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8篇
  免费   2873篇
  国内免费   7653篇
化学   13585篇
晶体学   731篇
力学   708篇
综合类   311篇
数学   180篇
物理学   5819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562篇
  2021年   680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655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677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1367篇
  2013年   1200篇
  2012年   1062篇
  2011年   1141篇
  2010年   1097篇
  2009年   1141篇
  2008年   1177篇
  2007年   1017篇
  2006年   1122篇
  2005年   1045篇
  2004年   877篇
  2003年   829篇
  2002年   633篇
  2001年   524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91.
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以绿豆芽叶片组织-二茂铁修饰的碳糊电板(LFMCE)作为植物激素吲哚乙酸传感器的研制,探讨了影响电极性能的因素,初步研究了吲哚乙酸氧化酶处于最优活性的基本条件。实验表明,此电极在NaH2PO4-Na2HPO4(pH5.8)缓冲溶液中对植物生长素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氧化峰电位约在0.42V左右。用循环伏安法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变化值与吲哚乙酸浓度在8-l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2μg/mL,相关系数为0.9984,在样品回收率的测定中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2.
PEG (Polyethylene Glycol)-grafted nano-titania has been obtained in a one-step procedure using 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 as the coupling agent and dibutyltin dilaurate as the catalyst in toluene at 80℃ and characterized qualitatively by FTIR and quantitatively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 comparison of nano-titania with two other commonly used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nano-silica and nano-alumina, is made, revealing that reactivity order is nano- silica 〉 nano-alumina 〉 nano-titania in view of PEG grafting. Possible mechanism of PEG grafting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3.
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晶体的合成、结构与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Using TiCl4 and urea as the raw materials and nanometric carbon black as plate, nanometric mix-crystals of rutile and anatase TiO2 were prepared at 100 ℃ for 10~180 min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pH on the ratio of nanometer TiO2 mix-crystals were also discussed. TEM measur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TiO2 is spherical particles,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particles is 20 nm. XRD and TG-DTA were also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nanometer mix-crystal materials. The photocatalytic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mix-crystal material has the best photocatalytic reactivity. After being irradiated under the sunlight for 40 min, the compound can completely degrade the acid-red 3R.  相似文献   
194.
宋琦 《大学化学》2007,22(4):8-8
美国西北大学的C.A.Mirkin及其研究小组试图构建可以模拟生物体系的超分子,为此对超分子络合化学的研究已经有10年之久。在此过程中,该小组开发了多种探测系统。他们的目标是构建类似于PCR(聚合酶链反应)或ELISA(免疫测定)的模拟生物体系,在探测某种试样时,通过触发催化过程,使信号放大到能够直接读出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5.
Fe3O4/葡聚糖/抗体磁性纳米生物探针的制备和层析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免疫检测中 ,经常利用一些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标记物对抗体 (或抗原 )进行偶联标记 ,在抗体与抗原识别后 ,通过对标记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而达到对抗原 (或抗体 )检测的目的 .传统的免疫标记物包括放射性同位素 [1] 、酶 [2 ] 、胶体金 [3] 和有机荧光染料分子 [4 ] 等 .近年来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 ,半导体荧光纳米晶 [5,6 ] 和磁性纳米晶 [7] 在免疫检测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 .磁性纳米晶性能稳定 ,较易制备 ,可与多种分子复合使粒子表面功能化 ,并且由于磁纳米晶具有超顺磁性 ,为样品的分离、富集和提纯提供了很大方便 .这些优点使它…  相似文献   
196.
基于硫化镉纳米团簇标记DNA电化学传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祝宁宁  张爱平  何品刚  方禹之 《化学学报》2003,61(10):1682-1685
合成了表面具有自由羧基的硫化镉纳米团簇,以乙基-(3-二甲基丙基)碳二 亚胺盐酸盐为偶联活化剂,将其标记于人工合成的5'端氨基修饰的寡聚核苷酸片段 上,制备成CdS纳米团簇标记DNA探针,该寡聚核苷酸片段与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相 关。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基与固定晨玻碳电极表面的待测DNA序列进行杂交反应, 利用阳极溶出示差脉冲伏安法(ASDPV)间接测定Cd的量,实现对互补、非互补 DNA片段的识别和电化学检测,从而对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片段识别和检测。  相似文献   
197.
Deposition of inorganic-organic nano-hybrid ultrathin films onto mesoporous silicate materials has been proven possible by using layer-by-layer assembly method. In combination with sol-gel method, titania, subsequently dye molecules (or polymer)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onto the inner wall of SBA-15. Their structures were preliminarily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solid-state UV-Vis spectroscopy, thermal analysis, and BET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s,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98.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 ,分别对无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Cr3+ 和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酚醛胶态分散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显微图像分析 .发现无论是在有机还是无机交联体系中 ,也无论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浓度如何变化 ,在微米尺度上最终形成的都是具有自相似性的树枝状分形图像 ,在更小尺度上则发现单个小树杈分形体都是由纳米级的颗粒紧密堆积而成 .在所研究的胶态分散凝胶体系中 ,树枝状分形结构的形成及其具体的形态取决于聚丙烯酰胺的浓度 ,而交联剂的有无及其多少只对树枝状凝胶分形的几何形态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结果还表明纳米级 (≤ 10 0nm)的胶体颗粒构成的分形结构的凝胶其弹性模量G′比微米级的高出一个数量级 .且粒子尺度越小 ,则凝胶的力学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199.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CdTe纳米晶,通过考察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的变化,确定了苯丙氨酸(Phe)对CdTe纳米晶的光致发光效率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丙氨酸与CdTe纳米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CdTe纳米晶的发光强度增大,稳定性增强,苯丙氨酸不仅是配位剂,它同时又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并初步确认这种加强和稳定作用来自于苯丙氨酸和CdTe纳米晶之间所形成的配位键和静电作用以及苯丙氨酸与巯基乙酸之间形成的氢键.此外,苯丙氨酸的特殊结构对防止纳米晶的聚集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0.
将钛酸四丁酯和硬脂酸在熔融状态下混合均匀后置于冷水浴中,使其凝固成凝胶,通过控制烧结过程中氧气的含量,成功地制备出粒度均匀、介电性能好的纳米晶TiO2.通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表面光电压谱对纳米晶TiO2表面状态的分析发现,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的氧空位缺陷,暴露在粒子表面上的主要是一些金属Ti4+.纳米材料的这种表面状态对其极化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其在接近静态条件下的低频介电常数远大于常规材料的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