是较为理想的(100)GaAs表面钝化液。  相似文献   
999.
牛血清白蛋白-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树枝状大分子PAMAM键合到毛细管电色谱柱中, 然后在其端基上键合配体牛血清白蛋白(BSA), 利用BSA-G3.0-PAMAM键合柱成功地分离了D,L-色氨酸.  相似文献   
1000.
长春新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克海  郑学仿  郭明  曹洪玉  唐乾  杨彦杰 《化学学报》2007,65(17):1887-1891
利用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长春新碱(VCR)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荧光猝灭测得在288, 298和308 K时, VCR与H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2.14×104, 1.73×104 和1.35×104 L•mol-1, 表明VCR与HSA间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属于静态猝灭. 计算出焓变(ΔH)为 -17.38 kJ•mol-1, 熵变(ΔS)为22.62 J•mol-1•K-1, 结合分子模型理论计算的结果, 表明VCR与HSA相互作用时在色氨酸(Trp) 214残基和VCR分子中吲哚基间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但在 VCR和HSA 分子间以静电引力为主. 圆二色光谱(CD)的数据表明相互作用后HSA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HSA的α-螺旋的含量从51.7%下降到32.9%, β-折叠的含量增加了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