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85篇
化学   597篇
晶体学   57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2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无规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P(VAc-MMA)], 并以此聚合物为基体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 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扫描电镜(SEM)、差热/热重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机械性能测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方法对聚合物和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测试结果表明: VAc和MMA聚合生成P(VAc-MMA); 聚合物膜含有大量微孔结构, 利于离子传输; 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25 ℃下, 最高的离子电导率达到了1.27× 10-3 S•cm-1; 离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电导率-温度曲线符合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Ce0.8Pr0.2O2-δ固溶体, XRD结果表明,经200 ℃焙烧就已经形成立方萤石结构固溶体,晶粒尺寸为8.1 nm, 随焙烧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样品中存在氧离子缺位,铈离子主要为Ce4 离子,镨离子以混合价态Pr3 和Pr4 存在. 固溶体Ce0.8Pr0.2O2-δ的拉曼谱(Raman)观察到4个峰,458和1140 cm-1峰为特征F2g振动谱带,较宽的570和187 cm-1峰对应氧离子缺位及引起的不对称振动. 交流阻抗谱表明固溶体Ce0.8Pr0.2O2-δ在600 ℃时的电导率为1.44×10-3 S·cm-1, 活化能为Ea=0.67 eV (650~800 ℃), Ea=0.91 eV (400~600 ℃).  相似文献   
103.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电导率高、化学稳定性较好的新型高温质子导体BaZr0.45Ce0.45Y0.1O3-δ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不同烧结温度试样的晶型、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应用IM6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定了其不同温度下的阻抗谱.结果表明1600℃为最佳的烧结温度,此温度烧结试样具有最高的电导率,800℃约为1.06×10-2S·cm-1,电导活化能为0.76 ev.  相似文献   
104.
王亚楠  周和平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0):1558-1563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阴极材料Gd1-xSrxCoO3-δ(x=0-0.5)和Gd.0.8Sr0.2Co1-yFeyO3-δ(y=0-1),所合成的初始粉体在800℃下煅烧12 h后均形成了钙钛矿结构的单相固溶体.研究发现,Gd1-xSrxCoO3-δ(GSC)的电导率在600℃时达到了559 S·cm-1,由Ce0.8Cd0.2O2-δ(GDC)电解质和GSC-25GDC材料组成的对称电极在600℃和700℃的界面阻抗分别为0.170Ω·cm2和0.064Ω·cm2,活化能仅为87.8 kJ·mol-1,预示其可以作为ITSOFC较为理想的阴极备选材料;随着Fe3 离子含量的增加,Gd0.8Sr0.2Co1-yFeyO3-δ系列阴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显著降低,但其电导率也急速下降;此外,通过调整Gd0.8Sr0.2CoO3-δ与GDC的比例可以制备出热膨胀系数与GDC电解质匹配、性能良好的Cd0.8Sr0.2CoO3-δ/GDC复合阴极材料.  相似文献   
105.
乌梅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水体系中加入乌梅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FTIR、SEM及XRD等测试方法对所得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加乌梅提取液的体系中形成的晶体为一水合草酸钙(COM)晶体,加入乌梅提取液后,形成的是二水合草酸钙(COD)晶体,而且COD晶体的尺寸随着乌梅提取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直至消失,这说明乌梅提取液具有抑制草酸钙晶体生长的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乌梅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本文还通过电导率法研究了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发现乌梅提取液主要能抑制草酸钙晶体的成核过程。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准确计算稠密等离子体电离平衡,在理想Saha方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压致电离理论和德拜理论相结合的修正。此电离模型可以描述稠密等离子体内电离机制随着密度的增加由热电离转变为压致电离的现象。压致电离理论结合德拜理论修正的 Saha 方程的计算结果与其它电离模型结果作了对比和分析。电离气体区域采用完全电离等离子体模型计算电子弛豫时间,而在凝聚态区域采用电子平均自由程计算电子弛豫时间。提出了将两个区域平滑连接起来的公式,从而建立了一种可以计算从理想等离子体态到凝聚态物质的半经验电导率模型,半经验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用半经验CNDO/2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各种掺杂剂对聚乙炔中孤子性质的影响。掺杂剂的存在使孤子的宽度变小, 且p型掺杂剂比n型掺杂剂的影响更大, 这主要是由于掺杂剂与聚乙炔链之间的电荷转移量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8.
谢斌  李金山  门振宇 《化学学报》1998,56(3):263-269
合成了七个胺铜或镍配离子的TCNQ电荷转移盐[ML2][TCNQ]n(TCNQ=7, 7, 8, 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 n=2, 3;M=Cu, Ni; L=tn, pn, dien, dmtade)。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顺磁共振谱、光电子能谱、磁化率和电导率对这些电荷转移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这些电荷转移盐分子中存在TCNQ^0和TCNQ^-且TCNQ^0与TCNQ^-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部分电荷从[TCNQ]n^2向[ML2]^2^+转移, 导致化合物中的金属表现为混合价态。七个样品的室温电导率在10^-^5~10^-^1^0S.cm^-^1, 属于有机半导体, 其导电性主要归结为一维TCNQ分子柱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9.
夏少武  魏庆莉  李宁  张书圣 《化学学报》1998,56(12):1159-1164
在加氢汽油介质中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体系为胶体催化剂的基础上,本文从电导率、UV-Vis光谱对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催化剂组分以离子对的形式参与反应;Ni^0在Ni(naph)~2-Al(i-Bu)~3陈化液中以团簇粒子形式存在,因吸附Ni^+naph^-而稳定,因加入BF~3·OEt~2而失去稳定性、聚结为胶粒,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0.
经硫醚、二氧化硫脲、金、硫醚加金和二氧化硫脲加金增感后的立方体AgBrⅠ乳剂用Nd:YAG激光的基频输出(1064nm,445mJ/cm2)照射后,乳剂的离子电导率比未照射时增加几倍,并且二氧化硫脲增感后的乳剂离子电导率也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红外预增感成像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