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4篇
  免费   1421篇
  国内免费   2943篇
化学   5206篇
晶体学   183篇
力学   584篇
综合类   253篇
数学   1773篇
物理学   279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电流密度对钙磷沉积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以及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电化学沉积钙磷陶瓷过程中 ,电流密度对电沉积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实验表明阴极表面得到的沉积物是几种钙磷盐组成的混合物 ,且其成份随电流密度的改变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电解液温度为 75℃条件下 ,当控制电流密度较低时 ,沉积层主要由CaHPO4· 2H2 O (DCPD)和Ca8H2 (PO4) 6· 5H2 O (OCP)组成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 ,阴极表面逐渐生成Ca3 (PO4) 2 ·nH2 O (TCP)和Ca10 (PO4) 6(OH) 2 (HAP) .当电流密度大于 5mA/cm2 时 ,电沉积层的主要成份为羟基磷灰石 (HAP) .  相似文献   
122.
合成了杂多化合物K8[P2W(18)Mo2Co2(H_2O)2O(68)]·MoO6·15H2O,依据XRD、IR、UV-Vis及XPS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和配位原子价态,考察了该化合物催化H2O2分解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3.
研究了CeO_2陶瓷室温下低频和射频的介电谱,并给出了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测量结果表明,此种陶瓷存在弛豫极化,其偶极子的弛豫时间约为5×10~(-9)S。在330℃以下,CeO_2陶瓷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在室温下,CeO_2陶瓷在500kHz~50MHz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介电特性。  相似文献   
124.
总结了芳香族聚呋喃的氧化聚合方法,系统论述了聚合过程中影响聚呋喃性质的各种因素,推测了聚呋喃的链结构,介绍了聚呋喃的各种改进方法和效果。指出聚呋喃及其共聚物是一种电导率在10-11到10-1S.cm-1范围内有机半导体材料,其电聚合沉积膜具有奇特的电活性、优良的热加工性和特殊的表面形貌,可望在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的吸附与富集、传感探测等领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5.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在不同pH的B-R缓冲溶液中有不同的电氧化行为.文中以自制的SnO2:F膜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池对TMB的电氧化性质进行了研究.TMB在pH 2.0至pH<4.0的B-R缓冲溶液中为一步两电子电氧化过程,在pH 4.0~pH<7.0的B-R缓冲溶液中为分步的两个单电子氧化过程,且在pH 6.5时则先为分步的两个单电子过程,随后其氧化产物进一步转化为偶氮化合物.实验中应用了薄层循环伏安法、薄层循环伏安吸收法、薄层恒电位电解吸收光谱法、单电位阶跃计时吸收光谱法、双电位阶跃计时吸收光谱法、单电位阶跃开路弛豫计时吸收光谱法等技术;测得了在各pH值的B-R缓冲溶液中TMB电氧化相应的克式量电位E0',电子转移数n以及有关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26.
赵沁  王新平  蔡天锡 《催化学报》2002,23(6):575-579
 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固体电解质电解池消除NO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电化学消除NO研究体系、电化学消除NO分解机制、O2-在固体电解质电解池中传导的控速步骤、电极种类和形态对NO分解性能的影响以及直流与交流电作用的差异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在RuO2—Ag—YSZ—Pd电解池上实现的NO选择性分解是迄今为止的最佳结果,500℃下NO的转化率为31.8%,NO的分解活性是O2的分解活性的13倍.该领域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提高NO分解相对于共存O2离子化的选择性、降低O2-在阴极界面处的传导阻力和探寻可在更低温度传导O2-的新的固体电解质  相似文献   
127.
Th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tetrathiotungstate (CTriMATT) were studied herein. The as-synthesized CTriMATT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Ultraviolet visible (UV-Vis)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s-synthesized CTriMATT had high purity and good crystallinity. The introduction of alkyl groups induced a shift of the stretching vibration band of W-S bond to lower wavenumber, while it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position of WS4^2-.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and in situ XRD characterizations revealed that CTriMATT began to decompose at 423 K in nitrogen and was converted to WS2 eventually. In addition, the decomposition product of CTriMATT at 673 K in nitrogen was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 (BE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WS2 with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c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CTriMATT in nitrogen.  相似文献   
128.
本文通过苯并(a)芘与HNO_3的亲电取代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化合物二硝基苯并(a)芘异构体。用HPLC分离、分析了产物,并用IR、~1H NMR、MS和HEMS谱研究了其结构,证明产物为1,6-二硝基苯并(a)芘(1)和3,6-二硝基苯并(a)芘(2)。短期生物试验——Ames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异构体均为强直接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129.
Cu,Pd-ZSM-5上NO分解和CO氧化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交换Cu,pd-ZSM-5催化剂(Cu交换度为105%,Pd交换度分别为3.4%和33%)对CO氧化反应有活性增强作用,对NO分解反应不存在增强效应.双交换催化剂在于交换程序不同,而表面物种不同,活性组分的分布状态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活性.先交换Cu,400℃焙烧后再交换pd的Cu-Pd-ZSM-5催化剂,对上述两类反应的活性存双组分催化剂中均为最高.H_2-TPR谱表明,共交换的Cu-Pd-ZSM-5中尚有部分CuCl+占据了部分交换位置,而使CO氧化活性稍有下降.N_2-DTA和H_2-TPR谱结果表明,Pd交换到Cu-ZSM-5中后,抑制了吸附水和水合铜化合物的形成,由此提高了在200—300℃时氧的吸附量.后者的大小和CO氧化活性有顺变关系.N_2-DTA谱中340—445℃的放热峰可能分别表征了和NO分解活性有关的铜氧桥或把氧桥的形成,该放热峰的峰温愈低,峰面积愈大,则NO分解活性愈高.  相似文献   
130.
考察了中性分子电对H_2Q/Q在13X型分子筛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H_2Q/Q电对在修饰电极上电响应迅速,为双电子可逆反应,不受溶液温度及电极与溶液相对运动的影响,而与溶液的pH值有关。当pH≤2.0时,修饰电极对H_2Q/Q电对的氧化/还原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