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6篇
  免费   1553篇
  国内免费   4776篇
化学   10879篇
晶体学   235篇
力学   1078篇
综合类   330篇
数学   573篇
物理学   5010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497篇
  2021年   561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578篇
  2014年   1019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820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721篇
  2004年   656篇
  2003年   643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543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383篇
  1996年   314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苯酚在热氧化法制备的SnO2/Ti电极上的电氧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清松 《电化学》1999,5(4):401-405
以热氧化法制备的SnO2/Ti电极作为阳极用于含苯酚酸性溶液的恒电流电解,测定了苯酚浓度、溶液中化学需氧量(COD)以及瞬时电流效率等随电解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用SnO2/Ti电极代替铂作为阳极可使相同氧化电量下的COD明显下降,而平均电流效率提高了3倍,讨论了两种电极上苯酚氧化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92.
担体对Fe-MnO催化剂CO加氢合成烯烃性能影响的TPSR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担体担载的Fe-MnO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烯烃的反应。结果表明担体直接影响低碳烯烃选择性。通过对催化剂的CO,CO/H2,C2H4等吸附的TPSR表征及催化剂表面CO加氢微观反应的研究,证明以碱性担体为基质的PBC催化剂具有强吸附CO能力,且生成的烯烃不易发生二次反应,因而PBC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烯烃选择性;以酸性担体为基质的PAC催化剂对CO为弱吸附,对H2为较强吸附,且烯烃会发生强烈的  相似文献   
993.
两种新型手性冠醚聚硅氧烷用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对映体周喜春,严慧,吴采樱,陈远荫(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手征性冠醚是在大醚环上兼连有手征性中心的冠醚。由于手性中心的引入,使其对客体分子具有独特的结构选择性和手征性选择。我们在多年研究冠醚聚...  相似文献   
994.
童叶翔  康北笙 《电化学》1999,5(4):361-370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金属配位化合物溶液的电化学研究。内容包括: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金属配合物、簇状化合物溶液的电化学,配合物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及有关的平衡常数,配合物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及其与结构性能的关系,配合物的电催化作用,配合物的电合成,探讨配合物电极反应机理,测定多种电化学参数,提供了许多关于配合物性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95.
氧还原(ORR)可分为4e~-体系和2e~-体系.在燃料电池中,O_2经过4e~-体系直接生成H_2O,经过2e~-过程直接产生H_2O_2,H_2O_2可以产生电能,是替代石油或氢气的理想能源载体,而且H_2O_2在实际生活生产中也具有广泛应用.但是,燃料电池中2e~-体系氧还原反应非常缓慢,故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氧还原催化剂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氧还原2e~-体系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选择性、活性和稳定性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对电化学制备H_2O_2的最新进展作了简要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挑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海波  苑颂源  黄浩然  魏航 《化学教育》2019,40(22):36-41
将电化学检测方法引入到本科教学实验中,设计了利用循环伏安法检测水果中抗坏血酸含量的综合探究性实验。采用多壁碳纳米管为活性物质,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材料化学组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材料形貌特征,利用抗坏血酸在电极表面的氧化反应,通过反应电流曲线定量测定水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该实验原料贴近生活,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所涵盖电化学理论较系统,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课本上的电化学知识,涉及了部分科研类大型仪器设备,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仪器使用方法及工作机理,提高学生钻研热情。该实验可作为化学化工类本科生专业综合性实验开设。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