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7篇
  免费   1527篇
  国内免费   13316篇
化学   23838篇
晶体学   328篇
力学   420篇
综合类   502篇
数学   539篇
物理学   3163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624篇
  2021年   637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560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575篇
  2016年   677篇
  2015年   691篇
  2014年   1186篇
  2013年   1094篇
  2012年   974篇
  2011年   971篇
  2010年   1038篇
  2009年   1094篇
  2008年   1180篇
  2007年   1146篇
  2006年   1143篇
  2005年   1129篇
  2004年   1151篇
  2003年   1151篇
  2002年   1045篇
  2001年   1090篇
  2000年   856篇
  1999年   743篇
  1998年   751篇
  1997年   691篇
  1996年   662篇
  1995年   673篇
  1994年   664篇
  1993年   506篇
  1992年   473篇
  1991年   436篇
  1990年   437篇
  1989年   452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高灵敏度的氢原子里德堡飞渡时间谱方法研究了 F H_2→HF H 反应碰撞能在5.02kJ/mol 下的交叉分子束反应态态散射动力学.所有在时间飞渡谱中被观测到的谱峰可以归属为 HF 产物的振转态结构.还观测到了明显的 HF(v’=3)前向散射,以及少许的 HF(v’=2)前向散射.  相似文献   
102.
在常温常压下采用新型旋转电极等离子体反应器,对辉光等离子体作用下的甲烷偶联反应制C2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偶联反应的主要产物为C2H2,占C2烃的80%以上,能量效率在5.6%~11.2%之间;增加H2含量可以提高CH4转化率和C2烃收率;在500~2200kJ•mol−1的能量密度范围内,CH4转化率随能量密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加,C2烃收率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呈峰形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3.
溶胶-凝胶VO2薄膜转换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SiO2Si衬底上沉积高取向的V2O5薄膜,在压强低于2Pa,温度高于400℃的条件下,对V2O5薄膜进行真空烘烤,获得了电阻率变化3个数量级以上、弛豫宽度为62℃的VO2多晶薄膜.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和电阻率转换特性等实验结果为依据,详细分析了溶胶凝胶薄膜在真空烘烤时从V2O5向VO2的转化,它经历了从VnO2n+1(n=2,3,4,6)到VO2的过程.实验证明,根据选择合适的成膜热处理条件和真空烘烤条件是实现溶胶凝胶V2O5结构向VO2结构成功转换的关键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氧化钒薄膜 VO2膜转换特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马维兴 《中国物理 C》1998,22(10):955-958
提出了核双电荷交换反应的双重子共振态的反应机制,成功地解释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人们的共振区反应的角分布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共振区核双电荷交换反应是寻找双重子共振态的一个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8.
在96MeV 16O离子轰击下,测量了16O+64Ni反应出射碎片(α直至O元素)的Wilczynski图和角分布,并提出DIC截面和反应时间等物理量;讨论了反应的DIC特征;看到了出射碎片α和Li主要来源于复合核蒸发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9.
付芬  肖志刚  靳根明  冯兆庆 《中国物理 C》2006,30(11):1083-1087
随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外靶实验终端中子墙的建立, 为实验测量高能中子提供了机遇. 为确定CSR外靶实验终端对中子流测量的可行性, 基于BUU理论模型分别对对称系统(Ni+Ni, Pb+Pb)和非对称系统(Pb+Ni)进行了模拟计算, 发现当系统能量达到几百MeV/u时, 中子流信号相当明显, 并与碰撞参数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模拟结果表明, 在前角20°的覆盖范围内, 可以较好地实现中子流测量所需要的反应平面确定及碰撞参数选择. 对双击事件及其对中子流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