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1篇
  免费   3685篇
  国内免费   15329篇
化学   27441篇
晶体学   1084篇
力学   2025篇
综合类   786篇
数学   1899篇
物理学   7530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818篇
  2022年   1073篇
  2021年   1081篇
  2020年   926篇
  2019年   890篇
  2018年   672篇
  2017年   917篇
  2016年   984篇
  2015年   1075篇
  2014年   1922篇
  2013年   1673篇
  2012年   1569篇
  2011年   1581篇
  2010年   1550篇
  2009年   1654篇
  2008年   1830篇
  2007年   1544篇
  2006年   1541篇
  2005年   1538篇
  2004年   1546篇
  2003年   1735篇
  2002年   1494篇
  2001年   1555篇
  2000年   1140篇
  1999年   965篇
  1998年   903篇
  1997年   904篇
  1996年   833篇
  1995年   813篇
  1994年   734篇
  1993年   617篇
  1992年   564篇
  1991年   523篇
  1990年   497篇
  1989年   412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用稀土化合物改性的钛系载体催化剂(SN催化剂)进行苯乙烯和丙烯顺序嵌段共聚合(Sequentialblockcopolymerization)的研究.考察了苯乙烯预聚时间、单体比、外加给电子体(EB)、烷基铝浓度、催化剂浓度和聚合温度等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发现外加酯(EB)降低了共聚合反应催化活性,在EB/Ti摩尔比为5范围内,外酯有助于提高嵌段共聚物(iPS—b—iPP)中PS段和PP段的等规度及增加苯乙烯链节含量.SN型催化剂对苯乙烯一丙烯嵌段共聚合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效率在100g聚合物/g-Ti以上.共聚物通过溶剂革取分级除去均聚物后,所得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链节含量可在15~85mol%之间调节.其结构表征续见第II报.  相似文献   
982.
考察了甲醇/低碳烷烃在ZSM-5分子筛上偶合转化为芳烃和低碳烯烃的反应过程。对特定的催化体系,存在一最佳原料配比,使反应的热效应近似为零。偶合转化时甲醇完全转化,低碳烷烃的转化率低;不同催化剂上偶合转化产物分布差别极大,与HZSM-5相比,Ga改性后可获得较高的芳烃和低碳烯烃收率。  相似文献   
983.
止痛胶囊中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止痛胶囊中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杨吉田,邵长凤(天津市计划生育研究所,300191)孙家莉,王文彤,刘继云(天津市药物合成研究所)甘草中甘草酸的分析方法,文献有些报导如: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 ̄[2,3]。但对止痛胶囊中甘草酸的含量测...  相似文献   
984.
<正> 自从用C-NMR技术对聚丙烯进行测定,得到了分辨力良好的聚丙烯甲基碳区域的核磁共振谱后,引起了聚丙烯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迅速开展了应用核磁共振技术来研究聚丙烯分子链的构型和立体定向聚合机理,众所周知,用不同催化剂体系进行丙烯聚合,得到的聚合物链结构不同,聚合机理也有所差别。Zambelli等认为用Ziegler-Natta型催化剂体系聚合得到的聚丙烯,其聚合机理属于催化剂活性中心控制的单活性中心模型。Yoshio Inoue等用TiCl_4/MgCl_2/C_6H_5COOC_2H_5-AlEt_3 催化剂体系进行丙烯聚合,  相似文献   
985.
合成了9个新的双荧光团化合物ω-9-蒽多亚甲基羧酸-甲基取代香豆素酯和3个模型化合物,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光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6.
A method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UST) was first used to modify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ickel hydroxide for the active material of nickel series alkaline batteri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UST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β-Ni(OH)2 such as specific discharge capacity, discharge potential, electrochemical reversibility and oxygen evolution over-potential. The results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dicate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β-Ni(OH)2 through UST was at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 (Rt) and the diffusion impedance (Zw),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decrease of the crystallite and particle size and the increase of interlayer spacing.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proton DH of ultrasonic treated β-Ni(OH)2 gained by CV tests was 1.13 × 10^-11 cm^2/s, and the average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ultrasonic treated β-Ni(OH)2 electrode was 301 mAh/g.  相似文献   
987.
基于Ziegler-Natta催化剂的氯硅烷功能化非共轭α,ω-双烯烃与丙烯共聚,在水的引发下脱水缩合可有效地形成长支链结构的聚丙烯树脂.而氢气常作为丙烯聚合中的链转移剂,调控聚丙烯的分子量,基于此,研究了氢气对氯硅烷功能化非共轭α,ω-双烯烃与丙烯共聚物链结构的影响.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试结果表明,氢气抑制了氯硅烷功能化非共轭α,ω-双烯烃的插入,随着氢气用量的增加,共聚物分子链中端基乙烯基含量由0.12 mol%降低到0.05 mol%.熔体流变行为测试结果显示,聚合物熔体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零剪切黏度均随着氢气用量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和长支链密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988.
一种半芳香的非晶尼龙共聚物溶解于熔融的己内酰胺中,引发后者负离子开环聚合原位制备尼龙6与非晶尼龙的共混物.与纯尼龙6相比较,此原位共混物的强度与模量显著提高.非晶区呈现单一的玻璃化转变,表明共混物为均相体系,其组分的相容性源于负离子聚合过程中链交换反应引起的共聚.与纯尼龙6相比较,此共混物的熔点与结晶度显著降低.此外,与纯尼龙6只存在α晶不同,共混物中伴生有大量的γ晶.当非晶尼龙含量为20 wt%时,绝大部分晶体为γ晶.然而,共混物中球晶仅有一定程度细化.共混物强度和模量的提高被认为主要源于非晶区分子活动能力降低以及γ晶相对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9.
CexTi1-xO2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负载CuO对NO还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x=0,0.1,0.2~0.9,1.0)的CexTi1-xO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CuO/CexTi1-xO2对NO+CO反应的活性,并用BET,TPR和XRD等技术对各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试样的结构和还原特性随焙烧温度变化而变化。XRD检测表明,x值从0.1增加到0.5时,650℃焙烧的试样已形成了CeTi2O6物相,且主要以无定形状态存在;试样经800℃焙烧后晶化完全;x>0.6时,一些TiO2已经进入了CeO2晶格,形成了Ce Ti固溶体。催化剂活性评价表明CuO/CexTi1-xO2(650℃)对NO+CO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其活性随x值变化而变化。TPR及XRD结果表明CuO与CeTi2O6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CeTi2O6物相的形成使CuO的还原峰温由380℃提前到200℃,而CuO的存在又促进CeTi2O6的还原峰温从600℃提前至200~300℃。  相似文献   
990.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methane to methanol has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for nearly a century since it was first found possible in 1902, and it is still a challenging task. This review article describes recent advancements in the direct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methanol. The history of direct oxidation of methane and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methanol are briefly summarized. Recently reported developments in gas-phase homogeneous oxidation,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xidation and liquid phase homogeneous 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e axe review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