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化学   36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371.
由于水蒸气处理HZSM-5生成的骨架外铝在分子筛中体现Lewis酸性, 分子筛中骨架外铝物种的可移动性导致Lewis酸与分子筛本身的Brönsted酸在空间上具有临近性. 当甲基环己烷分子在HZSM-5的笼中转化时, Lewis酸与Brönsted酸的协同作用加快了甲基环己烷分子的转化速率, 且骨架外铝物种浓度越高, 这种协同效应越明显. 而产物的选择性只与催化剂的孔道结构有关, 与水蒸气处理所导致的酸性质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372.
用改进的相体积法测定了水-环己烷-二乙二醇丁醚三元体系的相平衡, 给出了不同温度下平衡共存三液相的体积分数及平衡共存三液相的相密度的共存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 在平衡共存三液相中, 水、环己烷和二乙二醇丁醚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分别是倒“S”型, 正“S”型, “结”型; 将共存三液相的体积分数转化为对应的相密度后, 相密度随温度改变的变化曲线也是规整的倒“S”型; 而且, 3条“S”曲线形状均表现出不对称的特性. 因此, 密度也可以用作描述体系的相平衡, 而且在描述体系临界标度率时, 密度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序参量.  相似文献   
373.
在不除氧条件下,研究了用1,2-二溴环己烷或溴代环己烷作重原子微扰剂时芘的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特征笛楸砻?在1,2-二溴环己烷存在下,芘分析曲线范围为1.0×10-6~3.0×10-5mol/L,检出限为5.1×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5.23%;溴代环己烷存在下,芘的线性范围为9.0×10-7~1.0×10-6mol/L,检出限为2.0×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1.23%。与传统的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法中除氧条件下测定相比,快速、简便。以1,2-二溴环己烷为重原子微扰剂,对焦化厂污水、污泥、生活污水、普通香烟和烟煤中芘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5.5%~102.4%。方法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4.
以在室温条件下快速制备的一系列Ru掺杂的MCM-48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进行了无溶剂条件下空气催化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反应研究,并通过XRD、N2吸附脱附、FT-IR等多种表征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系统研究.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典型的MCM-48介孔材料结构,合成过程中加入的Ru以不同形态同时存在于催化剂中.催化反应的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在较温和反应条件下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并且不同的Ru物种在反应中呈现不同的活性.  相似文献   
375.
秦云  王家强 《分子催化》2012,(3):216-224
以野生滇蔗茅为生物模板剂合成Co掺杂的介孔SiO2催化氧化环己烷.并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和解吸附、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和解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为介孔材料且氧化钴高分散于介孔材料的表面.紫外-可见光光谱表明钴离子以Co2+和Co3+的形态存在.环己烷的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催化剂能高效催化环己烷(环己烷的转化率为71.0%)转化为环己酮(选择性高达76.7%).催化剂的重复性试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循环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仅有微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376.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丁二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无规共聚物。通过。H—NMR、FT—IR、DSC、TGA、XRD、酶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共聚酯为预期产物;共聚酯的晶体结构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共晶行为;随着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含量的增加,产物的熔点由113.7℃降至64.6℃,然后升至114.2℃,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3.8℃单调升高至5.4℃;CHDM的引入增强了共聚酯的热稳定性;酶降解测试得出产物P51、P31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且P51降解最快。  相似文献   
377.
钴基催化剂催化环己烯氢甲酰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氯化钴和锰铁合金粉为钴基催化体系的前驱体,研究了该催化剂体系对环己烯氢甲酰化反应制备环己烷基甲醛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溶剂、温度、压力等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四氢呋喃作为溶剂,反应的活性较高,选择性较好.在反应温度为145℃,合成气压力为8.0MPa,钴与烯烃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01,反应时间为0.5h条件下,能得到环己烯的转化率为89%,环己烷基甲醛的选择性达到96%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8.
 以 1,2-环氧环己烷水解为主要探针反应研究了钛硅分子筛 HTS-1 的表面酸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HTS-1 表面酸中心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它的扩散性能和溶剂极性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很大. 还采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 HTS-1 催化剂表面酸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些结果不仅拓展了 HTS-1 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而且为有效提高 HTS-1 的催化氧化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9.
本文以气态环己烷催化氧化制丁二酸酐为目标反应,对TiO2-A l2O3纳米复合载体上的添加组分进行了研究与探索.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活性最好的催化剂添加物组成为:V2O5负载量为载体质量的5.0%,P与V原子个数比为1.5,催化剂中Mo、Sb、K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25%、0.6%、4.0%.  相似文献   
380.
谢艳玲  祝琳华  司甜 《分子催化》2021,35(6):518-528
为了提高纳米金在埃洛石纳米管(halloysite nanotubes,HNTs)上的负载率并改善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稳定性,采用经过有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TMS)化学改性的埃洛石纳米管(AHNTs)作为载体,利用AEAPTMS上的-NH2能够配位俘获金离子的特点,实现了金的前驱体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