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31篇
化学   7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721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39篇
物理学   1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波长蓝光LED对人体光生物节律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名视力正常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剂量作业法、生理参数法和疲劳评价法研究了人体在峰值波长分别为468,457,453 nm的蓝光LED照明下的光生物节律效应。结果表明:在剂量作业法中,蓝光LED对错误率、工作速度和脑力工作指数的影响均为453 nm<457 nm<468 nm;在生理参数法中,468 nm蓝光LED对脉搏的变化影响最大,对收缩/舒张压的影响不明显;在疲劳评价法中,蓝光LED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为453 nm<457 nm<468 nm。综上所述,在3种峰值波长蓝光中,468 nm的蓝光对人体光生物节律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强激光冲击铝合金改性处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吴边  王声波  郭大浩  吴鸿兴 《光学学报》2005,25(10):352-1356
利用新型聚偏1.1-二氟乙烯(PVDF)压电传感器,实现了对激光引发的冲击波压力的实时测量,得到激光引发的冲击波峰压在铝中成指数型的衰减规律;观测了不同约束层材料在铝靶表面产生的激光冲击波,研究了不同约束层对冲击效果的影响;最后用激光冲击强化装置对7050-T7451航空铝合金结构材料进行了冲击强化处理,对试件激光冲击区存在的残余压应力及位错密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经激光冲击处理的试件表面具有极高的残余压应力,可达-200MPa以上。激光冲击处理后铝合金的位错密度得到显著的提高,疲劳寿命提高到175%~428%。这些重要结果对激光冲击改性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面心立方结构多晶纯铜和纯铝在低周冲击疲劳载荷下循环形变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研究。疲劳过程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冲击疲劳载荷下,滑移和孪生是面心立方金属变形的主要方式。疲劳初期,纯铜试样表现还出现晶粒的弹性凹凸变形。孪晶和晶粒凹凸变形这类瞬态或快速形变机制的发生,是冲击疲劳不同于常规疲劳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冯鑫  何新霞 《应用声学》2016,24(1):33-33
海洋立管作为海洋油气开发的关键设备,在运行期间面临疲劳失效的风险,需要对立管进行疲劳试验。针对海洋立管共振弯曲疲劳试验法,提出基于 S7-300 PLC实现海洋立管共振弯曲疲劳试验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采用黄金分割法,寻找确定试件共振频率点;同时,为保障系统能够在该共振频率点稳定运行,采用S7-300 PLC作为核心控制器,结合参数自调节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完成疲劳试验装置中转速模糊PID控制器,实现对系统转速的精确控制,使得海洋立管疲劳试验装置控制系统在具有PLC控制灵活、可靠性高等特点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其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An experimental techniqu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acoustic nonnnearity parameter of materials with Rayleigh waves excited directly is presented. Rayleigh surface waves were directly generated in materials by the specific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fixed at the specimen's edge, and were measured with a laser interferometer system. After the Rayleigh wave signals were processed with FFT method, the relative acoustic nonlinearity parameter of materials was then determined from the absolute magnitudes of the fundamental and second harmonics of Rayleigh surface waves. This procedur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coustic non- linearity parameters of aluminum alloys 2024 and 6061. It is shown that the results comply well with those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this method can thus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acous- tic nonlinearity parameter of materials effectively. This technique can provide a practical way in the nondestruc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degradation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 the early fatigue life.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决光照变化对疲劳检测系统造成的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近红外环境下判断人眼状态的方法,即针对红外光补图像的人眼状态判断。方法:首先,利用Adaboost算法对人眼区域进行定位,在网格法标记人眼瞳孔部分的基础上,进行Retinex红外图像增强。接着,对二值化与边缘检测后的红外图像分别进行网格法闭合度计算,得到人眼闭合度。最后,根据闭合度计算结果设定双阈值并结合PERCLOS来判断眼睛状态。结果:在DM642硬件平台上进行疲劳检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眼状态识别率达到了90%以上,且平均每秒能处理21帧图片。结论:证明了该方法不仅能有效解决光照变化带来的问题,而且满足疲劳状态检测系统的快速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7.
冲击拉压疲劳试验机及试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介绍自行设计的冲击疲劳试验机及试验方法,对试验技术及误差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轴承钢在滚动接触疲劳(RCF)中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亚表面白蚀区(WEA)的形成.本文中从塑性应变累积引起剪切局域化新的角度对WEA进行了研究.通过耦合晶体塑性和相场损伤理论建立了损伤演化本构模型,研究了非金属夹杂处塑性应变累积和损伤演化.研究表明,接触疲劳载荷引起的塑性应变局域化导致了剪切带的形成.剪切带的形貌、取向和应变与WEA的一致,表明WEA实际上是应变局域化的剪切带.晶体取向对WEA损伤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WEA仅在择优的晶体取向下形成.与软夹杂周围的剪切带和损伤演化不同,硬夹杂处的剪切带与夹杂相切,形成的4条剪切变形带将夹杂“包围”.剪切带内部处于高应变和低应力的状态,带中心处应变达到最大,随带宽两侧急剧减小,而中心处应力却最小,几乎为零,沿带宽两侧增大,这说明裂纹在剪切带内萌生和扩展.该结论阐明了裂纹和WEA形成的关系,即裂纹是在WEA形成过程中因应变不协调产生,而非裂纹先产生,裂纹上下表面相互摩擦导致WEA形成.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了弹流反常温度场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入口温升是压缩功发热和逆流剪切热所致,而出口局部低温是负压缩功吸热的结果,出口温度的再次微幅上升则是压缩功消失后剪切热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温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卷吸速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而几乎与滑滚比无关;在高速小滑滚比工况下,接触区的最高温度有可能出现在入口位置;入口温升增加了材料在工作中经受高温的次数,对其接触疲劳寿命有不利影响;在保证润滑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供油量可以减小逆流,从而降低入口温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