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2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1949篇
化学   3740篇
晶体学   341篇
力学   42篇
综合类   89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81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侯育冬  侯磊  杨建锋  朱满康  汪浩  严辉 《化学学报》2007,65(10):950-954
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水热法三种化学方法合成K0.5Bi0.5TiO3 (KBT)无铅压电陶瓷粉体. 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产物的结构, 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产物的形貌. 实验结果表明, 三种化学方法均可获得纯钙钛矿相KBT粉体, 但不同工艺获得的粉体在形貌和生成机制上有很大的不同. 溶胶-凝胶法属高温固相扩散机制, 需要700 ℃以上温度煅烧才可获得KBT纯相, 且粉体颗粒度大、团聚严重. 水热法符合溶解-结晶机制, 生长出四方形的KBT纳米片. 溶胶-凝胶-水热法利用了凝胶团聚体空间链状结构的模板作用, 通过原位结晶机制生长出KBT纳米线.  相似文献   
82.
牛血清白蛋白在NVP/HEMA无规共聚物水凝胶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不同含水量的N-乙烯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研究了温度、pH值,蛋白质初浓度及离子强度等因素对牛血清白蛋白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BSA的吸附量.结果表明,蛋白质初浓度越高.温度越高,离子强度越大;蛋白质内部更多的疏水性氧基酸残基暴露于外部.吸附量增加:在等电点pH=4.7附近蛋白质沉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83.
高分子凝胶化反应的分形几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分形理论,基于实验基础上,进行了高分子凝胶化反应的分形几何行为分析,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凝胶化反应为例,分别由激光及小角x-光散射测定其反应中大分子重量、尺寸及散射光强角度依赖性,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及分析体系的分形行为和测定分数维D值.这种避开各种复杂的凝胶化理论,立足于现代物理技术及新理论,去剖析高分子凝胶化反应的分形几何行为,能够在更本质的深度揭示这类复杂反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84.
建立了凝胶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红腐乳等含油及着色食品中苏丹红Ⅰ,Ⅱ,Ⅲ,Ⅳ的方法.用V(正己烷或乙酸乙酯):V(环己烷)=1:1提取检测食品中的苏丹红,经凝胶色谱(GPC)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大的油脂和天然色素等干扰物后,用HPLC-DAD检测.该方法在浓度0.1~20m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苏丹红Ⅰ,Ⅱ,Ⅲ,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9,0.9981,0.9900;回收率在70%~96%;检出低限为7.8μg/kg.  相似文献   
85.
基于氢键作用由低分子量凝胶因子形成的超分子水凝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羟基吡啶及均苯四甲酸合成的超分子单体, 基于分子间氢键作用, 在水中成功地制备出了具有温度响应性的超分子凝胶, 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凝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FTIR、SEM、DSC和TGA表征了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EA-TMSPM)/SiO2],研究了盐酸、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和无机物浓度对(EA-TMSPM)/SiO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物浓度高的(EA-TMSPM)/SiO2杂化体系中SiO2粒子尺寸略大于无机物浓度低的体系;盐酸和无机物浓度的增加,都可以增强杂化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87.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铬酸锶镧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硝酸镧、硝酸铬、硝酸锶为原料,乙二醇为分散剂,柠檬酸为胶溶剂,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级的铬酸锶镧粉体。利用TG,DSC,XRD分析研究了粉料的晶化过程。利用HREM分析了煅烧温度、含锶量对粉料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获得纳米晶的最佳烧结温度在800℃。随着锶掺杂量的增加,粉料的粒径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88.
改进黏度在线凝胶色谱的测定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黏度在线凝胶色谱是一种同时配备浓度和黏度检测器的凝胶色谱,由于其测定过程简单直接,被越来越多地广泛采用,但因为数据处理方式和仪器精度的问题,其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与分散度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实验表明,选择适当的谱峰叠加处理、改进普适校正曲线精度、调整标样进样方式以及选择合适的积分点等手段可以明显改善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与分散度的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89.
采用流变学法系统地考察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Cr(III)交联体系的 反应动力学。HPAM溶液的粘性模量G”大于弹性模量G’,且其数值随时间不发生变 化,体系为粘性溶液。而HPAM/Cr(III)体系的G’和G”的数值都随时间变化,G” 在反应开始阶段大于G’,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G’超过G”占据主要地位,体 系成为弹性体系。交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上升阶段,平缓上升阶段和第二 上升阶段。利用G’~ t曲线可以推测反应机理。实验发现成胶速率随反应物HPAM 和Cr(III)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成胶时间缩短。在羧基浓度过量的情况下,交 联反应对Cr(III)浓度的反应级数是1。凝胶的有效弹性交联密度随聚合物浓度的增 加而增,且随凝胶反应的进行而增加。凝胶的交联点间的平均分子量随Cr(III)浓 度的增加和交联反应的进行而下降。  相似文献   
90.
BaCe1—xRExO3—0.5x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志奇  蒋凯 《应用化学》1998,15(3):22-25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结构的BaCe1-xRExO3-0.5x(RE=La,Nd,Sm,Eu,Gd,Dy,Ho,Er和Y)复合氧化物,通过XRD和热分析对样品结构及生成过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交流阻抗谱,讨论了稀土离子掺杂对BaCeO3电性质的影响.溶胶-凝胶法比固相反应法合成温度降低了600~800℃,稀土掺杂使BaCeO3离子导电率提高了10~4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