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61篇
化学   2309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61.
魏艳  何赞端 《分析试验室》2003,22(Z1):193-194
用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饮用水中常见的阴离子,并对几种电解液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TTAOH(十四烷基三甲基氢氧化胺)作电渗流改进剂,pH 9.1的电解液检测效果为最佳;该方法所检离子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  相似文献   
162.
提出一种无胶毛细管电泳分离碱基对范围宽的DNA片段的方法.用DB-1气相色谱毛细管柱,以羟乙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研究了λDNA/EcoRⅠ+HindⅢ限制性片段的分离,分离效率达1.2×106板/m,检测限为2.1×10-17mol.应用于一种鲤鱼种族鉴别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的分离鉴定,结果与实际相符,分离速度比传统电泳方法提高20倍.  相似文献   
163.
电泳法制备TiO2超微粒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泳法成膜的模型,并阐明了电泳法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胶体浓度,胶粒粒径,直流偏压和时间是影响电泳成膜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建立了成膜电流的理论表达式,得到与实验一致的结果。利用电泳法制备出大范围内均匀度好的TiO2超微粒薄膜,春粗糙度因子达500以上,厚度可通过成膜电流以及成膜时间来控制。  相似文献   
164.
<正>生命探测仪是用于地震、建筑物倒塌等灾害现场搜索幸存被困人员的一种侦察仪器,在5·12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中,消防官兵正是使用  相似文献   
165.
采用纳米球刻蚀技术中的电泳法设计了3组对照实验,通过控制电压、悬浮液的体积分数和基板正负极性,得到电泳法制备纳米球掩膜板的最佳条件,制备出排布均匀的纳米球单层密堆积结构的掩膜板.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掩膜板上沉积金薄膜,去除纳米球掩模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周期排列的三角形棱台状金纳米颗粒阵列.测量其吸收光谱,可观察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  相似文献   
166.
采用灰熔点仪、X射线荧光仪(XRF)研究了无机非金属P2O5对城市污水污泥与烟煤的混烧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在各混烧温度下灰中含磷矿物在晶体和非晶体间的演变。结果表明,对于Al_2O_3含量较多且熔点较高的灰样,磷含量的增加可显著降低其灰熔点,P2O5含量在0-4%时影响最大,使其灰熔点降低126℃;但对碱性含量高的灰样的影响较小。低温灰中主要以磷酸铝(AlPO_4)晶体为主,温度升高后,与硬石膏(CaSO_4)等含钙矿物和赤铁矿(Fe_2O_3)反应生成晶体Ca_3(PO_4)_2和玻璃相(Fe_2O_3)_(0.252)(P_2O_5)_(0.748),磷含量增加可使灰中玻璃相(Fe_2O_3)_(0.252)(P_2O_5)_(0.748)增加,是磷降低灰熔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7.
168.
以甲醛和硼氢化钠为主要衍生反应试剂,对瓜氨酸分子中的α-氨基进行N-甲基化得到具有强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单一衍生产物。据此建立了一种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CE-ECL)高选择性测定瓜瓤组织中瓜氨酸含量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瓜氨酸的衍生物可在5 min内达到电泳分离,且瓜氨酸浓度在9.0~250μmol/L范围内时,其衍生物的电泳峰强度值与待测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6),检出限(S/N=3)为3.2μmol/L。对同一标准样品平行进样6次,测得其电泳峰强度值和迁移时间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和0.92%。此外,采用标准加入法对4种鲜瓜瓤组织中的瓜氨酸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西瓜、甜瓜、籽瓜、哈密瓜的鲜瓜瓤组织中瓜氨酸的含量分别为2.75、0.95、1.26、1.19 mg/g,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4%~106%。  相似文献   
169.
170.
微通道介电泳颗粒流动中的焦耳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通道中的介电泳颗粒流动是芯片实验室装置的最重要应用之一.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为获得足够的介电泳颗粒控制能力,在高电导率的电解溶液上施加强电场,而这将引起溶液温度的明显升高.本文建立了介电泳颗粒流动中的电场分布和焦耳热效应的理论模型.对介电泳微通道中电解溶液中的电场与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介电泳作用下产生的焦耳热对微通道内温度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