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化学   36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研发高效、易回收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多模板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大尺寸多级孔钛硅酸盐(MHPTS),并以其为载体,采用简单的浸渍-热聚合法制备了g-C3N4/MHPTS复合催化剂.MHPTS具有连续贯通的大孔结构,传质速度快;几十纳米的超薄壁厚意味着大孔孔壁上的介孔孔道非常短,缩短了反应物和产物分子进出孔道的时间;微孔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点.在热反应条件下,MHPTS对环己烯的催化环氧化转化效率远高于常规的TS-1分子筛.此外,由于g-C3N4的负载使g-C3N4/MHPTS对光的吸收范围延伸至可见光,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吸收能力.结果表明,在光热协同作用下,g-C3N4/MHPTS对环己烯的催化环氧化转化效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2.
63.
环己烷的催化氧化是重要的工业反应之一,为了寻找更高效廉价的催化剂,研究了仲钼酸铵(APM)对环己烷氧化的催化活性,并着重探讨了酸助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对APM催化活性的影响。 与硝酸相比,乳酸对环己醇转化为环己酮的过程促进作用更强,且使反应物的有效利用率更高,并由此将APM对目标产物的总TON(turn over number)值由124提高到161。  相似文献   
64.
直接法硝解乌洛托品制备黑索今的过程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环形副产物,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3, 5-二硝基-1-氧-3, 5-二氮杂环己烷,洗脱剂为:丙酮/二氯甲烷,梯度洗脱.以丙酮为溶剂培养得到了3, 5-二硝基-1-氧-3, 5-二氮杂环己烷单晶,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核磁共振氢谱(NMR)以及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C3H6N4O5分子量为178.1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121/n1,晶胞参数: a = 0.58128(13) nm, b = 1.72389(14) nm, c = 0.71072(6) nm, β =112.056°, V = 0.66006(16) nm3, Z = 4, DC= 1.792 g·cm-3, μ = 0.17 mm-1, F(000) = 368.0,最终偏差因子R =0.0397.用同步热分析仪技术研究了3, 5-二硝基-1-氧-3, 5-二氮杂环己烷的热行为, DSC曲线上在383.15和519.05 K分别有一个尖锐的熔化吸热峰和分解放热峰.另外,根据Kissinger方程及Flynn-Wall-Ozawa方程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曲线计算得到了该化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利用Coats-Redfern法研究了该物质的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 3, 5-二硝基-1-氧-3, 5-二氮杂环己烷是一种低熔点、热稳定性好的化合物. Kissinger方程计算其活化能为212.32 kJ·mol-1,指前因子为6.20×1020 s-1, Flynn-Wall-Ozawa方程计算其活化能为210.39 kJ·mol-1,该物质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G(α) = (1-α)-1-1,反应级数为2.  相似文献   
65.
嵌段共聚物由于组分间的化学不相容性而发生微相分离,组装成各种有序的纳米结构,如球、圆柱、层及双连续结构等.半晶型嵌段共聚物由于引入了能结晶的组分,使体系中存在两种相互竞争的过程,即微相分离与结晶,所以能形成更为丰富的有序结构.聚乙烯基环己烷-聚乙烯-聚乙烯基环己烷[Poly(Vinylcyclohexane)-b-poly(ethylene)-b-poly(vinylcyclohexane),  相似文献   
66.
制备了纳米碳材料负载铂的催化剂,通过N2吸附、TEM、XRD技术分别对载体的BET比表面积和催化剂结构、形貌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烷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及温度对纳米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定在不同碳载体上的铂有较好的分散性,粒径较小,粒度分布范围较窄并且具有相同的晶型结构。孔状纳米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的活性高于碳纳米管和高比表面的活性炭负载铂催化剂,并且在低温条件下已经显示了较高的活性,尤其是中空碳颗粒负载铂催化剂在环己烷脱氢反应中显示了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
硅杂六元环化合物在有机硅化学中是一类重要的小分子环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以及材料化学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环上只含有一个硅原子的硅杂六元环化合物的反应,介绍了硅原子上取代基的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硅原子α位碳原子上的反应、插入反应、环加成反应、Si—C键的切断反应、硅杂苯衍生物合成以及金属配位反应等,并展望了硅杂六元环化合物反应化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 改变溶剂的挥发速率可以调节体系中PE结晶和PVCH玻璃化之间的竞争, 进而调节PE结晶的受限程度.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是一种非极性溶剂, 其对无定形聚合物(如PS)有很强的溶胀作用, 可显著降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提高原来被冻结的高分子链的活动能力. PVCH的分子结构与PS相似, 研究结果表明, scCO2对PVCH组分也有很强的溶胀能力, 导致PVCH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 从而可以改变PE嵌段的受限状态. 本文研究了PVCH-PE-PVCH在scCO2中的熔融再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69.
王高原  韩庆奎 《化学教育》2016,37(24):33-35
在单分子膜法测阿伏伽德罗常数实验中,为了克服扩散剂苯毒性大且实验误差大等缺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环己烷、正己烷的物理性质符合在实验中作扩散剂的要求,并且毒性较苯低,所以选用环己烷、正己烷与苯做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环己烷作扩散剂测得的NA最接近理论值。故在用单分子膜法测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实验中,环己烷可以代替苯作扩散剂。既能减小实验误差,又可以降低实验过程中有毒药品对实验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70.
采用三组单色仪探测系统,测量了甲基环己烷在高温反射激波作用下瞬态燃烧反应过程中三种激发态自由基OH*,CH*和C*2的特征光辐射,得到了激发态自由基时间历程和光辐射相对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反射激波温度1 200~1 700 K,激波压力1.5 atm,甲基环己烷摩尔分数0.1%,当量比1.0。在点火燃烧初始阶段三种自由基几乎同时产生,自由基持续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短。相同温度下CH*和OH*自由基持续时间大于C*2自由基,在1 400 K以下C*2自由基发光消失。OH*和CH*自由基发光强度在T<1 400 K时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而在T>1 400 K时CH*自由基峰值随温度快速增长,C*2和OH*峰值随温度增大比较平缓。将实验结果和化学反应机理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获得的OH*自由基时间历程在低温时和机理预测结果吻合较好,但在高温时有一定差异。CH*自由基时间历程在高温与机理结果吻合较好,在低温时机理预测结果CH*自由基持续时间要长于实验结果。实验测得的结果为含激发态物种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验证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