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8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1664篇
化学   4784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285篇
综合类   165篇
数学   310篇
物理学   251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赵启凤  庄奕琪  包军林  胡为 《物理学报》2015,64(13):136104-136104
本文针对NPN双极性晶体管, 在研究辐照感生的氧化层电荷及界面态对晶体管基极电流和1/f噪声的影响的基础上, 建立辐照感生氧化层电荷及界面态与基极电流和1/f噪声的定量物理模型. 根据所建立的模型, 提出一种新的分离方法, 利用1/f噪声和表面电流求出氧化层电荷密度, 利用所求得氧化层电荷密度和表面电流求出界面态密度. 利用本方法初步实现了辐照感生氧化层电荷及界面态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912.
陈媛  王晓方  邵光超 《物理学报》2015,64(15):154101-154101
短脉冲强激光产生的电子束具有源尺寸小、脉宽窄、准单能谱等特点, 在放射照相诊断中具有独特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在材料中散射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数值模拟, 研究了100 keV到几百MeV能量电子束对有厚度起伏或存在界面的靶的透视, 并与质子、X射线束透视结果比较, 给出了电子束放射照相的特性与参数优化: 基于电子在材料中非弹性散射或能量损失, 选用能量使其射程与靶厚度接近的电子束来诊断靶厚度不均匀性; 基于电子在材料中的弹性散射, 选用射程超过靶厚度的电子束来诊断靶界面.  相似文献   
913.
合成了一种Ag (Ⅰ)配合物[Ag (Qina)(Tpp)2]·1.5H2O (Qina=2-喹啉羧酸根,Tpp=三苯基膦)。运用单晶X射线衍射、IR、NMR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3.195 90(13) nm,b=1.210 96(4) nm,c=2.319 74(7) nm,β=102.166(4)°,V=8.776 0(5) nm3,Z=8。通过Hirshfeld表面分析,推导出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弱作用力。同时,通过DNA结合活性测试、抗菌活性和癌细胞体外毒活性测试,评价了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14.
高珂  郑斌 《化学通报》2023,86(2):233-239
丙烯、丙烷作为分子尺寸相近的共沸物,其分离一直是化工领域研究热点。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其高度可调的孔道结构,在丙烯/丙烷分离应用上已展现出诱人潜能。本文基于Core MOF 2019数据库,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基高通量计算筛选技术,获得了分离性优异的MOFs结构,发现其拥有适中的丙烯吸附量和较弱的丙烷吸附能力,且骨架孔径为3.70~4.10?、孔隙率中等(0.35~0.44),并揭示了孔道中心吸附位的选择性与丙烯/丙烷分离系数间关系。本研究阐明了高丙烯/丙烷分离性的骨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征,为设计MOFs实现丙烯/丙烷的高效分离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15.
李冬阳  樊凯  吴坚  应义斌 《分析化学》2011,(9):1318-1322
基于自动磁珠转运,建立了转基因蛋白Cry1Ab免疫检测的新方法.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径约400 nm的纳米磁球,并进行电镜表征,通过溶胶法对磁球表面进行氨基修饰,采用戊二醛偶联对磁珠实现抗体包被,在核酸提取仪中进行酶联免疫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本方法对转基因蛋白Cry1Ab的检出限低于1 μg/L,与商品化酶联免...  相似文献   
916.
《分析化学》2011,(6):910
为进一步交流稀土分析及稀土分离、制备、应用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提高稀土研究和分析的学术水平,促进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及稀土应用技术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受中国稀土学会理化检验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初步定于2011年9~10月在吉林省长春市主办第十三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热忱欢  相似文献   
917.
雷红文  张红 《结构化学》2011,30(7):1037-1043
We studied the co-adsorption of hydrogen molecule and ions (Li,K,Mg,Ca) inside th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NTs) by using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DFT).The band structures (BS),density of states (DOS),charge transfer and difference charge density are presented.We discuss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ons (Li,K,Mg,Ca) and H 2.Meanwhile,the binding energy indicates that ionization can increase 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H 2 in CNT.  相似文献   
918.
建立了一种利用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镉的新方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如KI、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MA)的用量、各种盐和酸度等对Cd2+浮选率的影响,探讨了Cd2+的浮选分离机理.在最佳条件下,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OTMA+)与I-反应产生OTMA+·I-微晶物质,由Cd 2+和I-,OT...  相似文献   
919.
Ye L  Wu Q  Dai S  Xiao Z  Zhang B 《色谱》2011,29(9):857-861
蛋白质组体系的高度复杂性需要更高分辨率的多维分离技术。近年兴起的液滴技术在微纳尺度样品操控方面具有微体积、低扩散、无返混等独特优势,有望为多维分离平台的接口提供解决方案。通过采用不同结构的液滴微流控芯片可以实现“液滴生成”与“油相排除”功能,进行样品由连续流-非连续流-连续流的高效转移,将不同的分离模式进行二维耦联。本研究利用液滴作为接口技术耦联高效液相色谱与毛细管电泳构建二维分离系统,以蛋白质降解的复杂多肽混合物为样品,考察了液滴接口二维分离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获得3000以上的峰容量,初步展示了该接口技术在多维分离分析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20.
整体柱由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通透性好、柱容量大、易实现快速分离的优点,近年来在生物大分子的高效、快速、高通量分离分析方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比表面积小(每克只有几十平方米)、内部结构不均一,因此还存在分离小分子物质时柱效低的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